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金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對于營養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強。大豆營養全面且富含蛋白質,而且質量也比較理想,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大豆一直都是百姓歡迎的食物。但是在實際栽培生產中,應該掌握相應的栽培技術,以獲得理想的生產效益。本文主要圍繞大豆的栽培技術進行論述,并且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而總結相應的提高生產效益的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經濟效益;栽培技術
大豆起源于中國,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比較重要的豆類。在實際種植大豆的生產中,一般都是通過長期的定向選擇、相應的改良馴化而成的。世界其他國家栽培大豆的技術,都是以間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從我國而傳播到世界各國的,所以我國在大豆的栽培方面具有比較好的技術水平。
1? 選擇合適的地塊
大豆如果已經連續種植超過3年,就應該在秋季采取相應的耕翻處理,促進土壤的熟化速度,這樣對于充分的利用養分比較有利。保證形成相應深度的疏松耕層,對于農肥、殘茬、病蟲和雜草等都進行翻耕,可以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有利于保證播種的質量和出苗狀況。采取耕翻處理措施之后還要采取相應的打壟措施,實行垅作的方式,這樣能夠有效的將地溫相應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加深耕作層,從而有效的提高排澇抗旱能力。
2? 大豆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對于大豆品種的選擇應該根據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而選擇可以能夠正常生長成熟并且在抗病蟲能力方面比較強,同時產量也相對比較高的。正茬應該關注實際的品質狀況佳且產量高的品種;重迎茬大豆則應該選擇具有比較強抗線蟲能力的品種。在實際進行播種之前必須對于種子進行精細的挑選,剔除其中存在的病粒和蟲食粒以及雜質。
3? 病蟲害的防治
實際生產中為防治大豆常見的病蟲害,通常需要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拌種處理,通常可以將藥劑拌種和鉬酸銨微肥拌種操作同時進行,但是實際農業生產中應該注意鉬酸銨拌種陰干之后再采取藥劑拌種處理措施。如果實際生產中選擇根瘤菌進行拌種處理之后,就不可以再使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如果土地比較肥沃的狀態,就可以選擇種植分枝性強的品種;在瘤薄的土地上,選擇分枝性比較弱的品種栽種則比較適宜。
4? 施肥技術
基肥:實際生產中豬廄肥是基肥中質量最好的,其次是馬廄肥和灰土糞等;而最差的基肥則是土雜肥。如果地力比較差而且前茬殘的肥量又少的,可以選擇質量比較高的農家肥多加施用。
磷肥:在實際生產中一般能夠隨農家肥以期作為基肥而進行施加。在基肥進行堆積發酵之前可以選擇適量的磷肥加入其中,因為農家肥在進行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有機酸,能夠將磷肥加以溶解從而形成可以吸收的狀態;同時有機質能夠將磷肥包被住,從而有效的減少土壤對于磷肥的固定能力。
種肥:實際給大豆施加種肥操作時應該嚴格避免大豆種子與肥料發生接觸,所以一般都是會根據實際栽培情況而選擇種下深施和雙側深施以及單側深施的方式。實際生產中采取種下深施的方式可以減少化肥出現燒苗的情況,同時能夠控制化肥的流失以揮發,并且對于肥效可以進行比較充分的利用。根據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可知施加尿素比較容易出現燒苗的情況,因此不適合采取種下深施的方式,實際生產中一般都是通過側深施的方式施加。
追肥:生產中就是指根外追肥技術,通常就是在大豆處于初花期或者是鼓粒期階段,根據大豆的實際生長狀況而采取的一種根外追肥的方式,具體施肥量要根據不同的生產情況而決定。
5? 田間管理
草害的防治:大豆的實際栽培生產中,雜草是嚴重危害大豆產量的影響因素,所以采取綜合性措施針對草害進行治理非常重要。實際開展雜草治理應該在藥劑的篩選、施藥的具體時間、雜草防治標準、施藥技術的改進以及配合農業措施等幾個方面入手并且加以有效的推廣。
化學除草技術:大豆在開始播種后的5個星期內,此時期田里的生長出的雜草所具有的生長速度還處于緩慢的狀態,長出的植株也相對是比較矮小的情況,所以暫時對于大豆在實際生長發育方面的影響并不會太多。但是如果進入第6~9個星期雨季到來,雜草和大豆都會進入比較旺盛的生長階段,這就會出現草苗齊長的情況而形成比較嚴重的競爭形式,直接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大豆在分枝和花芽分化方面的情況。由此可知,實施除草工作的關鍵時間段就是在大豆播種之后的5~6個星期,也就是從營養生長期逐漸過度到生殖生長期這段時間。此時如果將這部分雜草的清除工作拖延至第7個星期,就會對于大豆的增花保莢功能不利,很容易導致顯著減產的不良狀況。在大豆播種后的4個星期之內,雜草還沒有與大豆形成明顯的競爭關系,所以此時還不需要采取除草措施。但是在6~7星期的時候,也就是在大豆長出第二片復葉之后而隨即進入旺盛的生長階段,而大豆自身具有的競爭能力會在一定程度上不斷的提高,而就會對于此后再新長出的雜草產生嚴重的抑制效果,但是并不會對于大豆的生長發育和產量造成顯著的影響,只需要在大豆播種之后的第5~6個星期清除干凈已出土的雜草,之后就沒必要再進行除草。但是如果前期不能進行徹底的除草操作,則在大豆開花之前進行一次輔助的人工除草處理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周雷.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