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學英語具有自身鮮明的特征,其構詞更為繁雜冗長,理解起來很晦澀,也不易于記憶。詞匯習得是學好醫學英語的基礎,直接關系醫學生在遇到涉外醫療時的英語實踐水平,影響學術探討、溝通活動的進行。本文基于蘭蓋克認知理論消解醫學英語詞匯石化現象,提出針對醫學英語術語詞匯習得的對策和措施,把蘭蓋克的意象圖式結構理論應用到學習醫學英語詞匯的過程中,以期構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醫學英語詞匯;習得石化現象;消解;蘭蓋克認知理論
【作者簡介】黃莉(1978.12-),女,漢族,四川樂山人,重慶醫科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英語教學。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尤其是新冠肺炎對各個國家造成的巨大影響,都使得涉外醫療頻頻出現。目前,跨國醫學人才在國際上很受青睞。在這一背景下,醫學生在認真學好醫學專業技術的同時,如何掌握較強的跨國界交際能力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一、語言石化現象的概念和原因分析
根據Selinker的理論,所謂語言石化現象,是學習外語的人在基本掌握了句式語態、語法規律等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在某個階段,他對這門外語的語言項目、規則以及系統性知識的習得卻處于停滯不前的形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學習量擴展,這樣的固定形態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語言習得石化現象較為普遍。
關于語言習得石化現象,有幾點需要特別說明:一是石化現象絕非個案,高達90%以上的人在學習外語時都遇到過這個問題。二是這一現象不局限于某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三是語言習得石化現象具有不可逆的特征。具體到醫學生這個人群,當他們掌握一定數量的醫學英語詞匯后,會遭遇學習狀態停滯不前問題,這一狀態被稱之為醫學英語詞匯學習的石化現象。
Selinker是國際上研究語言石化現象成因的先行者。外語習得者在掌握目標詞匯的最后過程中,其對第二語言的術語、詞匯規律等的學習,會產生石化現象。之所以會產生這一現象,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Ellis的相互作用論較為科學地總結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內因和外因。
1. 內部原因。內因主要有學習外語人員的年齡原因、融入外語文化的欲望不高。首先,從年齡方面的因素來看。以學習醫學英語為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詞匯時,醫學生發生語言石化現象的概率更高。很多研究表明,在年齡增大的過程中,人類大腦的學習能力會逐漸減弱。因此,按照蘭蓋克認知理論,醫學生在學習醫學英語時,要加強對構詞法的理解,以利于及早規避語言石化現象的發生。其次,從學習者自己的心理因素來看。很多醫學生在學習醫學英語術語時,出現畏難、嫌麻煩等心理,導致其不由自主地對術語背后的文化產生排斥,也就無法透徹理解醫學英語詞匯的深刻內涵,進而產生語言習得石化的現象。實際上,醫學英語詞匯本身就龐雜、晦澀,再加上很多詞匯具有復雜多變的文化背景,進一步加劇了醫學生頭腦中的困惑。
2. 外部原因。石化現象的外部原因主要有外語學習人員的交往壓力、學習機會匱乏、反饋性質等對第二語言學習造成的影響。首先,從交流、交際因素的影響來看。積極的外語交流能夠有效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增強學習者的英語實踐能力。然而,現實中,不少醫學英語學習者不僅不自信,甚至還有自卑心理,導致語言互動匱乏,以致產生交際恐懼癥。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傾向關注個人的學習方式,而欠缺語言運用的機會,導致口語能力不足,對語言石化現象的出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次,學習機會不多,學習反饋質量不高。現實中,很多醫學生學習醫學英語的時間相對來講很有限,大部分學習時間局限于醫學教學過程,很多時候還需要靠醫學生自己借助網絡進行自學,效果非常有限。同時,教育者對學生醫學英語的學習重視程度也不夠,更多關注的是他們專業課程的學習狀況,很少主動了解他們醫學英語習得情況,主動向他們講解醫學英語重點詞匯的情況也不多,這些也加大了語言石化現象發生的概率。
二、醫學英語術語詞匯的主要構詞特征
