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集群化發展,農村絕大多數畜禽養殖戶不再適應個體經濟發展,規模集群化畜禽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養殖場糞污污染嚴重,且處理難度較大,儼然成為污染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畜禽養殖污染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制約農村城鎮化的腳步,探究當前糞污處理現狀,根據現實提出可靠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降低環境污染,實現規模畜禽養殖場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規模化養殖;糞污現狀處理;防控措施
1? 農村畜禽規模養殖場現實背景與糞污處理現狀
在畜禽集群養殖業飛快發展的同時,農村中的畜禽糞污治理與防控的難度不斷提高,成為可持續規模養殖業發展的阻礙,加之大部分畜禽養殖戶的污染處理技術落后于規模養殖的治理步伐,不能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加劇環境污染。
(1)農村畜禽養殖場追求成本最小化,對養殖場的場地與結構規劃不合理,造成大多中小型養殖場離居民區較近,嚴重影響當地的村容村貌,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生活的質量與水平,破壞養殖戶與村民的友好友鄰關系;
(2)養殖業是在農村生產中的重要部分,占比較重。在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發展時期,缺乏系統性的專業知識學習,導致養殖場內部結構的不合理規劃,整體呈現布局混亂,活動區、生殖區與排污區劃分雜亂,缺乏協調性;除此之外,對排污設備的不及時更新維護,導致畜禽糞污、污水彌漫整個養殖場,難以建設美好鄉村;
(3)當前我國農村畜禽糞污排放處理方法大致有:糞污水充、堆肥農用、生產沼氣與化肥與水產及其他養殖等方式,但經過化學處理,物理沖洗只能解決極少部分的糞污,仍然存在大量糞污難以解決;此外,存在部分畜禽養殖場尚未建造污水分隔管道,任意排放的污水極大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水源與環境。
2? 農村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1)整體規劃不合理,糞污利用效率低,當前農村畜禽養殖戶追求經濟利益,大部分將土地用于畜禽養殖,從而絕大部分養殖場缺乏相配套的排污土地,糞污處理形成的化肥難以使用,整體養殖場失去供給平衡;此外單位面積的農村土地對于糞污的承受是有限度的,過度的糞污與化肥會使得土地失去活性。從全局方面考慮,養殖業的發展規模應當根據附近地區的承污能力而定,實現可持續的良好發展。
(2)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的生態系統、經濟發展水平與養殖種類不盡相同。例如,我國東北地區溫度過低,因此采用化學方式處理糞污難以運行;誠如西部山區,由于植被覆蓋面積大,可以容納大量糞污。對于畜禽養殖形成的糞污處理方式不應生搬硬套,應該根據養殖地區的自然、社會與人文方式進行分化處理,因地制宜的選擇糞污處理措施,努力改善養殖環境與提高經濟效益。
(3)運營監管不到位,政府對養殖場糞污處理的監管不力,對為降低運輸成本而不積極處理糞污的養殖戶處罰過輕。此外,在養殖場將糞污運出隨意丟棄的監管力度不夠。此外,農村畜禽養殖的糞污處理設施不完善,缺乏引導。
3? 農村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的防控措施
3.1? 合理規劃布局,強化政府督查
當地政府應當合理規劃農村地區的養殖區域、排污區域與居民區,通過政策支持與經費補貼等方式將污染嚴重的養殖場進行拆除;針對內部系統構造不合理的養殖場進行科學的改造與重建;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承受能力的控制養殖場數量,因地制宜的查明當地環境的承污標準,整頓當地的糞污運營的不良作風,強化監查力度,提高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
3.2? 學習先進養殖方式,降低糞污排放
當地政府應當主動帶頭學習目前的先進的畜禽養殖方式與排污方法,加大養殖地區的知識普及程度。例如,在養雞場中對雞糞采用干清技術,能夠將雞糞作為肥料直接投入使用,經過沼氣處理可以直接用于種植業使用,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此外,在畜禽養殖中盡量減少對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畜禽質量,其留存的糞便也能作為優質的化肥原料。
3.3? 采用干積糞處理,降低糞污總量
在處理畜禽留存的糞污時,應當以干積糞處理方式為主,即采用糞污處理設備或者人工將糞污分離,污水與糞便相互分離能夠降低養殖場糞污總量,降低養殖場內部的污染程度,后續處理工作效率也會有顯著提升。避免采用直沖式處理,會擴大糞污的污染范圍,加劇后續工作難度。
3.4? 養種結合,發展生態
通過政府協調或者居民自我調配下,在畜禽養殖場周圍建立種植場,并與周邊養殖場達成協議,建立化肥廠與廢污池,使得糞污最大程度得到有效運用,實現種養結合,有利于發展生態農業,建立純天然種植基地。
4? 結語
隨著畜禽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不斷深入,防治糞污力度不斷加大,解決糞污處理問題是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通過探討當前農村畜禽養殖業的現狀與糞污處理分析,得出只有走種養結合,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保持養殖業的發展活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 章普貴.畜禽養殖業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409:103-105.
[2] 韋仁恒.畜牧養殖糞污危害及治理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