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艷
摘要:隨著經濟市場的不斷擴張,我國加大力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振興鄉村的相關政策,發展農村經濟,基于此,本文以鄉村振興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為出發點,對振興農村經濟的發展路徑進行探討,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因地制宜,國家需要完善經濟配置,加強扶持,農村需要引入科技和人才。
關鍵詞:鄉村振興視角;農村經濟;發展路徑
0? 引言
發展農村經濟是我國一直重視的,農村經濟發展需要根據情況針對性發展,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要明確目標,健全農業生產體系,結合市場發展,使用創新科技的手段發展振興戰略,發展農村企業,創建龍頭骨干,創建生態文明,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創建新時代的農村經濟。
1? 鄉村振興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目標。中國幅員遼闊,農村占地較多,因而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富起來才能夠讓中國富起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戰略能夠讓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村多部分以農業為主,發展農村經濟就是發展農業,十九大指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科學合理的種植才能夠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保證中國人能夠吃上飯、吃飽飯,完善農業體系,合理使用每一塊地,農村領導要嚴格執行政策標準,讓農民有科學種植意識。全面振興農村經濟需要引進科技和人才,讓科技與農業相連、與農民生活相連,農業現代化生產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步驟,建設整體農村生活環境,保持原有環境改善交通道路,交通方便了,農村才能夠與外界的聯系更密切,國家要加大把人才引入農村,讓有能力的人完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帶領全村人富起來。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具有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農村除發展農業之外還可發展旅游業、工業等多種產業,農村和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中國貧富差異較大,我國是長期處于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之一的原因是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村生活富裕起來了,那么中國社會主義便離全面小康也不遠了,堅持鄉村戰略20字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依據,完善戰略具體體系,嚴格執行戰略內容,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讓中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2? 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
2.1? 根據農村情況發展經濟
農村環境與城市不同,因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農村發展模式也不能與城市相同,每個區域的農村情況也不同,因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當中,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態環境,根據當地農村具體情況發展經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延長土地承包期限,建設相關產業,讓農村人留下來,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靠雙手把自己的日子能夠過起來。農村在選擇經濟項目時,不應該盲目選擇,跟從性執行,應該結合自身農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這對于促進農村長久穩定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村在基礎建設上不占優勢,但在其生態環境上具有客觀的發展模式,例如,丹東臨海臨陸,因而丹東可以旅游業和種植業相結合,同時進行發展,當地政府需要促進其相關衍生行業的發展,鼓勵農民進行商業化出售,結合網絡宣傳當地特色和進行農副產品的售賣,鼓勵丹東人民創新式經營,可以創設當地自己的“帶貨人”,吸引流量,加大丹東知名度,引出丹東農村的特色,丹東其下的各個農村分種類進行種植。在選擇種植項目時,農村領導可以請專家結合本地農村的情況給出相關建議,再讓村民進行投票決定。在農村發展中首先要做好統籌規劃,明確目標,將農村的發展與時代相融合,針對自身特點,著手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農業可以從生產到售賣,以“一條龍”為發展方向,創新經濟發展模式[1]。
2.2? 引入科技,引入人才
人才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的“帶頭人”應該是真正為農民著想,以讓農民富裕的角度出發,腳踏實地、富有頭腦的為農村經濟改革辦實事。國家不斷的加強振興鄉村政策,但部分農村由于當地領導人“說一步,走一步”或者根本只是流于形式,部分領導人只以切身利益出發,造成農村發展效果不理想,人才是發展的基礎,專業性的人才能夠加快農村發展,國家應該加大大學生返鄉政策,通過各種渠道選聘優秀的人才,加大人才隊伍建設,以讓人才“走進來,留下來”為目標,促進農村改革。科技是生產的第一動力,農村應該在信息、農業、交通等方面進行科技的引入,例如,在農業方面,建設自動氣象站,引入科學化的種植技術,自動化收割等,在交通方面,以不破壞生態的狀態下,修路建橋,在信息方面,建設5G通信。在建設之前,需要制定完整的計劃和相關體系,經過上級部門的批準之后,才可實行。科技是生產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增強發展活力,靈活的壯大生產建設隊伍,使生產規模、質量提高,從而讓百姓有路可看,豐收致富。在國家政策下達之后,部門應該完善政策之后再下達給下一部門,最后到當地部門之后,具體細化措施,嚴格落實執行,鄉村應該抓緊落實科技與人才的引入,加快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2.3? 強化政策扶持
國家和各級政府應該強化扶持政策,做好土地承包,對相關企業的發展應該給予鼓勵和扶持。城鄉融合發展,城市帶動鄉村經濟,落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農業經濟,讓農村百姓共同富裕。在相關政策下發之后,相關部門要進行嚴格監督,從國家到市級政府到村鎮,要確保扶持資金一開始是多少,最后落在農民的手里就是多少,嚴禁每一個環節的公開性,對于一經查辦的相關官員的貪腐需要嚴格執行懲罰措施,讓其沒有退路可言,相關監管部門需要嚴格監管結合群眾進行監督,開展多種監督渠道,實施監督各級政府落實情況,確保落實質量,嚴格打擊走形式化主義。國家應該鼓勵銀行對農戶進行貸款扶持,減少利息,讓農民能夠有能夠有資本投入,對于回鄉就業人才給與一定鼓勵,例如,在大學生考村官合格之后,政府需要給與一定幫助,專業性技術人才返鄉之后要確保給其一定的發展工件,鄉村工作人員應該對其發展進行相應的引導和幫助。[2]
2.4? 完善配置
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大部分企業在其區域內都存在著生存難題、沒有完善的體系,沒有銀行的發展,沒有便利的交通造成企業生存困難,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就倒閉了,當地的企業工作人員也面臨著失業,是農民無枝可依,國家分配的個人土地面積太小,造成供養一家的經濟不足,農村內的壯力離鄉,農本農業成本過高,貸款利率過高,造成農民失去了利潤空間,從而減少其積極性。中央一號文件主要下發的就是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重視,但部分農村地區執行工作時,由于配置問題,領導們未完成工作也會造成農村學校設施不足會造成人才素質培養不到位,農民讓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輟學,造成農村人口意識不到位。給予農民一定的幫助。自21世紀以來,農村人口急劇下降[3]。
3? 結論
綜上所示,鄉村振興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農村經濟發展,中國才能夠得以實現全面小康,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當中,應該全面落實國家政策,加強農村人才和科技的引入,完善農村基礎配置,在落實政策的過程當中,應該以當地農村特色為基礎堅持人與環境共同發展原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偉南,曹麟豐.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探究[J].特區經濟,2020(11):140-142.
[2] 黃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山西農經,2020(19):62-63.
[3] 吳鳳霞,張文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商訊,2020(27):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