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引霞
摘要:在大白菜栽培過程中,其所需的水分較多,為切實減少澆水次數,達到節水栽培的目的,本文從播種前準備、選種環節、苗期管理和節水管理以及病害防治五個方面,對其節水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梳理。
關鍵詞:大白菜;節水栽培技術;管理
在大白菜的節水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切實做好每個環節的管理,加強對每個環節的栽培技術管理,才能提升種植效益,尤其是在減少澆水次數的同時達到節水的目的。
1? 大白菜播種前準備
一是做好施肥,在播種前施足農家肥,生態肥和硫酸鉀復合肥;二是為加強病害的預防,可以在肥料中適當添加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50%);三是深耕土壤20~25cm;四是菜畦寬度1m左右,長度10~20m左右[1]。
2? 選種環節
選種時選擇當地農技站推廣的優質高產品種。播種時一般選在立秋前3~5d,施種子200g/667m2,在1~2cm深的溝內均勻撒播種子,播完種子后,若為干旱天氣,需要澆水。
3? 苗期管理環節
一是在小苗出土之后,為避免被昆蟲危害,可以施毒死蜱乳油(40%,800倍液)與20kg/667m2麩皮以及20kg/667m2剁碎的菜葉拌勻,在田間均勻鋪撒,每次間隔一周,共鋪撒2~3次。二是在間苗時,也就是在白菜小苗破土之后,當長到2~3葉時,就需要及時地做好間苗工作,苗的間距在3~5cm之間,以幫助小苗長成壯苗,而長至5~7片葉時,則需要及時地進行定苗,株距在40~50cm之間,畝三千株即可[2]。
4? 節水管理要點
一是為了達到節水栽培的效果,當長有2片真葉之后,采用生根水40ml,對準大白菜的莖葉進行全天噴霧,當大白菜長到7葉時,則采用旱地專用的可溶性粉劑33ml與生根水40ml,再兌水30kg后,將其全株均勻地對莖葉進行一次噴霧,以促進白菜幼苗的抗旱與抗病能力的提升,這樣抗旱的持續有效期可以達到30d。30d之后,再進行一次,但是需要在莖葉進行全天噴霧一次。
二是做好澆水工作。澆水主要是結合菜苗的實際生長情況與雨水情況,雨水多時則不澆水,按照上述方法噴霧處理后,在足墑出苗之后,第一次的澆水時間可以推遲到秋分節氣時進行第一次澆水,若遇到秋焊,則在寒露節氣澆第二次水,所以白菜最多澆水兩次即可。
5? 病害防治要點
一是針對病毒病,此類病害主要是通過蚜蟲來傳播,且在白菜的任何時期都可能受到此類病害。在白菜的2葉時期,需要及時地加強傳毒蚜蟲的防治,具體的防治方法是采用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0%,均為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0g)與噠螨靈可視性分級(20%,10g)以及鹽酸嗎啉瓜可溶性粉劑(5%,20g)一起兌水15kg,對全田的白菜莖葉進行噴霧。而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可以采用啶蟲脒乳油(5%,10g)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鹽酸(5%,10g)以及氨基寡糖素(0.5%,50ml)一起兌水15kg,間隔7~10d進行一次全田莖葉噴霧,共進行3~4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是針對霜霉病,此病對大白菜的生育期有著較大的危害,常見的病菌主要是對菜葉進行危害,菜葉病呈為背面有白色霉層,為霜霉菌,當嚴重時,將導致幼苗枯死,而大苗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出現嚴重減產的情況。為加強對其的防治,需要采取人工物理防治工作,也就是在早期的間苗工作中,要增加其透光量和通風量,且在苗期不得澆水,主要是采用上述的節水技術要點來減少此類病害的出現。而在進行藥物防治時,主要是采用甲霜靈·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8%,700~1000倍液)來防治,也可以采用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50%,40~60g)兌水30kg,也可以采用代森錳鋅(80%)與乙蒜素可濕性粉劑(15%)兌水30kg,并朝著莖葉噴施,間隔7~10d進行一次全田莖葉噴霧,共進行3~4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是針對細菌性的角斑病防治,采用物理防治技術時,主要是減少澆水的次數,在澇時做好排水工作,使得菜苗的通透性得到有效提升,做到通風通光,在蓮座期應將白菜底部的老葉去除。而采用藥物防治技術時,主要是采用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性粉劑(20%,40g)兌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若此類病害較為嚴重,則采用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50%,70g)兌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亦或是采用中生菌素·噻菌銅微乳劑(24%,800倍液)進行噴霧,每周一次,連續進行3~4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四是針對褐斑病的防治,在發病初期,主要是采用800倍液的代森孟鋅作為保護劑,采用70%的800倍液甲基硫菌靈懸浮劑作為治療劑,通過聯合噴施的方式,每周一次,連續進行2~3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對于重病期,主要是采用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性粉劑(20%,50g)與3000倍液戊唑醇懸浮劑(43%),或者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50%,70g),并與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60g)兌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每周一次,連續進行2~3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是針對軟腐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50%,60g)兌水30kg,亦或是采用800~1000倍液的噻菌銅懸浮劑(20%)進行交替使用,每次間隔5d,連續進行3~4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六是針對干燒心病的防治,主要是在蓮座期加強對其的防治,葉面做好鈣的噴施,比如采用600倍液的硝酸鈣(70%)進行噴施,采取葉面噴施的方式,一般每次間隔5~7d,連續4~5次,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
6?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播種前準備、選種環節、苗期管理和節水管理以及病害防治五個方面,對大白菜的節水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梳理,在實際工作中,應緊密結合當地的實際,切實加強栽培技術的管理,不斷優化栽培技術管理成效,以提升栽培效益,促進農戶種植效益的提升,更好地參與到助力脫貧攻堅的工作之中。
參考文獻
[1] 樸凱偉,關榮智,顧鑫,等.秋大白菜栽培技術[J].現代化農業,2020(12):33-34.
[2] 郭尚龍,高蘭英,羅永忠.關于大白菜的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62-63.
[3] 趙玉靈.秋播大白菜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鄉村科技,2020,11(23):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