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摘要:目前國家農業種植技術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在玉米栽培水平上,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也在持續創新和發展。但是在很多地方,玉米栽培仍然是傳統的栽培方法,栽培收益和病蟲害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玉米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產量和栽培質量直接關系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及社會穩定。因此,加強對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究,積極進行各種疾病和病蟲害的防控,提高玉米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現階段的玉米種植技術有了很大進步,有效地保證了玉米的種植效果。本文準備對玉米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戰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病蟲防害;措施
近年來伴隨環境的變化,玉米的種植情況也不斷發生改變。新品種的玉米和玉米疾病也隨之誕生,以前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可能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只有重視病蟲害防治措施的創新,才能有效防治玉米疫病,對農業栽培具有明顯的研究意義。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在玉米栽培技術方面取得了全國范圍的進步,可以有效地保證玉米栽培的高效性。
1? 栽培玉米技術
1.1? 土地的選擇和翻耕
土地保持平整和進行翻耕是玉米種植質量的重要保證。玉米的根系比其他植物更發達,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性更好。不需要多么高的栽培環境,貧瘠的土地和肥沃的土地都可以種植良好。但是,由于玉米的莖干較多,根多,分枝多,在種植過程中,玉米會從土壤中吸收很多養分和水,所以盡可能在較厚的表層位置上種植玉米,努力為高產栽培提供基礎條件[1]。種植玉米時,需要事先考察當地的土壤條件,必要時需要對土壤進行調換,提高土壤的透徹程度。還要做好土壤翻耕工作,能夠降低土塊的體積,確保種子可以被土壤完全覆蓋。
播種前應根據當地種植環境和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合的玉米品種。在玉米品種確定后,需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有效的提高種子成活率,同時對病蟲害進行預防。玉米發芽的情況因播種條件的不同而不同。有很多因素影響玉米的播種時間,包括氣候條件、土壤溫 度、播種方式、玉米發芽率、土壤質量條件、氣候條件、種植技術等等。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種植者應根據各種因素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對生長周期短,早熟和莖稈矮小的玉米要進行密植栽培,其他情況可以適當調整種植密度[2]。
1.2? 播種管理
對于玉米栽培而言,為了保證玉米能夠正常生長,需要重視水肥管理工作,為玉米提供重組的水分與養分。與此同時,必須有充足的能量來確保玉米的正常成長和發展。所以在種時,有必要對水和肥料進行加強管理。在以前的栽培過程 中,往往有許多濫用化肥的情況,導致土壤固化和資源浪費情況的產生[3]。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在玉米生長過程種的哥哥階段,都要對施肥種類與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減少肥料的誤用。在玉米管理中,如果發現缺苗現象,要及時進行補苗,灌溉時要從玉米根部灌溉,確證補苗存活質量。
2? 玉米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2.1? 大斑病和小斑病
玉米的生長季節主要是在夏季,氣溫較高和空氣濕潤的時候。這種環境會造成大大小小的斑點出現。這種玉米病害主要表現為在玉米植株葉片上出現灰綠色斑點。同時,這類疾病的傳播比較嚴重,如果不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可? 能會導致短時間內大面積傳播。根據以前的研究得知,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傳播過程并不是一樣的,小斑病合適的溫度是25℃左右,但是大斑病是20℃。在防治過程中,農民可根據這些特征,每10d噴灑一次多種殺菌劑,每次可噴灑多遍,該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產生[4]。農民在種植時可以通過控制種植密度來減少發病風險,保持玉米田通風良好。
2.2? 紋枯病
紋枯病同樣是玉米生長過程種的常見疾病,其具體表現為植株腐爛,隨著病情的加重,腐爛程度會不斷增加,最后導致植株死亡,嚴重影響玉米種植產量。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在實際防治過程中農業工作者在初期階段可以直接切斷病蟲害部位,然后在切開部位噴灑有關藥物。同時,用井崗霉素稀釋劑用噴射的方式有效防治疾病產生[5]。一般在200kg水里加入0.1kg井崗霉素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2.3? 玉米螟
玉米螟是影響植株健康的主要害蟲。這種害蟲會會食用玉米植株的葉片,嚴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玉米產量下降。現在階段在害蟲防治過程中采用傳統藥物注射的方法,還可以實行生物控制。在田地種放養玉米螟的天敵,能夠對起進行有效的防治,避免出現產量嚴重下降的情況。
3? 結語
研究玉米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戰略的結果表明,玉米作為中國的主要糧食之一,玉米的產量會受到應用的栽培技術的直接影響,為了有效的提高玉米產量,必須重視對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病蟲害也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關鍵因素,需要積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有效減少害蟲和疾病,提高害蟲和疾病的防控效果,確保中國玉米栽培效果進一步提高,確保中國糧食產量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志剛,王微微.玉米栽培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對策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2):163.
[2] 周延同.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4):178.
[3] 程晶.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J].農家參謀,2020(14):38.
[4] 李偉.玉米栽培新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0):142-143.
[5] 張鳳彤.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對策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