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花,勞靜琳,李歡歡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 百色 533000)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是高血壓患者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在腦室內形成血腫的一種自發嚴重的腦血管疾病[1]。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見急危重癥,血液破入腦室系統,患者在顱內壓增高的同時就可能出現腦疝,病情危重、變化快,致死率、致殘率均較高[2]。側腦室外引流是顱腦外科手術常用緩解顱內壓的治療措施,通過將血性腦脊液引流到體外緩解顱內高壓,改善腦水腫癥狀。但是因在引流過程中血液易凝固,進而會堵塞引流管,從而進一步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血液加強對引流管的護理與監護,完善綜合引流管護理,從而保持引流管的通暢,達到有效引流[3-4]。本文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神經外科行側腦室外引流術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0例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起至2020年10月在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行側腦室外引流術的高血壓腦出血60例患者,按照護理方法隨機對照組(30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0例,綜合的引流管護理),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8-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2)歲;深昏迷3例,中昏迷3例,淺昏迷10例,昏睡3例,嗜睡6例,意識清醒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9-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2)歲;深昏迷3例,中昏迷5例,淺昏迷8例,昏睡6例,嗜睡4例,意識清醒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在患者術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屬做疾病知識宣教,解答疑惑,告知術后護理的注意事項,緩解焦慮恐懼感;病室環境護理。保持病室整潔干凈,安靜,溫室度適宜,定時通風消毒,做好手衛生,預防交叉感染;基礎護理。做好口腔護理、會陰護理、定期翻身拍背等措施,做好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發生。
觀察組護理: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了側腦室外引流管的護理:(1)術前向患者或患者家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側腦室外引流術的重要意義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積極認識疾病和配合治療護理;術后對于清醒患者或昏迷患者的家屬應講解引流的目的和意義,告知引流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促進其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對于躁動不安患者,應適當使用鎮靜劑,防止非計劃拔管;(2)術后保持引流管在位、通暢,避免發生扭曲、牽拉、打折等;(3)引流管高度:密閉引流裝置引流管開口處高于腦室平面(即平臥時:平外眥與外耳道連線中點的水平面為基線;側臥時:平正中矢壯面為基線)10-15cm;(4)密切觀察引流液的色、量,正常成人分泌腦脊液液400-500mL/d,顏色為無色透明,術后早期腦脊液呈血性,以后逐漸轉淡黃色,疾病控制引流量約200mL/d,引流速度平均15-20mL/h,并及時記錄;(5)移動患者或變動體位或吸痰時,夾閉引流管,操作結束后打開。避免發生逆行感染或過度引流,以免加重病情;(6)觀察引流管未見波動或引流管引流不暢時嚴禁對引流管進行擠捏,應及時有無顱內壓增高或腦疝征兆,并及時報告醫生,協助醫生進行處理。若醫生向引流管內注射藥物,應遵醫囑予夾閉,再次打開引流管后,應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對引流液的量、色、質進一步觀察,對比前一次的結果并進行登記、記錄。若引流液顏色鮮紅、引流量增多,血壓進一步增高,考慮再出血的可能,應嚴密監測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的變化并立即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在保持引流管通暢的同時盡早行門急診CT檢查;若引流出的腦脊液呈現毛玻璃狀或者絮狀物,提示顱內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應遵照醫囑進行對癥處理;若引流變少、變淡或轉清,提示病情好轉或較前穩定;(7)拔管的護理 側腦室外引流一般不超過7d,拔管前可試行夾閉24-48h,夾閉引流管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頭部敷料等,如頭部敷料無滲血滲液、無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病情穩定或復查CT確認正常后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患者可適當予半坐臥位,逐漸適應后可離床活動,避免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從本次研究結果表1可知,對照組患者發生4例顱內感染,6例引流管堵塞,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3.33%,研究組均無顱內感染及引流管堵塞,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0.00%。觀察組患者各類不良反應發生人數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的情況(n,%)
從本次研究結果表2可知,對照組患者有16例基本治愈,觀察組有24例患者基本治愈,治愈率為80%;兩組患者的資料情況有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情況(n,%)
從本次研究結果表3可知,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的有15例;觀察組有25例,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為83.33%,兩組有明顯差異,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程度比較(例)
高血壓腦出血破乳腦室系統的患者病情來勢兇猛,必須要嚴密監測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以及患者肢體的活動變化[5]。側腦室外引流術是臨床神經外科常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的常用技術,通過側腦室外引流術可以有效將患者腦室系統內積血及血性腦脊液引出體外,降低顱內壓,減輕血液對腦膜的刺激,減輕患者頭痛,有效預防和降低腦血管痙攣的發生,降低患者腦功能的損害[6-7]。
本研究通過對比發現,在手術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術后引流管的綜合護理干預[8-9],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病例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發現,只有保持引流管的通暢,才能保證引流達到治療的術后目的,與西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雷小航等報道的數據結論相吻合[10]。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患者在行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后,通過對患者提供引流管綜合護理,可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率[11],提高醫療、護理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