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晗
摘要: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嚴格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這條底線,緊緊圍繞質量標準、源頭管控、監測檢驗和監管體系建設等重點任務落實,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深入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全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盡管,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仍存在突出問題,亟需解決。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1?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問題分析
1.1? 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未建立,監管存在滯后脫節期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涉及政府多個部門,采取分段式管理模式,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監管生產環節,進入流通環節后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監管,進入農貿市場后又涉及商務部門管理,各個環節銜接不緊密,各部門也未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基層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的監管滯后脫節期,不能對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有效監督,容易引發質量安全問題。
1.2? 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較雜,規范化監管難度較大
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主要以個體工商戶居多,存在經營規模過小、經營者數量眾多、流動性大、缺乏組織觀念,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化素質等問題。部分生產經營者對禁用和限用農業投人品知識了解不夠,存在化肥、飼料、農藥使用不合理,或者未按照農、獸藥標簽和說明書規定使用范圍、安全間隔期用藥,或者超范圍用藥。
1.3? 檢驗檢測耗時較長,檢測結果無法有效利用
農產品具有貯藏期短這一特點,但實驗室定量分析耗時較長,導致結果出具前,農產品已上市銷售,存在安全隱患。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但由于基層農產品檢測人員專業化水平低,檢測設備陳舊,檢測技術不達標,快速檢測作為執法依據的可行性不高。
1.4? 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薄弱,制度推行不暢
目前農產品生產經營仍舊處于經濟效益占主導地位,部分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較為淡薄,目前推行的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屬于生產經營主體的自我成承諾制,市場認可度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具積極性不高,導致合格證無法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發揮預期效果。
2?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對策研究
2.1? 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由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商務部門等多部門共同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監管信息共享機制,納入政務服務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到生產經營,再到流通銷售,最后到人民餐桌,全鏈條共享監管信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2.2? 加強監測評估,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力度
2.2.1?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擴大風險監測范圍。監測要突出隨機性和普遍性,提高監測的覆蓋面,加大對產地小農戶的抽樣力度,抽樣比例20%以上。
2.2.2? 強化風險評估,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
圍繞畜禽產品和水產品中環境污染物、糧油產品生物毒素、蔬菜農藥殘留、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水產違禁藥物等重點品種風險隱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掌握風險關鍵控制點,制定管控技術措施。圍繞產業發展和執法監管需求,提高風險評估發現問題的速度、探索研究的深度、成果應用的廣度和工作聯接的寬度。對未知風險進行全面排查,研究風險來源,及時提出預警建議。加強監測結果會商分析和情況通報,針對問題突出地區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切實增強風險預警能力。
2.3? 完善檢驗檢測體系
2.3.1? 發揮縣級農產品檢測站在監管中的作用
快速檢測作為食品安全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提高監管效率,節約執法成本。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升級改造應側重于快速檢測能力提升,在更新檢測儀器設備的同時,提升檢測人員應業務水平,確保快速檢測正確率,發揮縣級農產品檢測站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重要作用。
2.3.2? 提高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業務能力
綜合指導、服務、監管三方職責,提高在各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設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的檢測能力,對檢測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使檢測人員成為熟悉國家政策的宣傳員、質量安全監督的檢查員、具備生產技術的指導員。
2.4? 加強質量安全輿論宣傳,增強農民安全意識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對生產經營者進行農產品安全生產知識、科學養殖種植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提倡科學施肥、合理用藥、科學管理的生產技術,增強廣大農民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2.5? 優化標準供給,推進農業全程標準化
依托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構建以產品為主線、質量控制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打造一批全產業鏈標準集成應用基地,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標準“領跑者”,選樹一批標準化帶動農產品質量提升的示范典型。加大農產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培訓推廣力度,加強對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者準確理解和嚴格執行標準。完善農業地方標準體系,以縣為單位整建制推進農業全程標準化生產。
3? 結語
農產品安全質量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建立有效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是政府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監管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和保證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程瑞芳,高現奇.淺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