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引言
隨著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課堂已不是以講解語言知識以及做練習為主,而是基于課文和對話的內容及其涵蓋的語言知識設計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把詞融入句,把句融入篇,特別是小學高年段,應當重視語篇教學,并通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及語言運用能力。
如何提高語篇教學有效性是小學高年段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有效的英語語篇教學,旨在通過老師在課堂進行有效的語篇指導幫助學生形成篇章閱讀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學生能獲取英語語言信息,對后續培養和發展小學生語言信息輸出能力,實現語言的跨文化交際,帶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都具有重要作用。
雖然英語語篇教學在小學高年段非常重要,但是日常的語篇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相當一部分小學英語課堂中,語篇會被過度肢解,語篇逐段呈現、講解和翻譯,而忽視引導學生對語篇整體的理解。在部分課堂,教師會片面以朗讀聲音響亮、整齊作為閱讀教學好課的標準,忽視了默讀才是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還有部分語篇課偏重詞句、語法點的教學,忽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和技巧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這些語篇教學方式都不利于激發學生語篇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語篇閱讀習慣。雖然通過講解詞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篇的字面意義,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讓學生整體感受語篇,感受語言美,理解語篇的邏輯結構,最后學生能記憶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孤立的字詞,無法幫助他們輸出完整鮮活的語言。而通過有聲閱讀來代替默讀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干擾大腦思維,并不利于學生自主吸收信息和深刻理解文本,更不利于正確閱讀習慣的形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讀”提出如下教學要求:“能認讀所學詞語,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面對高年段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不要一味注重單詞、句型和語法的講解,要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能力,強調語篇整體教學,幫助學生養成有效的閱讀策略與方法,提升學生對篇章的解讀能力和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綜合語用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呢?
筆者以科教版六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12“Other festivals in China”中“Dragon Boat Festival”的語篇教學為例,探討小學高年段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 小學英語高年段語篇教學的有效策略與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各級各類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構建了以話題語篇為內容的框架。此舉有利于落實英語新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齡特點、學習能力差異以及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調整教材中的教學活動,創設形式多樣的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學生閱讀思維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語篇教學讓學生獲取相關的語言信息、語言知識與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 精心設計問題,啟發學生閱讀思維。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信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訓練其思維能力。教師根據篇章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循序漸進的提問,能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獲取文章信息,理解篇章邏輯結構、語法和詞匯知識,使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更好地理解語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系統性、層次性和梯度性,切忌隨意性。同時通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科教版六年級上冊Module 6 主題圍繞Chinese Festival,從Unit11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中對Spring Festival 的介紹以及Unit12 “Dragon Boat Festival”和“Mid-autumn Festival”的語篇可以看出,以Festival為主題的文章主要從節日時間、節日活動、節日飲食、慶祝原因四個方面進行介紹,筆者在指導學生學習Dragon Boat Festival的時候首先就以這四個內容設問出發:When is Dragon Boat Festival? Why do people celebrat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during Dragon Boat Festival?What do people eat during Dragon Boat Festival? ?這四個問題涉及文章主旨大意、細節內容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結構。然后筆者通過設問“Who is Quyuan?Why do we need to remember him?”引導學生了解屈原,學習和理解生詞ancient poet。同時通過“What do people eat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zongzi?”的設問,鼓勵學生用英語介紹特色食物的制作方法。從語篇整體結構的感知到挖掘文本細節,環環相扣的問題起著引導作用,指引學生層層深入地閱讀,培養他們獲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2. 滲透閱讀技巧和方法 ,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常常會由于篇幅太短或是難度較低等原因,忽視了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培養,但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能讓學生克服閱讀中的不利因素,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英語的閱讀方法有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尋讀)。Skimming是讓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把握文章脈絡,了解課文大意,通過快速閱讀獲取文章的主題思想。