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明,趙樹紅,吳家偉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紅磷分公司,云南 開遠 661600)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紅磷分公司共有五套磷酸濃縮裝置,設計產能45 萬t,是公司的能源消耗大戶,對磷酸濃縮裝置進行優化控制及節能技術研究,降低能源消耗,對企業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常壓下P2O5含量為22.5%的純磷酸溶液沸點為120℃左右,含雜質后將更高,若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進行濃縮,對設備的腐蝕較嚴重,以至無法進行生產,而在真空條件下,磷酸溶液的沸點可以降低到80℃左右,故磷酸濃縮一般采取真空蒸發工藝。從氟吸收系統出來的氣體基本上是可凝氣體,在大氣冷凝器中被大量循環上水冷凝成水,從而形成真空。
磷酸廠10 萬t/年濃縮I 大氣冷凝器冷卻水約1900m3/h,由三臺冷水泵(2 開1 備)打至18m 高的大氣冷凝器,冷卻可凝性氣體后流至0 平面液封槽并溢流到熱水池,再由三臺熱水泵打到+3.5m 的冷卻塔進行冷卻,循環過程中大量勢能損失。
(1)閃蒸室(V-2301)中蒸發出的大量水蒸氣、含氟氣體及不凝性氣體等,先經過除沫器(V-2302)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出氣體夾帶的少量磷酸,自流進入循環回路;之后氣體進入第一氟吸收塔(T-2301),經過第一氟吸收循環泵(P-2304)輸送的循環液洗滌后,氣體通過氣相管進入第二氟吸收塔(T-2302),塔內氣體再經過第二氟吸收循環泵(P-2305)輸送的循環洗滌液洗滌。氣相中的氟化物以氟硅酸溶液的形式回收,第一氟吸收塔內循環液濃度由補充進入第二氟吸收循環泵進口的循環水量控制。第二氟吸收塔(T-2302)的循環液通過高位溢流至第一氟吸收塔(T-2301)內來補充第一氟吸收塔的循環液,當第一氟吸收塔內的循環液氟硅酸濃度達到10%~13%后,由第一氟吸收循環泵(P-2304)的出口副線送往氟硅酸鈉生產裝置。
(2)出第二氟吸收塔(T-2302)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少量氟化物和不可凝氣體,混合進入大氣冷凝器(T-2303)經大量冷卻水噴淋冷卻,水蒸氣被冷凝成水,通過位差作用自流至冷凝液封槽(V-2305),少量不凝性氣體由真空泵抽出。這樣使系統內氣體的體積突然縮小,從而在系統內形成真空。循環水由冷凝液封槽(V-2305)溢流進入熱水池,由熱水泵輸送至冷卻塔噴淋,經冷卻風扇抽風冷卻后流入冷水池內,由冷水泵送入大氣冷凝器(T-2303 )循環使用。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3.2.1壓差計算
真空度水柱H1=-P/ρg=-(89.34-12.4)/1.0×9.8=7.85m(云南開遠平均大氣壓89.34kPa);
冷卻塔噴水口高度H2=3.5m;
大氣冷凝器底部高度H=18m;
高差ΔH=H-(H1+H2)=6.65m。
3.2.2流速計算
Q=1900m3/h,74 個 噴 頭, 流 量26m3/h, 流 速Q1=vπR2=1.4m/s。
3.2.3噴頭差壓核算

ΔP=1.197Kpa 約1.2m 水柱。
3.2.4計算結果
從計算結果看,壓差為6.65m 水柱,采用直接溢流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噴頭流速1.4m/s 能滿足流量要求,核算噴頭處壓差1.2m 水柱就能滿足。
(1)在+6.3m 樓面增加一個Φ2000×4500 的液封槽,進行汽水分離后,熱水從+9.4m 由一條DN600 管道溢流到冷卻塔A/B 室冷卻,如果溢流不完,由熱水泵根據液自動調節。為防止漫槽,增加一條DN500 的管道直接溢流到冷卻塔。如圖2 所示。

圖2
(2)冷水泵由原來3 臺泵改為1 臺泵。
(3)補充工藝水直接加到冷卻水池內。
(4)新裝管道采用高分子乙烯管。
(1) 本 技 改 拆 除75kW 電 機3 臺,年 節 電225×24×330×0.9=1603800kWh,按0.4 元/kWh 計算,年可以節約電費641520 元(如果增加管道加壓泵,投資費用33.8 萬元,可6 個月收回投資)。
(2)停用3 臺熱水泵后年節約設備修理費用約10 萬元。
(3)減少設備意味著減少故障,提高裝置運轉率。
(4)本技改實施后,每年可為公司節約費用741520 元。投資小,收益大。
(1)本技改為節能技改,實施后將節約電費641520 元/年,具有較好經濟效益。
(2)本方案技改成功后,對公司6 萬t/年濃縮裝置、8.4 萬t/年濃縮裝置、8.5 萬t/年濃縮裝置、20 萬t/年磷酸裝置進行推廣應用。每年節電600 萬kWh,并降低設備維護檢修費用大約50 萬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