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元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現代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不論是對于農業生產率的提升,還是勞作負擔的環節,以及勞動成本的有效降低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了將現代農業機械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給現代農業拓展出更理想的發展前景,應充分重視農機推廣。
關鍵詞:農技推廣;現代農業發展;作用分析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針對農機推廣工作的有效落實來講,主要是將新穎、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一種載體手段。這一工作在具體組織中通常都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以此來有效提升區域內的農業機械擁有量、使用量。且通過試驗、示范,以及培訓等方式,也可以帶領廣大農民將農機科技成果更好的應用在農業生產發展中。
1? 推動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通過進一步推廣農業機械,各地農業可以結合本地地域特征,在農作物生產中,將農產品優勢特點充分突顯出來,使得農業生產在空間、時間上存在的局限可以突破。且還可以結合市場需求,全面加工處理農產品,促進農作物生產效率、農產品商業價值的顯著提升。同時,也能夠促使農作物生產經營渠道得到不斷拓展,促使農業逐漸向現代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另外,農業機械化生產也能夠將新穎、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轉化成勞動力,這樣在幫助農民大幅度減輕勞動壓力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農作物生產經濟、社會效益的顯著提升,為城鄉貧富差距的縮小提供有力支持[1]。且廣大農民也能夠真正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優秀成果。農機推廣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農業工業化生產的實現來給農業生產、發展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2? 有效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通過適當加大農機推廣力度,能夠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水平的顯著提升。尤其是在我國提出全面致富戰略目標之后,對農技推廣的重視程度也隨之不斷提升。尤其是農業生產結構較為科學合理的地區,農機推廣速度,以及農民對農機的接受認可程度也相對較高。進而使得當地農民的農業生產壓力隨之大幅度降低,可以在副業的生產經營商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從而使得自身經濟收入水平能夠得到不斷提升。另外,隨著農機推廣范圍的不斷擴大,各地農村商品流通率也隨之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農作物生產經營活動也越來越活躍,使得農民經濟收入隨之不斷增加。對于一些偏遠地區來講,針對一些新事物的接受、認可程度普遍較低,這也給當地農作物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了一些限制。而通過不斷加大農機推廣力度,不僅能夠為當地拓展出更廣闊的農產品銷售通道,也有助于促進農產品商業價值的顯著提升。在此過程中,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認可程度也會越來越高[2]。
3? 促進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相比于一些發達國家來講,我國農業生產水平一直都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而農業生產模式落后一直都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而隨著農機推廣力度的不斷提升,現代化農業也獲得了更多新的發展契機。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相比,通過農業機械的科學引用,能夠促進農作物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
4? 有效改善周圍生態環境
一直以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通常都會引用大量的化肥、化學藥物,農業生產方式也有待優化,所以經常會導致土壤中遺留大量部分化學藥物,給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面對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農業生產、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產生的矛盾也越來越多。而隨著農機推廣力度的不斷加大,能夠促進化肥、化學藥品利用率的顯著提升,盡可能減少給周圍環境帶來的污染[3]。這樣農民對化學藥品的需求量就會大幅度降低,以此來實現從源頭上減少生態環境污染。
5? 有助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結合農業實際發展情況來講,對農業產業做出恰當調整是必然發展趨勢。而通過不斷加大農機推廣力度,不僅有助于促進農民經濟收入的大幅度提升,也能夠給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有力支持,從而為農民贏得更理想的經濟效益。另外,相比于傳統農業工具來講,農機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在農業生產中科學引用農機,不僅能夠進一步完善對農作物生產布局,也能夠給農作物的區域化提供有力保障。且農作物、水產養殖等環節的一步化生產也能夠實現,以此來促進弄不產品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6?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為農民贏得更理想的經濟收入,盡可能的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國家應進一步強化對相關農業生產技術的各項研究,適當增加資金投入,以此來促進農業機械使用率的顯著提升,給農業機械生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為此,應聯系實際,構建出更完善的農技推廣機制,給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帶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葉新平.淺談農機推廣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J].南方農機,2019,50(19):70-71.
[2] 李朝霞.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之間的關系[J].農民致富之友,2019(9):125.
[3] 孫德慶,單柏忠,劉江.農機推廣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J].北京農業,201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