例如在“Dragon Boat Festival”的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用略讀(skimming)的方法通讀全文,快速抓住文章主旨“Something about Dragon Boat Festival”。而跳讀(scanning)則是訓練學生快速尋找特定的信息,如時間、日期、號碼、人名、事件等。筆者在“Dragon Boat Festival”語篇教學中,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用Scanning的方式,快速定位關鍵詞“watch dragon boat races”,找到“What do people do when they watch the dragon races?”等問題的答案。此外,筆者還指導學生利用細讀(detail-reading)的方法,根據上下文線索推斷新單詞cheer和“earn a year of happiness”中earn的含義等,并學習篇章的語言特征。總之,在語篇教學中,筆者認為要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滲透。通過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滲透,使學生快速準確獲取信息,理解語篇,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豐富語言操練活動,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篇章閱讀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知識,豐富的語言知識有助于學生流暢地閱讀,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那么在語篇教學中如何處理生詞、詞組和長難句的語法結構,并將這些基本的語言目標有效實現呢?筆者認為,如果一味講授新詞,分析長難句,篇章就會被分解成片段,學生無法在語境中理解生詞,也無法很好地識記課文的詞句。因此在“Dragon Boat Festival”的語篇教學中,筆者創設了多種有情景、有層次的語言知識學習活動,使學生輕易識記課文詞句和語法結構。例如教授單詞ancient的時候,通過直觀呈現插圖(一個古代男孩),告訴學生“This is an ancient boy”,然后讓學生繼續看插圖描述內容“an ancient building,an ancient book,Libai is an ancient poet”。通過直觀呈現,學生能迅速理解ancient的含義和用法。在教授長難句型“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時筆者先讓學生看圖填詞:“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people make zongzi with______(配圖:fruits).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people make zongzi with______(配圖:pork)”。然后,讓學生仿照例句造句,例如:In some parts of the country, people eat sweet zongzi. In the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people eat salty ones.通過替換關鍵信息、仿造句子等不同形式反復操練,學生更好地掌握了句型。又如“Dragon Boat Festival的post-reading”的環節中,筆者先讓學生熟背全部四會單詞,然后課堂上用2分鐘時間讓學生兩兩一組或四人一組相互考查單詞。結束后,老師在全班進行抽查和小結。同時在小結環節,以詞性分類的方式呈現語篇的生詞,并通過單句填空、短文填空使學生熟練掌握語篇的生詞和詞組的拼寫及用法。經過自主識記、相互檢測、總結歸納和鞏固練習,豐富了本單元單詞、句型的操練形式,使學生在課堂內就能熟練識記和掌握生詞和句型。
4.構建思維導圖,發展閱讀思維能力。思維導圖是一種能簡單直觀地呈現重點信息的思維工具,能幫助學生在掌握語篇的主題和中心的基礎上,梳理語篇的邏輯結構和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信息和深刻地理解文本。以Unit12“Dragon Boat Festival”語篇教學為例,筆者以Dragon Boat Festival 作為中心主題,搭建文章的框架結構(見圖1)。
該環節旨在引導學生立足篇章結構及文本信息,概括和歸納篇章的內容,實現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在Post-reading環節,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篇復述。
由于小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積累較少,邏輯思維較弱,在教學中以主題為主線構建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思維導圖清晰地呈現了語篇結構,讓大部分學生能做到條理清晰地復述語篇內容,因此思維導圖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語篇教學策略。
5. 采用激勵評價方式,調動閱讀積極性。實踐表明,采取恰當的評價方式,把閱讀任務、要求和內容實施在學生身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使他們養成長久的、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在語篇教學過程中經常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評價項目,讓學生對課堂表現,開展自我評價、生生間評價、師生間相互評價,激發學生主動閱讀,并主動參與閱讀中的各項活動。例如:
通過開展評價活動,學生對語篇閱讀要求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充分了解,并主動使用策略和方法進行閱讀,參與語篇教學的課堂活動,在閱讀活動中保持持久的閱讀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日益成為改革的焦點,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已成為一線教師追求的目標。教師應抓準語篇教學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精心設計多種形式活動,以不同層次的問題推進閱讀和思維深入,滲透閱讀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豐富語言知識操練活動,構建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語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激勵性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主動閱讀和參與閱讀教學中的各項活動。教師只有通過有效的語篇教學策略與方法,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篇閱讀習慣、提升語篇閱讀技巧、發展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伊娜.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誤區掃描[J].江蘇教育, 2009(31):5.
[2]曾芳.淺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英語教師,2015 (24):103-104.
[3]徐瑞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 2019(35):98-99.
[4]張琳麗.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閱讀技巧與策略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5(68):102,140.
[5]李培璦.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分析[J].讀書文摘(中),2018 (2):113.
【作者簡介】曾立衡,廣州市越秀區建設大馬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