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小娜
摘要:我國近些年在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中,對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力度也不斷加大,并為了實現該類技術的廣泛普及使用,我國還在綠色生態的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作業補貼制度。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通過參考相關研究資料,從闡明作業補貼主要方式入手,結合多年實踐經驗,重點針對作業補貼與農戶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作業補貼;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
0? 引言
作業補貼和農戶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行為之間具有緊密關聯,只有準確把握二者的內在關聯性,了解補貼政策及方式等對于各地區農戶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行為間的具體關系,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優化政府作業補貼政策,實現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因此本研究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現實意義。
1? 作業補貼的主要方式分析
當前我國針對綠色農業制定和推行的作業補貼政策中,作業補貼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補貼與間接補貼兩種。前者指的就是根據誰種地補給誰的原則,直接向與作業標準相符,采用生態農業技術作業方式的種植戶進行補貼。后者則指的是根據誰作業補給誰的原則,向和農戶依法簽訂作業合同,為其提供包括機械化耕田在內的各種作業服務的農機合作社、農機戶等農機服務組織進行補貼[1]。在實際進行作業補貼時,首先需要農戶、農機戶或農技服務組織等之間秉持真實自愿的原則,申請簽訂作業合同。而后嚴格遵循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完成生態農業技術作業,再交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對作業面積及質量等各方面進行全面檢驗、核查,待查驗通過鉤再現農戶或農技服務組織發放補貼。
2? 作業補貼和農戶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的關系
2.1? 作業補貼政策直接影響農戶對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采用程度
作業補貼政策對農戶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與否、采用時間和程度等均有著直接的正向關聯性。當一個地區廣泛推行落實作業補貼政策時,農戶普遍可以更早地自愿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這主要是由于包括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在內的各種綠色生態農業技術,具有諸多優勢效用。其不僅可以通過廣泛利用各種現代化的農業作業機械設備代替傳統人工作業模式,達到有效提升作業效率的目的,同時對于提高作業質量、控制作業成本等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使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需要較長周期才可以獲得預期經濟效益,因此如果深入落實作業補貼政策,有助于調動農戶對該類技術的采用積極性,對其使用此類技術的預期收益和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之間的差值進行補貼,使得農戶可以使用更少的成本運用該類技術,由此保障更多農戶能夠主動并長時間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
2.2? 作業補貼方式差異直接影響農戶采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行為
農戶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同樣也會受到不同作業補貼方式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按照誰種地補給設原則向種植戶發放補貼,農戶會委托農機服務組織或是農機戶,在向其支付相應作業費用后,交由其全權負責完成作業。而政府此時只需結合農戶上報的具體作業面積,在其相應賬戶中發放補貼款即可,此時所發放的作業補貼有助于農戶降低其作業成本及使用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農戶使用此類技術的內在動機。例如某地區在2018年之前,按照每公頃20元的標準發放補貼,當地所有采用秸稈還田作業的農機戶、農技服務組織均可以獲得政府發放的補貼,但其先農戶收費時,則根據規定需要按照每公頃20元的標準扣除補貼。完成秸稈還田作業后需由專業第三方采用按鎮抽查的方式進行全面核查,因此2018年之前此種補貼方式在第三方核查時經常容易出現差錯、跨區作業難度較大等問題,導致農戶獲益困難[2]。從2018年開始,該地在不改變補貼標準的同時,選擇采用直接補貼方式,即將補貼款直接發放給實際種植戶,農戶通過向本村申報其桔梗還田作業面積、作業實施情況等,由村里負責進行嚴格核查。在改變補貼方式后,種植戶可以直接獲益,村里監管種植戶作業實施情況也較為方便,由此實現政府與農戶雙贏。
2.3? 農戶自身因素及技術培訓等直接影響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
本文認為,農戶自身文化水平、接受技術培訓與否及其學習程度、家庭勞動力實際人數等同樣也會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農戶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一般情況下,當農戶具有較高文化水平,且家庭勞動力人數較多時,此時家庭具有較強生產力,可有效滿足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勞動力投入需求。加之受教育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戶更加可以正確認識綠色生態農業技術及其應用重要性,故而有利于提高農戶采用該類技術的積極性,其使用該類技術的時間也普遍早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及家庭勞動力人數偏少的農戶。當農戶頻繁接受技術培訓,學習更多與生態農業技術相關的知識技能,且農戶采用規模化種植方式時,其使用生態農業技術的意愿度、采用程度也相對更高。
3? 結語
作業補貼政策及其補貼方式、農戶的文化水平、接受技術培訓頻率等均會對,農戶綠色生態農業技術采用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用。為此,政府部門需要在充分了解農戶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其多元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制定作業補貼政策,選用與之相適宜的補貼方式,并通過繼續使用各種媒介途徑加強綠色生態農業技術的宣傳推廣。從而有效調動農戶積極性,實現該技術的全面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光喬,周力,毛慧.農業技術補貼對服務效率和作業質量的影響——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補貼為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55-62,165-166.
[2] 姚科艷,陳利根,劉珍珍.農戶稟賦、政策因素及作物類型對秸稈還田技術采納決策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8(12):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