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城鄉差距越來越明顯,城鄉矛盾不斷加劇,為緩解這種狀況,中央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政策。本文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從城市農村綜合發展的相關概念入手,首先定義城鄉融合發展的意義和特征,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城鄉融合;農村經濟;戰略走向;實現策略
前言
盡管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即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承諾向之間的差距仍然使社會發展中的難點。城鄉之間的差距影響社會主義包容性發展,對于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和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提出了城鄉發展總體規劃和城鄉一體化戰略,并確定了城鄉發展過程中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趨勢。著重建立和完善城鄉融合統籌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城鄉融合統籌發展已成為引領新時期城鄉關系發展的重要政策。
1? 城鄉融合發展概念闡釋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農業問題一直是黨中央特殊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如何讓占中國人口四分之三的農村人口能夠享受到與城市一樣的教育、醫療待遇,是我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解決農村農業問題,以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并彌補農村發展不足。黨中央領導結合改革開放后解決城鄉關系的經驗,提出了激活農村的戰略。強調要調整城鄉關系,建立和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農村問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所謂城鄉融合統籌發展,進一步改善了城鄉關系,使城鄉之間的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兩者都是共同發展的條件[1]。城市促進農村發展,而農村地區也可以是擁有獨特資源條件的“城市”。
城鄉融合發展主要包括區域一體化、要素一體化和生活方式一體化,以及經濟、社會和生態一體化。城鄉融合發展是指城鄉成為一個整體,城鄉融合政策中明確指出,城鄉一體化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鄉融合發展是新時代城鄉關系進一步縮小和城鄉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2? 城鄉融合視閾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制約因素
2.1? 城鄉發展差距長期存在
消費水平是經濟指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之一,可以用來評價區域性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經濟交易的活躍性。城鄉收入水平的差異造成了雙方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能力的巨大差距,農村區域的消費還主要停留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上面,與城市消費差距較大。實際上,農村市場的消費能力還沒有得到發展,如果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將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幫助。從根本上說,有必要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為農村市場的開放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人才匱乏以及農民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人才是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城鄉融合的關鍵因素,但是,由于農村人才機制不健全,待遇水平不高,使農村留不住人才。再加上一些村干部綜合素質偏低,導致思想認識狹隘,這些都是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2]。
3? 城鄉融合視閾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優化策略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習總書記指出,將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作為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改善和提高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政策方向,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城市化促進農村發展的高質量。為了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共同發展,首先,必須努力建立雙重結構,以建立一個無縫的渠道,通過該渠道,城市設施和公共服務可以擴展到農村。其次,采用各種方法通過連接城市化來加速發展,城市資源和基礎設施向鄉村傾斜和擴展。最后,通過上級政府的資源和政策支持,著力于新農村建設,尋找時機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3.2? 深化體制機制變革
任何政策的提出在實施過程中都會遇到問題,尤其是城鄉區域性融合的問題,同時,過去的城市化模型與以人為本的建筑標準相結合,在當前的發展中顯示出越來越多的缺點。因此,如何進行改革與協調是問題的核心,分析問題的內在原因,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造城鄉一體化的新經濟發展是必然的選擇[3]。
3.2.1?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從國家的角度看,現行的戶籍制度是城鄉融合的主要障礙之一。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改革戶籍制度。黨中央提出把人類需求放在城市化發展的最重要位置,繼續提高人口的城鎮化率。同時促進改革和調整戶籍制度,降低小城市的定居標準,調整大城市的定居標準,促進農村人口的城市化方面,正在持續取得進展。
3.2.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重點放在推進土地制度改革上,利用改革的力量來加速工業化的發展,土地是農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基本保證,也是農業人口流動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本。因此,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土地產權改革工作上,以保護農民土地產權為核心內容,加快農村耕地改革進程,盡可能應對農民戶籍狀況的變化。
4? 結語
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融合下的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目標。在城鄉一體化的視野下,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已經走上了一條歷史的飛速發展道路,并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 李碧茹.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11(33):10-12.
[2] 劉以敏.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20,11(12):158-159.
[3] 李昊麗.探究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特征[J].湖北農機化,2020(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