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國
摘要:導流施工是水利工程中的重點項目,對于農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農業灌溉水平?;诖?,本文將從全段圍堰法、分段圍堰法、基坑排水等方面對農業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水平。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導流施工技術;全段圍堰法
0? 引言
水利工程與農業生產過程息息相關,為了保障農作物具有良好的灌溉質量,需要科學合理地采用導流施工技術,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防止水利工程出現滲漏、斷裂等問題,保障農業灌溉過程更加的安全。
1? 農業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特點
導流施工技術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可以有效地改變水流的渠道,為河流汛期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將汛期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進行有效地控制。另外,農業灌溉過程也需要水利工程的參與,可以保障農業生產過程具有充足的水源供應。導流施工技術主要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需要科學地選擇施工地點,這樣可以提高河流的導流效果,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第二,需要充分了解地質條件,為施工過程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保障施工過程能夠順利進行。第三,需要合理地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降低導流施工難度,從而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導流施工過程規模較大,做好前期規劃工作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使施工方案更加的合理[1]。
2? 農業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分析
2.1? 全段圍堰法
全段圍堰法導流需要在河流的上下游區域各修建一道圍堰,從而有效地對河流進行圍堵,防止河流汛期引起洪荒災害。全段圍堰法的導流類型主要分為三種:第一,隧洞導流。使用該方法需要在河岸挖掘隧洞,將水流通過隧洞導出。隧洞在挖掘過程中需要沿直線開挖,這樣可以提高泄洪的效率,防止河流對隧洞造成較大的沖擊。若是不可避免需要進行彎道施工,則彎道的半徑不能小于5倍洞寬,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河流對隧洞的沖擊。第二,明渠導流。使用該方法需要將明渠修建在距圍堰60~90m處,這樣可以減少水流對圍堰的沖擊作用。施工過程中,需要以最小的施工量進行施工,盡可能地降低軸線的長度,提高水流的流通效率。第三,涵管導流。該施工方法需要涵管設置在枯水位以上,這樣可以提高涵管的導流效率。涵管通常由混凝土澆筑而成,具有耐沖擊、導流效果好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減少水流對涵管的破壞。
2.2? 分段圍堰法
分段圍堰法主要用于分段較多的導流過程,可以有效地應對施工量較大的工程,實現分期導流的過程。分段圍堰法的導流類型如下:第一,缺口導流。該方法主要用在河流汛期,可以應對河流暴漲的狀況,對河流進行有效地疏導。第二,底孔導流。該方法需要通過混凝土進行底孔的澆筑,提高底孔導流的效率,保障水流能夠順利地從上游導流到下游。第三,梳齒導流。使用該方法需要在壩體底部預留梳齒狀缺口,使河水順利地被引入下游。通過分段圍堰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河流分流的數量,使上游區域形成良好的疏通作用,降低河水暴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于導流時間較長的工程,通過該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導流時間,提高河水的導流效率,降低上游區域汛期的影響[2]。
2.3? 主體工程施工
在主體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的整體性原則,降低施工過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障施工過程具有良好的質量。主體工程施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需要保證施工過程的層次性,先進行水利工程的主體導流,再進行分流設施的修建,這樣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過程的合理性。其次,需要合理地控制溝渠的深度。通常情況下,溝渠的深度一般在3~8m之間,這樣既可以提高起到良好的導流效果,又能夠防止河流溢出溝渠,提高導流的質量。最后,需要做好基坑的挖掘工作,并且及時將河水排除,降低河水對基坑挖掘工作的影響。若是基坑的土質為巖體,則在挖掘過程中需要做好保護工作,避免圍堰受到水流沖擊的影響。
2.4? 基坑排水與河壩施工
基坑排水需要通過抽水機來實現,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基坑滲水現象,避免基坑被河水侵蝕?;优潘ぷ魍瓿珊?,需要進行河壩的施工,在施工之前,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考察,確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避免施工過程受到河流的影響。河壩通常由混凝土澆筑而成,一方面,需要做好混凝土的防滲工作,避免河水從壩體側面滲出,降低河水對河壩的侵蝕,延長壩體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需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當晝夜溫差過大時,需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溫措施,降低溫度對混凝土的影響,從而提高河壩的施工質量。
3? 結論
綜上所述,導流施工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導流施工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避免洪澇災害,降低河流汛期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為農業生產過程提供灌溉的水源,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惠光宇,唐鵬.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居業,2020(11):61-62.
[2] 樊曉東.水利工程施工中導流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