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悅
摘要:八棱海棠樹態優美,花朵白粉交映,葉子翠綠清爽,果實鮮香可口,鮮食酸甜香脆,果實可鮮食、冷藏、曬干,受眾廣泛;苗木適應性強,耐干旱、濕澇,易于成活,作為綠化觀賞苗木也受到眾多城市青睞。謀劃在八棱海棠集中種植地,依托現有種植基地、苗木基地、花季觀景園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將八棱海棠相關文化推介給更多的群體,形成區域性支柱型產業,加快形成園區內美麗鄉村、特色農業和新型農民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八棱海棠;物種獨特;地理優勢;輻射性強
1? 八棱海棠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背景
八棱海棠產地位于河北省懷來一帶,在懷涿盆地種植面積較多,北京的延慶、昌平地區等地也有少量種植。八棱海棠樹的抗病性和適應環境能力較強,對干旱和洪澇環境適應性中等,較耐鹽堿力。八棱海棠既可以作為城市和園林中美化風景的觀賞樹,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同時果實美味香甜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價植又是經濟林樹種。八棱海棠是懷來縣獨有的農業果樹種類,產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地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水平。而近幾年受全國農產品銷售價格走低及自身的轉型升級跟不上等諸多因素影響,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為重振海棠產業,謀劃創建以海棠為主題的現代農業園區。
2? 園區的建設內容
2.1? 休閑觀光區建設
產業園區的休閑觀光區有環湖海棠觀光大道、萬畝海棠觀光園,力求打造可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摘果三季游玩的觀光旅游區。海棠,春季觀賞妖嬈的各色花朵,夏季有滿樹綠葉層層疊起亦是別樣風景,秋季可觀累累碩果壓枝頭的美景,且易于管理,病蟲害較少,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是現代園林觀賞和道路兩側綠化的常見樹種。在園區官廳湖南岸環湖路南側栽種八棱海棠樹,整合海棠風情大道周邊環境,左側可觀官廳湖水,右側賞花觀樹,無論舉辦環湖馬拉松和自行車競速,還是人民群眾日常游玩,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形成生產與休閑于一體的特色農業景區。環湖海棠風情觀光大道為園區建設的核心區域,將實現集“春季賞花,夏季玩水,秋季品果”為一體的主要觀光休閑區域,輻射整個園區旅游項目,園區其他農業項目相輔相成、共同發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園區內的海棠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大古城村和官莊村,兩村海棠種植面積133.33余hm2。千畝海棠觀光園建設在兩個村子的北側交匯處,占地66.67hm2,在現有海棠種植基礎上,對園區升級改造,將海棠的種植、旅游觀光、海棠文化展示融為一體。海棠主題公園將建設以海棠種植、采摘、休閑旅游、文化展示為主體,開展休閑農業觀光旅游及都市現代農業配套設施開發建設,以及對農業園區進行整體開發,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
2.2? 苗木育種區建設
八棱海棠樹與銀杏、松、柏、桂、玉蘭均為園林中的常見樹種,密植與散植均可,適合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園林置景,庭院觀賞,為極佳樹種。在定州營、白莊、段莊苗木種植區域,依托現有的苗木種植基地和村內的專業合作社,優化整合相關資源,打造頂端八棱海棠苗圃基地。苗圃基地以打造現代精品苗木基地為主體思路,實現海棠苗木的產、供、銷一體化,將苗木育種科普、參觀和銷售匯聚一體;結合區域內的旅游產業,加大推介力度普及海棠苗木知識,拓展其知名度,打破八棱海棠作為常規經濟作物的束縛,深挖其作為觀賞樹種的價值;另一方面依靠示范種植戶和合作社,增強輻射效應,帶動周邊鄉鎮農民積極投入到苗木種植中,或者為無合適種植地農戶提供打工機會,帶動群眾通過自身勞動增收致富,合理增加種植面積,優化苗木品種,擴大種植隊伍,把良好生態轉化為產業優勢,為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動能。
2.3? 特色旅游休閑區
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生產活動,以村中個人家庭方式經營,開辦農家樂為到訪游客提供舒適的處所,使其充分領略鄉村生活的美好。游客可自由體驗湖邊限定區域釣魚、海棠大道和公園游覽、環湖徒步和自行車觀光、上古遺址觀賞,同時可品嘗官廳湖特色鐵鍋燉魚、各類海棠果實制品、以及區域內各種特產果品。園區內環湖八個村發展各具特色的民宿產業,民宿的經營強調大眾化收費,突出鄉村民宿的特色,服務雖不精致,但富有趣味、鄉土味及人情味,更重要的是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與文化特色,主要吸引張家口市和北京人民到園區內游玩住宿,通過區域內的旅游景點和特色農產品吸引游客,通過提供知識、運動、休閑、娛樂與體驗等多元化功能,讓住客能充分享受悠閑的鄉村生活。
3? 園區的預期建設成效
園區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園區建設,將極大的促進農業生產體系發展,帶動農業功能多元化發展,積極拓展旅游觀光、果品銷售、樹種銷售、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體系的深度,可積極推動旅游發展,顯著提高地區農業的整體生產效益,促進當地農民收入平穩的逐步提高。園區的建設有利于促進生態文化旅游區的打造,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充分利用所處地理位置優勢,以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基礎,發展以經營療養度假、觀光采摘、古跡尋訪為主的旅游項目,推動旅游產業飛速發展,構建一批知名休閑農莊、村、鎮和精品線路,形成有效的產業驅動效應,引領園區內的農業穩步向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永剛,段德奇.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農業技術推廣的探索與實踐[J].農場經濟管理,2015(1):17-18.
[2] 王光宇,姚升.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探析[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4(5):40-44,60.
[3] 肖惜.現代農業示范區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