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祺
摘要:養豬業始終屬于我國比較重要的產業,飼養的經濟收益比較理想。而隨著飼養規模的不斷擴大,飼養量的逐年增加,對于飼養者在生產水平方面的要求也更高。而繁殖母豬是飼養場內重要的組成群體,所以繁殖母豬飼養的質量會直接影響飼養場的收益。所以本文主要圍繞繁殖母豬的飼養生產工作要點進行闡述,并且總結多年的實踐生產經驗,供參考。
關鍵詞:繁殖母豬;飼養場;飼養管理;工作要點
豬只飼養場的實際生產中,母豬的實際繁殖能力是飼養場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指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而且同時也是屬于高度變異的性狀。所以,在養豬生產中應該重視繁殖豬群的實際管理,這是提高飼養場經濟效益的關鍵工作內容。
1? 科學選擇種豬
豬只的育種場應該制定具有科學性的育種方案,然后按照育種方案嚴格執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而制定適宜豬群生長特點的相關要求,明確飼養場培育種豬的具體類型。再遵循生產目標而實行持久且系統的開展定向培育的措施,同時將生產指標的等級標準進行合理的制定,留下符合生產目標且等級高的豬只作為種用,這樣能夠不斷地提高豬群質量并且針對品種加以改良。實際生產中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豬群的繁殖水平,就應該選擇繁殖力強的品種或品系作為母本,同時再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的性狀表現。(1)重點改進豬群的生長速度、繁殖力以及群體的整齊度,而且要考察其體型外貌,尤其是四肢的結實程度。(2)實際的選擇指標包括目標體重日齡、背膘厚度和胎產活仔數以及離奶至配種的間隔時間。(3)豬只的體重達到100kg,在160日齡左右、公豬背膘厚度約1.2cm而母豬背標厚度在1.3cm、胎產活仔數平均約9.5只、離奶至配種間隔在25d。(4)觀察豬只腮小且沒有墜肉出現,臀部豐滿度適宜,腹線呈微弧狀而不至于緊收,體質微疏松但是不能夠過分的緊湊,體長超過110cm而臀寬大概超過28cm。(5)選種是養豬生產的基礎工作,而開展定向培育則是生產的關鍵。
2? 創立合理且健康的胎次結構
確保最佳的胎次分布狀態,應該在臨床生產中實施最佳的主動和被動淘汰處理。一般如果母豬出現以下情況,應該及時采取淘汰處理。①母豬表現出繁殖障礙,在生產中需要進行反復多次的配種之后才能夠受胎,或者是母豬不發情、不能正常分娩以及窩產仔數少,缺乏母性等;②母豬出現運動功能障礙,主要可見其軀體結構存在異常,肢蹄感染疾患,或者患骨軟骨病以及曾經受到過傷害等;③臨床中出現退行性變,可見機體出現極端的體況表現,感染疾病,出現流產,或者是存在泌乳障礙;④豬只在遺傳改良方面的速度不斷的加快。
根據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檢查某些飼養場的生產記錄,發現其中許多飼養場的母豬平均胎次能夠達到6~7胎,而實際生產中如果老齡母豬經歷許多次的繁殖和泌乳工作之后,死胎率會升高很多。所以如果母豬在7胎之后的體況即使很好,但是產出活仔的數量減少了,此時就應該考慮采取相應的淘汰措施。
嚴格遵守制定的相關淘汰標準,通過現場控制與檢定的方式加以實施,條件允許的飼養場應該針對每批斷奶母豬都開展一次相應的檢定處理,從而保持飼養豬群維持在合理且健康的胎次結構。
3? 開展后備豬群的馴化和疾病凈化
后備豬群應該建造單獨的飼養舍,日常投喂的飼料中可以選擇添加適量的抗生素,臨床中一般都是每t飼料中添加支原凈125g、金霉素400g、阿莫西林250g,同時可以配合添加多維,連續給豬群投喂14d即可。如果能夠堅持每個月重復用藥1次,每次至少堅持7d,效果更加理想。
如果從外場引進種豬應該了解供種場豬群接種疫苗的實際情況,再結合自場的實際免疫情況,給后備豬群開展相應的疫苗免疫接種。
后備豬群在進行配種之前應該開展全面的逐個抽血檢查的措施,掌握后備豬群中病原的實際分布情況以及疫苗接種的效果,確保豬群中不存在特定的病原個體。如果是外引的種豬還應該加入本場的老齡母豬或者是老齡的公豬與其進行混養,接觸觀察4個星期之后沒有異常表現的,對其進行體表消毒處理之后就可以轉入生產群進行正常的合群飼養。
4? 科學培育管理后備豬群
制定相關的飼料投喂標準,并且規劃限飼優飼的日程,每天給豬群投喂2次。母豬小于6月齡可以通過自由采食的方式飼喂,7月齡就開始適當的限制飼喂。根據實際生產情況以及配種計劃的不同而隨時增減投喂量。后備母豬一般是在配種錢一個月或者是半個月出現第一個發情期,此時就需要供給優質的飼料并且配合采取相應的催情措施。
后備公豬實行單欄飼養的生產方式,如果缺少飼養舍,則可以將2~3頭豬放在同一個欄中,在進行配種之前的一個月再采取單欄飼養的方式。后備母豬采取小群的飼養方式,通常是將5~8頭置于一個欄中。
建立起相應的后備母豬發情檔案。通常在母豬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記錄發情情況,仔細觀察其初次發情期。后備母豬在實際生產中的初配年齡一般在7.5月齡,并且體重超過110kg。而公豬的初配月齡應該大于8.5月齡,體重超過130kg。
進入配種區的后備母豬應該每天堅持1~2h的運動,并且用公豬進行試情。臨床生產中可以給后備母豬調換飼養舍,或者使其與不同的公豬進行接觸;盡量讓其靠近已經發情的母豬;要采取限制飼喂的方式,并且供應優質的飼料。
參考文獻
[1] 張少東,孟勇,王永峰.規模豬場后備母豬的選擇培育及飼養管理[J].貴州畜牧獸醫,2013(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