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人和羊感染布魯氏菌病的臨床癥狀和危害及綜合防控措施方面闡述,以期為廣大養殖戶和相關科研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羊布魯氏桿菌病;臨床癥狀;危害;防控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屬細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慢性傳染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牛羊肉制品需求逐漸增大,而羊相對牛而言投資少、門檻低、收益好,成為大多數養殖戶入門的優先選擇,科學認識和防控羊布病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1? 羊布病的傳播途徑及流行特點
1.1? 傳播途徑
羊布病的傳播途徑較為廣泛,最常見的是通過消化道和配種,也可經黏膜、呼吸道以及傷口感染。羊感染布病主要是通過攝入已患病動物生殖道分泌物、子宮排出物(包括流產的胎兒和胎膜)以及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已感染布病的雄性羔羊則通過自然或者人工交配的方式傳染給雌性。同時蚊蟲叮咬也可能將病原攜帶傳染給健康羊群。
1.2? 流行特點
羊布魯氏菌病一年四季均會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主要集中在3~8月份,在高溫季節發病較為嚴重。在我國,高發病率主要集中在北方新疆、內蒙等牧區,受衛生條件影響,農村地區發病率高于城市。通常情況下,羊布病的潛伏周期為半個月,部分特殊病羊潛伏期可達半年甚至一年,主要原因在于病羊體內的病菌數量、感染能力及羊只自身的抗病能力等因素。羊群感染后,懷孕母羊少數開始出現流產情況,羊羔存活低,并逐漸增多,嚴重時出現大批量流產,羊群數量基本不在增加。故而在群體層面表現為羊群體生育能力普遍下降或者不孕、羔羊死亡率增加、產奶量減少。
2? 疾病的臨床癥狀及危害
2.1? 羊的臨床癥狀及危害
當羊群感染布病后,具有很明顯的具體臨床癥狀,主要呈現長期發熱癥狀,行動較為困難,甚至出現走路跛行不穩情況。對于妊娠母羊來說,一旦發病將會引起母羊流產產下死胎或者弱胎,之后很容易患上慢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病癥造成母羊不孕,而產下的弱胎很有可能因帶有布魯氏菌沒有任何飼養價值。對公羊來說,患病后主要產生睪丸炎和附睪炎,公羊睪丸腫大,呈局部發熱狀態,從而造成公羊不孕。
2.2? 人的臨床癥狀及危害
我國人間布病主要是由羊種布魯氏菌引起的,具有很強的職業性:農牧民、飼養員、販賣屠宰毛皮加工人員、獸醫、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是高危人群,是最常見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癥狀表現為盜汗、發燒、乏力、失眠、厭食癥、頭疼,初期治愈的可能性很大,但因癥狀表現和感冒類似,容易被診斷為感冒而耽誤治療,逐漸拖延至中后期,此階段治愈難度比較大,容易使患者喪失勞動力和影響生育能力。此外,孕婦感染到此病菌會導致流產,若病人患有遠端靜脈血栓或心肌炎病癥感染此菌會面臨截肢甚至威脅生命的風險。
3? 羊布魯氏菌病的綜合防控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于2012年5月印發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和同年衛生部、農業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布魯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布魯氏菌病,目前我國主要采取牲畜定期檢測、分區免疫、強制撲殺政策,強化動物衛生監督和無害化處理措施,一般不作治療[1]。
3.1? 加強布病宣傳力度,提升養殖戶防控意識。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養殖企業工作人員、農村養殖戶及屠宰加工從業者做好監管工作,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和技術培訓,增強養殖戶和技術人員布病的感染渠道、病癥的臨床癥狀及綜合防控措施等相關防控知識,做好羊群的監管工作,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改變不良的生產生活方式,從而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3.2? 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檢測工作。
養殖戶須規范養殖行為,實施科學飼養。廠址選址必須遠離飲用水源地、公路沿線、村莊等人口密集處,即使是農村散養戶也盡可能建造羊舍與人居分離,最好堅持自繁自養,必須引種需執行嚴格的產地檢疫,做好動物觀察隔離制度,一般建議至少隔離飼養兩個月以上,確認健康后才能混群飼養,嚴禁從疫區引進種羊。養殖場可在春秋季進行一次檢測凈化,發現流產病例主動上報,配合做好采樣、檢測和撲殺工作。給母羊助產需要佩戴手套、穿戴防護服,做好防護隔離措施,降低布病感染人的風險。
3.3? 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對養殖場圈舍和用具等消毒,選用燒堿、來蘇兒、石灰乳、福爾馬林、復合季銨鹽類等消毒產品交替使用,降低細菌耐藥性。而患病母羊的胎盤和流產羔羊含有大量病原菌,被稱為“裝滿細菌的口袋”,成為動物和人類布病主要傳染源之一,加強母羊分娩過程中的消毒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此外,對病畜排泄物、分泌物及流產胎兒等做好無害化處理,保持圈舍衛生清潔。
3.4? 做好免疫工作。
疫苗接種是羊布病綜合防控有效措施之一,且對羊和人進行疫苗接種,可以更好的防控布病的傳播[2]。疫苗預防一般建議在發生過羊布病的非安全區的所有養殖場甚至周邊地區使用,當前羊布病常采用的疫苗主要是毒活疫苗,主要有布氏菌病活疫苗( S2 株)、布氏菌病活疫苗(M5 株或 M5-90 株)等,合理使用可使布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3]。對于人類使用的布魯氏桿菌疫苗,極少數國家使用過牛S19型和羊M15型疫苗衍生出的疫苗,我國則使用104M型活疫苗,但由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或急性布病癥狀等不足,還沒有一種疫苗受到廣泛的認可,目前我國對人的免疫對象僅限于疫區職業人群及受威脅的高危人群[4]。
綜上所述,了解了人畜共患病癥狀及危害,控制好傳染源、定期檢測、做好消毒,結合疫苗免疫接種等綜合防控措施等策略,能最大限度保護養殖戶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楊勇,段博芳,董國棟,等.人畜間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J].中國動物檢疫,2020,37(4):76-83.
[2] 董文文.布魯氏菌病動力學建模及穩定性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20.
[3] 折尕才措,陳繼勇.羊布病綜合防控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20,22(2):26.
[4] 韓文東,瞿滌.布魯氏菌及其疫苗的相關研究[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20,30(2):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