在專門用途英語中,醫學英語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它的專業性、學術性都特別強,而且術語詞匯數量非常龐大、類型特別繁雜。隨著涉外醫療活動的增加,新的詞匯還在不斷涌現。針對這一形勢,怎樣更好地習得醫學英語術語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了解構詞特征,是學好醫學英語術語詞匯的重要前提。因為歷史、語言等原因,醫學英語術語呈現出清晰性、普及性、復合性等諸多特征。站在詞匯習得的角度,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詞義的清晰性。很多醫學英語術語源自拉丁語與希臘語,尤其是醫學英語術語的構詞部件——詞根與前綴、后綴。這樣的構詞成分語義非常清楚,沒有任何歧義,而且組詞能力特別強,一個詞根常常在幾十乃至上百個詞匯里都用到。借助源自拉丁語、希臘語的這些構詞成分組成的醫學英語術語,詞義特別明晰。舉例來看,bronchitis(支氣管炎)單指氣管而絕不是任何別的器官的炎癥。另外,具體細化來看,希臘詞根的自由組合在醫學術語后綴方面體現得特別明顯,如pyosis(化膿)、ectasis(擴張)等。人類骨骼系統的構詞方面,經由拉丁詞“femur”(股骨)、“humerus”(肱骨)獲取的相關詞根“femor-”“humer-”可以構成很多的醫學派生詞匯。
2. 含義的單一性。站在語義學的視角看,醫學英語術語含義的單一性非常明顯,所指向的內容明確、獨特,絕不存在模棱兩可,幾乎不存在一詞多義的問題。綜合來說,醫學英語術語一詞一義,單指一種療法、一種疾病。舉例來看,baeteremia單指菌血癥,nephropathy單指腎病,沒有一個術語表示兩種疾病的情況;racheotomy單指氣管切開手術,appendectomy單指闌尾切除手術,沒有一個術語表示兩種以上手術的現象;nephrog-raphy單指腎x線造影術,angiography單指血管造影術,不存在一個術語指向兩種檢查方法的情況。
3. 內容的科學性。在英國近代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科技成果,不過,綜合來看,受古希臘科學的影響最為深遠,它的科技不但發展速度很快,而且起點更高一些。近代的科學與古代的科學有著明顯的差異,古代的科學更注重經驗,而近代的科學則注重實驗觀察資料的歸類、整理,并通過數學演繹、邏輯推理,由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進而獲得一系列的科學定律。因此,醫學英語術語的命名非常的嚴格。舉例來看,在疾病的命名方面,醫學家依據科學實驗徹底清楚疾病的發病機理、傳播路徑、如何預防與治療之后,才會按照這一疾病的特征給它予以命名。可以說,醫學英語術語的詞義范圍盡管要窄很多,然而,其含義卻非常明確,同時,層次特別分明,科學性更為突顯。舉例來看,21世紀初期,我國廣州出現了“非典”這種疾病,然后,在全球20多個國家進行傳播,最初按照這種疾病的癥狀命名為“a typical pneumonia”。隨后,世衛組織通過很多專家的研究,明確了它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辦法以及預后等情況,并據此給其命名“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使用首位字母的縮寫,簡稱為SARS。可以說,醫學英語術語是純術語,它只應用在醫學領域,指向醫學專業的特定概念,科學性、專業性明顯,由醫務人員專門使用。
4. 使用的普及性。這里主要指醫學英語術語的國際化傾向。醫學英語術語主要源自拉丁語與希臘語,這一點被國際醫學界廣泛接受。因此,不論哪個國家對于醫學英語術語的理解大致相同,絕大部分術語在別的語言里詞根始終保持不變,僅僅是后綴稍微變動,與自身民族語言的習慣相符。這一普及性特征促進了醫學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與共享。
5. 構成的復合性。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隨著歷史的演進,一部分醫學英語術語詞匯消失了的同時,另一部分詞匯出現了。醫學英語術語詞匯把古典語言作為語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可以借助他們構成復合詞。這樣的復合詞可以由一個或者多個前綴、后綴及詞根構成,其復合性適應了醫學發展的形勢,通過不斷組合新的醫學詞匯,持續豐富醫學英語術語。
三、基于蘭蓋克認知理論探索醫學英語詞匯術語記憶路徑
根據認知語言學家的研究,語言的句法構造是人類體驗的一種結果,它源自抽象的ICM,植根于意象圖式,和人們的認知方式、認知能力緊密相聯。按照蘭蓋克的理論,句法構造的來源是概念化的典型事件模型,而這一模型的最終來源則是人類對真實世界的體驗。當然,這里的典型事件模型同樣是意象圖式的。蘭蓋克認為,認知理論必須以人類的基本認知能力為基礎,進而借助人們和現實世界彼此作用時構建的概念結構去剖析、解讀語言結構。蘭蓋克還通過“意象”來闡述“語言是認知必不可少的重要構成部件”。蘭蓋克認知理論中,在闡述意象圖式結構時,他提出思維結構是人類實現新聯想、獲得新經驗的基本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在我們學習新單詞的過程中,應著重關注詞匯和這個詞匯所表達的詞意兩者間的相關性,借助人類的生活常識、實踐經驗和知識,通過意象圖式聯想的方式,把詞形和詞義緊密結合,全面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竭盡所能發現兩者間的關聯所在。具體到醫學英語詞匯,構詞法與聯想記憶的作用異常重要。
