阿碩



汪汪快報歷史板塊:1942年,二戰如火如荼,一個波蘭小男孩在山腳下撿到一只小熊,為了換口吃的,他把小熊賣給了當時波蘭的安德軍團。士兵們平日里打仗也甚是無聊,正好買了這只熊當寵物。
汪汪:作為動物,就這樣被卷入戰爭,它的未來會怎樣?
軍營生活
小熊進了軍營后,得到了士兵們的精心照顧,每頓飯大家都會把自己的勻一點出來給它吃。長時間的馴化下,小熊的口味都變了。普通熊喜歡吃蜂蜜和水果,而這頭小熊則跟士兵一樣喝啤酒吃軍糧。它很快適應了軍中生活,每天跟士兵們一起玩,久而久之,它也沒再把自己當成熊,還養成了按時洗澡的好習慣。平時士兵們做什么,它就跟著做什么,甚至還會和士兵玩摔跤,這也是它最喜歡的,因為沒有人能摔得過它。士兵們去哪里都喜歡帶著它,它也喜歡坐車,偶爾會伸出頭去嚇嚇外面的人,再美滋滋地縮回來。慢慢的,小熊和士兵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汪汪:看來軍營里的生活還不錯,不過喝酒可不是個好習慣。
淡定的二等兵
后來,安德軍團接到上級命令,要被調往另一個戰場。小熊作為野生動物,士兵們是不好將它帶走的。這時,一個聰明的士兵想到了辦法,想要小熊一直跟著部隊,為何不給它申請一張軍人證呢?讓它成為我們的戰友,而不是寵物。
有趣的是,上級軍官竟然批準了。很快,小熊的軍人證便下來了。從那天起,小熊就有了正式的名字和編制,它叫沃鐵(Wojtek),波蘭語里意為“歡樂的勇士”,屬于二等兵,寓意是小熊能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上給人帶來歡笑。從此,沃鐵便跟著連隊從伊朗移防到現今的伊拉克,再遷移到敘利亞,轉進巴勒斯坦,又停留過埃及,最后到了意大利南部。
它還有軍餉,這些軍餉全部花在小熊的伙食開銷上,畢竟它的飯量是一個成年人的兩倍,真給它錢它也用不了。沃鐵就這樣跟著安德軍團四處征伐,從小熊變成了大熊,體格也越來越大,完全直立時身高竟有1.85米,體重220公斤。它也不再局限只給士兵們帶來歡笑,而開始幫他們干一些體力活,譬如搬運炮彈和糧食。
戰斗熊的稱號不是白給的,它負責炮彈的搬運,作為后勤的它自己能頂上好幾匹馬。而在當年的卡西諾戰役中,它的表現尤為突出,步伐沉穩,扛著炮彈穿梭在戰場間,即使到了狹窄的山道上,也沒有掉過一個炮彈,在槍林彈雨中能夠及時地把補給送到戰場上。
汪汪:一只巨大的棕熊,懷里抱滿炮彈在戰場中來回穿梭,在人類戰爭中絕對是空前絕后的。
戰場明星
戰爭是殘酷的,士兵們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到扛著炮彈和補給的沃鐵來到他們的陣地。
在此戰役勝利后,軍中將領很是滿意,并將軍徽改成了一只抱著炮彈的熊,以此來感謝、紀念沃鐵在二戰中的貢獻。后來二戰結束后,這支波蘭隊伍再次被分配到蘇格蘭駐扎,而沃鐵的“英熊”事跡更是家喻戶曉。 作為二戰時唯一一只戰斗熊,它被波蘭人民奉為民族英熊,直到今天,波蘭還有不少地方,有Wojtek的圖案標志。
在戰友們的悉心關愛下,一直到戰爭結束,沃鐵都毫發無損,它也盡到了作為一名士兵的義務,幫安德軍團在二戰期間搬運了無數軍備物資。
汪汪:沃鐵在戰場上,讓自己的戰友們更安心,畢竟,給我們運彈藥的可是一只熊啊!
永遠的伙伴
戰后,沃鐵被送往了愛丁堡動物園。之后的很多很多年,每當有波蘭游客用波蘭語跟它打招呼時,它都會開心地手舞足蹈。期間,安德軍團的戰友們還時不時去看望它,給它帶最喜歡的啤酒,甚至跳進獸欄里繼續摔起跤來,完全不會有危險。
1963年年底,沃鐵在愛丁堡動物園安詳去世,傳奇的一生終于落下帷幕。此后在愛丁堡、倫敦博物館、波蘭、加拿大等多地都有戰斗熊抱著炮彈的雕像。雖然已經離開半個世紀,但它永遠被人們銘記于心。
汪汪快報:沃鐵既是熊,也是戰友,還是殘酷戰爭中溫暖人心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