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莎,楊矯,李梓楠,陳秋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絕經后女性中患骨質疏松癥(OP)的幾率達1/3左右[1],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最易出現的時間為絕經后5~10年左右。此病最易出現且危害性最大的并發癥中包括骨質疏松性骨折。此并發癥的出現除了會使老年女性生活品質下降,同時也會給家庭和國家帶來相當沉重的財力、物力損失。目前公認治療PMOP的藥物主要以二磷酸鹽類及雌激素為主,但這些藥物作用單一、費用較高、不良反應較多,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其他較重的并發癥。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中醫藥可以調節絕經后婦女激素水平,預防脆性骨折。因此,我們課題組選用柴胡桂枝湯用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期望能夠挖掘出柴胡桂枝湯在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入組患者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此時間段內接受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治的80名PMOP門診與住院病人,經由隨機數字表法,把這些對象均等歸入柴胡桂枝湯組、對照組。在柴胡桂枝湯組,年齡跨度為49歲至68歲,平均為(57.8±2.16)歲;在絕經時間上,均值是(6.4±1.43)年。在入組時的基礎數據上,對比上述2組的結果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展開比較分析。
西醫診斷基于未干預時椎體及左股骨雙能骨密度T值,參照《2017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1]:T值≤-2.5與/或曾發生脆性骨折,即判定是OP。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治療骨萎(OP)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中醫診斷學》,以此為基礎建立絕經后骨質疏松少陽不和證辨證診斷標準:腰背明顯疼痛,或腰膝酸軟不適,咽干,口苦,目眩,胸脅脹滿,腹脹納呆,心煩欲嘔,舌苔白,脈弦。
1)同OP診斷標準與中醫辨證診斷標準相符;2)在年齡上,跨度為45歲至70歲;3)自然絕經時間>1年;4)未患其它慢性病變,特別是重度營養不良、神經系統病變、內分泌病變;5)病人對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于《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參與。
1)腎上腺疾病、甲亢、性腺病變等;2)既往使用過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干擾骨代謝等的相關藥物史;3)脆性骨折需手術干預病人;4)合并重度血液系統、心、腦、腎與肝病變人員。
對照組患者服用鈣爾奇D3(美國惠氏公司生產,生產批號:20170628)進行治療,此藥規格為每粒600mg,每日1次,餐后口服;聯用骨化三醇膠丸(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20171109),0.25μg/粒,每日1次。
對柴胡桂枝湯組實驗對象除了行基礎干預,加用經典方劑柴胡桂枝湯免煎劑,每次一格,三餐后一小時,水沖服。治療療程24周。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中醫癥狀積分:藥物治療前后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基于患者癥狀程度(重、中、輕、無)進行中醫癥狀評分,依次分別計6分、4分、2分、0分,累加得出癥狀總評分即中醫癥狀積分。
兩組治療后總體療效比較,柴胡桂枝湯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干預前后療效對比列表(n,%)
治療24周后,兩組癥狀評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柴胡桂枝湯能顯著改善患者癥狀,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表2 干預前后癥狀積分對比列表(±s)

表2 干預前后癥狀積分對比列表(±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未干預時 干預24w柴胡桂枝湯組(n=40)對照組(n=40)5.95±4.22*▲6.68±5.69*16.88±6.82 16.15±7.04
經過治療后,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骨密度T值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上升,治療前后自身比較及兩組間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柴胡桂枝湯治療組升高骨密度水平優于對照組。
表3 干預前后T值(骨密度)對比列表(±s)

表3 干預前后T值(骨密度)對比列表(±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未干預時 干預后治療組(n=40)對照組(n=40)-2.37±0.32*#-2.58±0.38*-2.78±0.42-2.89±0.35
兩組患者在隨訪過程中均無腹痛、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發生,柴胡桂枝湯治療組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無患者因不耐受中藥而退出。經過24w干預,對2組病人常規安全性指標(含肝腎功、血常規等)進行復查,皆沒有發現明顯異常。總體治療安全性高,無不良事件發生。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危害性最大的并發癥中包括骨質疏松性骨折,此并發癥的出現除了會使老年女性生活品質下降,同時也會給家庭和國家帶來相當沉重的財力、物力損失。目前公認治療PMOP的藥物主要以二磷酸鹽類及雌激素為主,但這些藥物作用單一、費用較高、不良反應較多,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其他較重的并發癥。研究表明,中醫藥(包括中藥及物理療法)治PMOP具有其獨特的創新優勢,其療效明確,且不良反應較小[3-7]。目前大部分醫家對于POMP的治療原則的來源均為《黃帝內經》提及的骨生成理論,即“腎主骨,生髓”等,偶見“少陽主骨所生病”此觀點。“少陽主骨”是基于膽腑之剛氣充盈足少陽經,從而足少陽經脈濡養筋骨關節的角度而論。“腎主骨”和“少陽主骨”兩種對于骨之病的學說分別針對少陰腎主骨之形和少陽經脈主骨之用,兩者相合互為補充。因此,筆者認為若僅選用補腎健骨之中藥治療PMOP,僅作用于骨之形,而不能體現中醫學整體觀中陰平陽秘的特點[8]。中醫學認為,“陰陽之要,和之是為圣度”,陰與陽之間相互協調配合,互根互用,是人體中維持其正常生理作用的標準,只有做到“陰平陽秘”,人體才能保持健康。由于絕經女性“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被破壞,如使人體再次恢復至“陰陽協調”的生理狀態,則需調和少陽,運轉陰陽協調的門軸,以期使營衛、氣血津液及元氣等能夠運行輸布,恢復人體正常的臟腑活動。《桂林古本傷寒論》云“骨痿……柴胡桂枝湯主之”,課題組選用傷寒論中經典方劑柴胡桂枝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之少陽不和證,以期驗證“少陽主骨”理論在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治療中的科學性。
肝與膽同屬少陽之所主,雙方均具備“少陽升發”表現,同時前者屬剛臟,五行為木,木曰曲直,與骨型亦有相似之處,骨為干,其質剛,膽氣亦剛,為中正之宮;少陽之肝膽特性與骨之型性皆有所同[9-10]。此次研究發現,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相較接受基礎治療的對照組,行基礎干預+中藥柴胡桂枝湯療法的治療組呈偏高表現,說明中藥柴胡桂枝湯聯合碳酸鈣D3、骨化三醇膠丸可顯著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癥狀,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效果優于單純使用碳酸鈣、骨化三醇膠丸。患者骨痛等癥減輕,且骨密度有所增加,正體現出柴胡桂枝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