1. 探索運用“醫學英語術語詞匯構詞法”。根據蘭蓋克認知理論,學習時應關注自我想法,了解清楚所學事物的聯系,使其構建起一種全新的關系,以形成一種基于自我想法的新體驗。所以,在學習時,不妨依據蘭蓋克認知理論,將醫學英語詞匯再次組合,構建一種規律性的構詞結構,以實現借助簡單、清晰的構詞結構來記憶晦澀、拗口的醫學英語術語詞匯的目的。在實際學習醫學英語術語詞匯時,因為很多術語詞匯自身帶有詞根,加上前綴,就可以形成新的詞匯。根據這一情況,可以運用詞根構詞結構法來掌握醫學英語術語詞匯,增強自己的記憶,加深對醫學英語術語的認識,以更好地防止石化現象的產生。
比如,借助前綴、后綴、詞根,能夠將醫學英語詞匯拆分為許多包含固定含義的個體,在熟悉每個“個體”意義的前提下,實現這些個體的再次組合,進而形成新的詞匯。舉例來看,將dysentery(痢疾)這個詞進行分解:dys-(不良)+enter(腸道)+y;將nephrogenic(腎源性的)這個詞進行分解:nephro-(腎,與腎有關的)+-genic(由……產生,起源);將angiography(血管造影術)這個詞進行分解:angio-(血管的)+-graphy(記錄),等等。
同時,還可以將那些擁有相同詞綴的醫學單詞歸攏到一起,以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舉例來看,前綴“pan-”的意思是“完全”,那么,不妨將擁有這個前綴的所有單詞匯總到一起進行識別記憶,pancytopenia(全血細胞減少)、pancytosis(全血細胞增多)、panarteritis(全動脈炎)、pancarditis(全心炎)、pan-esthesia(全感覺),能夠實現更好的效果。
2. 探索使用“解剖圖學習法”。根據蘭蓋克認知理論,學習者應多思考,以便掌握發散思維能力,增強認識能力。基于此,學習者便可以借助于醫學上的生理解剖圖來實現記憶醫學英語術語詞匯的目的。在學習解剖的時候,可以全面了解身體不同部位的重點、高頻術語詞匯,以強化記憶能力。
舉例來看,學習解剖牽涉到腎臟時,由于人類的腎小管是“U”形的,所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和“尿”有關的詞匯都以“u”開頭,比如,尿管ureter,尿道urethra,小便urine,泌尿urethritis,等等。與此同時,再結合每一個醫學英語詞匯都包含的一個或多個詞根,來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由于每個同根詞的詞義之間既緊密相關,又存在一些差別,所以,可以在新詞匯與它的同根詞間構建某種關聯。舉例來看,解剖到心臟時,對于“cardio-”“cardia-”這樣的詞根,能夠照應carditis(心炎)、cardiomegaly(心肥大)、cardiant(心興奮劑)、cardiogenic(心源性的)、cardiac(心的)、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等這樣的詞匯。
四、結語
當前,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多數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使涉外醫療活動較以往更加頻繁。因此,在掌握牢固的專業技術的前提下,打牢醫學英語術語詞匯這一基礎,進而實現熟練運用醫學英語開展跨國界間的學術交流和醫療實踐,對醫學生來說就顯得意義非常重大了。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石化現象非常普遍,影響了人們對外語的掌握和認知。學習醫學英語術語同樣如此。面對這一局面,本文根據蘭蓋克認知理論,探索了通過意象圖式結構理論消解醫學英語術語詞匯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石化現象的途徑,也就是借助構詞法記憶與詞匯聯想的方式,增強記憶醫學英語詞匯的效果,讓醫學生利用醫學英語詞匯的特點與構詞規則,打破呆板的死記硬背記憶法,找到更加高效而且有趣的記憶方式,進而大幅增加掌握的醫學英語術語詞匯數量,實現增強醫學生在涉外交流中醫學英語實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洪玲,王菊,王瑛等.涉外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跨文化交際能力 現狀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9):372-373.
[2]田俊英.基于“組塊理論”的醫學英語詞匯習得的實驗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18(6):843-845.
[3]李颯.基于蘭蓋克語法理論的英語詞匯教學石化消解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113-114.
[4]王菊,王瑛.基于蘭蓋克認知理論消解醫學生習得醫學英語詞匯石化現象的策略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10):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