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順
摘要:林業保護是目前我國國家建設的重點問題,生態林業理念越來越流行。生態林業是以建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目的,在系統生態學理念的引導下,以林業發展為主體的發展體系。山區林業是生態林業發展的主力,加快建設山區林業生態體系在山區開發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闡述目前山區生態林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山區生態林業;問題;制約因素;對策
1? 山區林業建設的意義
山區與平原不同,沒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豐富的水資源,相反山區地勢險峻,土壤貧瘠,水資源缺乏,無論從哪一方面比較山區的環境都十分惡略不利于人生存。因此山區的經濟落后且勞動力不足,經常出現樹木稀少,存活率較低的問題。一旦山區的植物覆蓋率低,當暴風雨襲來時,就會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山區的生態林業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山區林業建設發展良好,不僅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還會保障山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同時也會加強山區的經濟建設,提高國家的經濟效益。
2? 山區林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問題短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對生態林業項目的期望越來越高,生態林業項目也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項目之一。但是由于山區有多方面因素制約,很難發展大規模的工業,從而導致山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嚴重影響地區的財政收入。山區林業不僅不能為國家和政府帶來經濟效益,還很難得到地方財政扶持,相反,有的縣林業還要為地方財政作貢獻。山區林業建設沒有詳細的資金計劃,對相關補償機制也沒有明確建立,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很小,造成林業投入難以滿足林業建設的需求。政府的財政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山區生態林業的發展。
2.2? 育林管理和規劃不合理
目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不合理,一些地區的育林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將防護林建設與地區的環境和相關產業進行綜合考慮,使之開展正常有效的發揮。當地的政府工作人員對生態種植的種類、面積沒有具體規劃,從而導致建設過程混亂,出現浪費資金、浪費人力等問題,進一步與國家的建設理念背道而馳[1]。此外,部分山區在生態林業的規劃方面工作做得很好,但卻忽視了樹木栽種之后的保護工作,例如沒有樹木種植后給樹木打防止病蟲侵害的藥水,沒有定時定點給樹木進行灌溉,這些問題會導致了樹木很難存活下去。
2.3? 育林科技含量不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個時代利用科學技術去解決問題是極為重要的,山區林業建設也是如此。然而目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相較于世界來說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山區林業發展沒有科學興林的理念支撐,很多林農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仍憑借傳統的林業經驗進行種植,從而導致了對資金的極大浪費。一些地區由于資金不足,人才短缺,對許多現有的科學成果束之高閣,不能有效的使用[2]。
2.4? 林業法律宣傳不到位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很大,受教育程度也不同。一個法律出臺之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人們所了解。處于山區的人們往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落后,受教育程度低,長期處于閉塞環境內對外部的新鮮事物不怎么理解,這些都對林業法律的椽筆造成了阻礙。因此當地部門尤其需要主義對山區群眾的法律知識宣傳,林業部門主管在開展宣傳工作時要從山區群眾的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對林業法律進行簡單的傳達,不能僅僅利用一紙空文對林農進行灌輸,這樣就無法發揮法律的重要作用。
3? 林業建設發展的對策
3.1? 拓寬山林建設資金籌取渠道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上述我們已經提到資金對于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山區林業的建設在樹苗的培育、人力栽種、植后防護都需要花費資金,沒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這些過程都會難以為繼。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促進山區生態林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首先國家銀行應給予山林建設一定資金支持,通過放寬對山區林業貸款的審批制度,適當減少山區政府貸款利息率,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其次,山區政府還應該積極拓寬育林資金的融資渠道,例如大力吸引發達地區企業的資金投入,化被動為主動,減輕地區林業建設的財政壓力。
3.2? 制定合理的育林規劃
制定合理的育林規劃是實現山區林業建設的重點,首先要重視科學合理的植樹造林工作,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環境設計合理的植樹造林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開展在開展營林工作之前,檢查驗收造林質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在驗收造林質量時需要細致的對造林質量進行檢查,確保林區疫苗健康成長,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苗木損壞現象,要及時更補。
3.3? 全面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
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的經濟建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要提高我國林業的競爭力,增就必須要增加科技投入,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林業生產力的提升,促進林業更快更好發展。強化山區林業建設就需要不斷強化科技含量。例如利用先進的培育技術對幼苗進行培育,提高植物幼苗的成活率,其次是利用高科技檢測儀檢測種植區域土壤中的濕度和肥沃度,從而進一步判斷種植區域土壤是否滿足種植需要,種植工作完成之后還要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做好后期保護管理工作,對樹木的生長狀況進行實時跟蹤。一旦發現病蟲害的癥狀一定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止病情進一步蔓延。
4? 結語
只有人們將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人民的共同努力,山區生態林業肯定有一個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國華,鄭必坤等.景寧山區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2(6).
[2] 朱俊山.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