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翠
摘要:草原畜牧業是阿壩州的傳統產業,是當地農牧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發展阿壩州草原生態環境,對長江、黃河上游生態環境以及下游地區人們生產生活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阿壩州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阿壩州;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
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及其支流的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但是多年來草原面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大面積的“兩化三害”草原面積,據統計已經高達274.33萬hm2。主要原因:一是我州草原核心區域若爾蓋大草原是曾經經歷過劇烈的地質變化,由大量沉積的河沙形成,是草原沙化的重要沙源,植被十分脆弱,沙化隱患突出。二是近三十年來,由于氣候變化,降雨量相對較小、蒸發量大,風多風大,地下水位下降,濕地萎縮,加快了草原沙化進程。三是草原保護長效機制不完善,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對阿壩州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深入探討。
1? 阿壩州草原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1.1? 強化草原監理和執法工作
嚴格執行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制度,制定出臺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實施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實施辦法的變通規定》。州法院、國土、司法和農業等部門初步建立了草原普法與草原司法聯席會議制度,國土部門將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手續納入建設用地報件清單管理,嚴格草原征占用“前置審核,后期審批”程序。
1.2? 著力轉變生產方式
阿壩州草原畜牧業以牦牛產業和綿羊產業為主,為改變長期以來自然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養殖方式,緩解草畜矛盾,減輕草場壓力,強化了種草養畜,畜種改良,逐步推行半舍飼養殖。目前我州人工草地13.33萬余hm2;累計建設打貯草基地6.67萬余hm2、草種基地4個、草產品加工點17個、現代家庭牧場524戶、牲畜棚圈19634戶,多功能巷道圈351個。
2? 阿壩州黃河上游漁業資源及水生態保護情況
2.1? 嚴格執行春季禁漁制度
為切實加強我州自然水域漁業資源的管理和保護,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我州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嚴格執行春季禁漁制度,制定了春季禁漁實施方案,明確禁漁范圍,禁漁時間和禁漁內容,并對禁漁工作實行層層分解,責任明確,任務到人,嚴厲打擊禁魚期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有力地促進了禁漁制度的順利實施。其中,阿壩、紅原、若爾蓋縣在全州率先實現全年全域禁漁。
2.2? 加強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的積極開展
從2016年起,在省農業農村廳的統一部署下,阿壩州農業農村局已連續5年在全州主要流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利用中央財政資金約800萬元,在全州十三縣范圍內,共計投放各類珍稀魚苗約300萬尾,其中:黃河上游涉及的紅原、阿壩、若爾蓋等縣利用中央財政資金200余萬元,累計投放黃河裸裂尻魚、似鲇高原鰍等各種魚苗38.6萬尾,對保護黃河上游特有漁業資源,恢復天然水域魚類種群數量,改善自然水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2.3? 進一步加大漁政執法、保護、宣傳
近年來,我州按照國家、省漁政主管部門的安排部署,加大了漁業執法力度,針對非法捕撈等行為,開展一系列的專項執法行動,減少破壞水生生物資源的問題。與此同時充分利用電視、新聞媒體宣傳《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四川省漁業法實施辦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并在“3.22世界水日”“12.4憲法宣傳日”等時間大力進行宣傳活動,使廣大群眾認識到“電、毒、炸”等捕撈行為是違法行為,做到家喻戶曉,有效維護了我州水域生態環境,保護了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安全。
3? 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3.1? 是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標準偏低
根據我州平均每667㎡草地每年的畜牧產值情況,結合我州的農牧民補助現有的獎勵政策來看,草原禁牧補助
7.5元/667㎡、草畜平衡獎勵2.5元/667㎡,通過實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后,與原有牧戶收入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3.2? 是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乏
近年來,雖然國家在我州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草原生態補獎政策、退牧還草工程等,但資金主要用于兌現牧民補獎資金以及草原生態建設項目,在生產性建設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飼草地、牲畜棚圈、防災物資應急通道、人畜飲水等生產性設施建設十分滯后,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緩慢。
4? 對策和建議
4.1? 提高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補助標準
針對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標準偏低的問題,各級部門對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年限還應適當的年限,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更好地保護建設草原。
4.2? 加大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
圍繞“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主基調,正確處理好生態、生產、生活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協調發展。建議加大對生產點電力設施、人畜飲水、生產和防災減災應急通道、人工飼草地、牲畜暖棚、現代家庭牧場、草業機具、防疫巷道圈、擠奶設施設備等生產性設施設備投入力度,開展舍飼、半舍飼養殖,科學、合理利用草原資源,提升草原生態保護水平和畜牧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草原生態保護與草原畜牧業協調發展。
5? 總結
阿壩州地處重要區域,是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地,對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還應加強阿壩州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這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具有直接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萌,王傳勝,張雪飛.國土空間規劃中水源涵養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備選區的識別[J].地理研究,2019,38(10):2447-2457.
[2] 柏松,景連東,李暉,等.基于水源涵養功能的生態紅線劃定方法研究[J].生態環境學報,2017,26(10):1665-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