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杰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小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尤其是對于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通過科學研究,采用先進的技術防治病蟲害,不僅可以減少農業生產者承擔的風險,還有助于增產。本文從小麥種植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幾點關于小麥作物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分析;農業生產
0? 引言
在四川省射洪市地區,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以往人們采取傳統的耕作方式,受天氣、自然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并不確定,一旦發生天災,農業生產者就會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在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影響下,小麥種植技術在基層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小麥種植人員對病蟲害的防控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源于現代科學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農業生產者在種植小麥時也能有意識的做好防治工作,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 小麥種植技術的相關內容
1.1? 播種前后
小麥種植在播種階段應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對防止小麥后期倒伏問題起到良好作用,而且精細化的種植方式能夠促進小麥作物的成熟,生產者在播種時不需要增加播種量,播種6.2~8.5kg/667m2即可,有助于節省生產成本。四川地區的雨水較為充足,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結合精細化的種植技術,農業生產者在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必要的翻整,促進小麥種子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快速生長。冬小麥的種植需要注重對種子的選擇,盡可能地挑選一些顆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則小麥作物的成熟率更高。并且農業生產者要在播種之前用藥液充分浸泡種子,以提升小麥作物的發芽率和抗病害的能力。四川省射洪市武安鎮的小麥種植以一年兩熟為主,農業生產者要合理的把控播種時間,提升土地的利用率,避免土地出現閑置的現象。
1.2? 施肥階段
在小麥播種之后,農業生產者要根據小麥的種植情況進行適當的施肥,結合小麥的種類及播種密度選擇施肥的數量,一般以混合肥為主,既能夠補充小麥的多種營養,又能夠合理的確定施肥數量,幫助農業生產者節省一定的種植成本,而減少施肥量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在種植小麥之前,農業生產者可以在土壤中施加一些底肥,改善土壤環境,四川省在夏季時的降雨量較多,農業生產者可以適量追加氨肥,促進小麥作物快速合成蛋白質,則小麥顆粒會更加飽滿。
1.3? 灌溉階段
一般來說,我國四川省小麥種植地區的春季比較干燥,所以農業生產者要在春季加強對小麥的灌溉管理,避免因水分不足導致作物減產,而灌溉的主要目的在于滿足小麥對水分的需求,可以依照小麥自身的生長情況,合理的調節灌溉量,不易過多或過少,選擇噴灌或溝灌的形式都可以減少水量蒸發,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進行灌溉,既能夠節約水資源,又可以避免破壞土壤結構,為小麥作物提供良好、適宜的生長環境。
2? 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相關內容
2.1? 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概念
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極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而發生減產,應用現代病蟲害防治技術可以讓小麥更健康的生長、順利成熟,并且能夠有效的實現增產。小麥作物主要發生的病害有枯葉病、黃粉病及銹病等等,除此之外,蚜蟲、吸漿蟲及白蜘蛛等蟲害也會影響小麥作物的產量。我國四川地區對于這些病蟲害主要采用的措施是生物技術及化學技術,配以除草工作減輕病害的影響。一年兩熟的小麥在第二次種植時要檢查土地中的麥苗殘留,確認土地中的殘留物已經清除干凈以后再進行播種,可以杜絕病蟲害的傳播和延續。而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性激素干擾害蟲的繁殖,也可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2? 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方法
(1)播種時期的防治
小麥的播種時期是最佳防治時期,農業生產者可以通過噴灑化學藥劑來實現精耕細作,通過種子與藥劑的融合能夠有效的防治枯葉病和銹病,同時,每畝地可采用36%的三唑酮乳油,兌水22kg噴灑,可以有效的清除蚜蟲與吸漿蟲。
(2)拔節時期的防治
小麥的拔節時期最容易出現病蟲害,而拔節時期對病蟲害治療效果影響著小麥作物的產量。此時,小麥作物最容易出現的病蟲害是白蜘蛛,清除白蜘蛛可以利用三唑酮進行噴灑,或采用89%的克螨特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灑,主要噴灑小麥作物的根莖部位,即可達到防治效果。如2016年我區的小麥種植面積約為7568hm2,約25%面積的小麥種植區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蟲害,其中白蜘蛛的病蟲害達到了19%,由此可見,在小麥拔節時期做好對白蜘蛛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小麥減產。
(3)抽穗時期的防治
小麥抽穗時期極容易出現黃粉病與麥蚜,噴灑烯唑醇可以減少這類病蟲害問題。但農業生產者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如當地的雨季連綿、空氣濕度較大,則噴灑藥物一周以后要再次施藥,補充藥量。除此之外,農業生產者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蚜蟲的天敵麥蚜蜂或瓢蟲,既可以解決蚜蟲的病害問題,也能夠保護當地的環境?;蛘咿r業生產者可以應用快殺靈、會萬靈等藥物,將藥物放在水中充分稀釋以后,對出現災害的種植區域進行噴灑,可以防治麥蚜等害蟲。黃粉病主要是由于作物的營養不均及氣候條件引起的葉霉問題,則農業生產者要注重種植管理,合理調節水肥,加以藥物防治就可緩解病害。
3? 結語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小麥種植中關于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化學防治方法,還是生物防治方法,農業生產者都要選擇最為適宜的防治方法,才能夠實現最大化的種植效益。四川省射洪市武安鎮的小麥種植中對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當地的基層農業部門重視推廣現代化技術,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保障了農民的生產利益。
參考文獻
[1] 于守海.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湖北農機化,2020(16):57-58.
[2] 董曼,姜龍波.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0,10(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