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階段的教學要求,為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提高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并掌握適應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多模態理論指教學活動中的復合資源,如動作、語言、聲音、圖像等用于日常溝通交流及表達個人意愿的諸種符號。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種模態形式向學生表達傳遞知識往往比單獨使用一種模態形式更為形象精確,便于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師所傳達的教學信息,也便于讓學生作出精確解讀。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習慣用單一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很少關注動作、圖像等傳情達意的交際功能,一種模態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也不能激發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多模態理論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聽、說、讀、寫、看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基于對多模態教學理論的調查研究,我主張采用多模態識讀的以讀促寫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語言寫作能力,完善學生綜合素養。多模態識讀能力又被稱為多元讀寫能力,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接收各種多媒體和模態提供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產生對閱讀文章的認識,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多模態話語意義的理解與構建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外語學習來說十分重要。學生在多模態識讀教學方法下對各個媒介所傳達的語言符號進行協同與配合、互動與轉換,不斷形成以新的解讀模式為核心的閱讀路線。在譯林版高中英語新教材模塊二第一單元的Extended reading中,我采用多模態識讀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學習《阿甘正傳》這一經典影片,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劇本的構成要素,了解劇本的內容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分析每個人物的個性特征,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案例描述】
Extended reading講述的內容為《阿甘正傳》劇本節選。在正式上課前,我詢問全班學生是否對《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有所了解,課堂上一時間出現許多“了解”“不了解”的聲音,在聽完學生的答案后,我知道班級大部分學生是不了解《阿甘正傳》這部影片的,于是我給學生播放《阿甘正傳》電影的預告片,以此作為課堂導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觀看完影片后,我告訴學生本節課拓展閱讀內容就是《阿甘正傳》的劇本節選,今天我們將以一種全新的形式走進Forrest Gump的生活中,去了解他的生活經歷以及他的性格特征。
首先讓學生看文章的摘錄部分,詢問是否有學生愿意主動翻譯摘錄內容。我選擇舉手的學生進行翻譯,通過舉手學生的翻譯,學生們了解到《阿甘正傳》是一部拍攝于1994年的電影,講述了弗雷特斯·阿甘的故事。阿甘是一個有著溫暖性格的簡單的人,盡管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他的人生卻并不平凡,充滿傳奇的色彩。之后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后,我問學生:“今天閱讀的文章與以往閱讀到文章形式相同嗎?”學生紛紛回答“不同”。接著我又問:“不同之處在哪兒?”學生回答道:“這篇文章是劇本片段,以對話和旁白的形式展開。以往閱讀文章大多都是記敘文、議論文或者說明文。”我讓學生自主想一想劇本是由什么組成的。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探究后,我為其補充完善答案,告訴學生劇本是由“敘述”(多表現為描述事件場景的斜體字)、對話和畫外音組成的。
在解決完“掌握劇本的構成要素”這一教學目標后,為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劇本內容、人物之間關系以及人物的個性,我在PPT上給學生出示一個表格,表格內容為“Setting”“Characters”“Plot”,我讓學生帶著表格中的問題再次仔細研讀文章,嘗試將表格內容補充完整。在學生深度研讀后,學生找出故事發生場景主要在一輛校車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Forrest Gump、Jenny、Mrs Gump。阿甘第一天乘坐校車上學時,除珍妮之外其他的孩子們都沒想讓阿甘坐在自己旁邊,只有珍妮給阿甘讓座,在去學校的路上,他們一直聊天,很快就成為好朋友。學生認為阿甘的性格簡單、積極、樂觀,認為珍妮是善良的、直率的,阿甘的母親則表現為很愛阿甘,她帶給阿甘很積極的影響。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并給出得到以上答案的原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在相互交流中,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互相補益,更為全面地分析探究答案。我提問學生:“在上述表格中,同學們認為阿甘雖然智力很低,但是一個很簡單、性格溫和,積極樂觀的人,你們能從劇本中找到證明阿甘性格的證據嗎?”我選擇一組舉手想回答問題的學生,這名學生說道:“在阿甘母親在車站送他鼓勵他時,他向母親說道‘媽媽,我會的,當校車來時,他沒有立即上車,而是先跟校車司機互相交換姓名,在知道校車司機名字后,他才走上校車,因為他的母親告訴他不能隨便搭陌生人的車,從這件事可看出阿甘性格很簡單。”我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告訴他證據找得非常仔細。接著,我讓三組舉手的學生回答表明阿甘性格溫和、積極樂觀的證據,學生回答道:“在阿甘上校車時,其他學生拒絕他,不想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此時阿甘并沒有生氣,相反,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珍妮的積極反應上,珍妮主動給他讓座,并跟他成為朋友。雖然其他學生對他不好,但他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到的都是別人對他的善意。”在學生解決完我提出的問題后,我給學生播放對應文章內容的電影片段,通過觀看影片,學生對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在多重感官的融合學習模式下,原本存在于課本的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
我給學生找出文章中一些難以表述和理解的句子,帶領學生共同賞析學習。如第11頁21行的“Walk down the bus”“It means walking towards the back seats of the bus”。第12頁42~43行的“My legs are just fine and dandy.”“It means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his legs”。第12頁57~58行的“In the script,Forrest Gump said we was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was like...”,我提問:“為什么這句話中用的是was而不是were?”學生認為是因為阿甘智力低下所犯的語法錯誤,我告訴學生還可以有另一種解釋,或許是阿甘認為他和珍妮是一個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所以才用was而不是were。第12頁第58行的“Peas and carrots”意為豌豆和胡蘿卜,在西方人烹飪食材的時候,豌豆和胡蘿卜是不能分開的,這個短語也暗示阿甘和珍妮之間的親密關系。
在梳理完文章內容后,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簡短的舞臺劇,在表演過程中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臺詞,并與大家分享喜歡的原因。在合作表演中,學生興致高漲,課堂氛圍熱烈,有效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下課之前,我給學生播放電影片段,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嘗試配音,充分踐行多模態識讀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圖像、聲音、文字、色彩、動作、空間等多個語言符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實景實踐、轉化實踐中形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及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多元讀寫能力,完善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案例分析】
1. 有效調動學習感官,提高學生多模態識讀能力。
在本次閱讀寫作課中,我給予學生文字、圖形、表格、動畫、符號、視頻等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與閱讀文章進行多模態的協同配合,互動轉換,相互調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接觸各種多媒體和模特提供的材料與信息的基礎上產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與認識。在多模態識讀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實景實踐、轉化實踐等真正融入閱讀文章中,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英語思維,學會用英文表達,在多種呈現方式、活動練習及反饋中實現輸入知識與技能的內化吸收。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學習的外語是有具體情境的,是生動的,是自然的,一方面學生是在展示自己喜愛的閱讀文章中的句子,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積累正確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有效糾正避免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各種錯誤,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真正達到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有效發展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2. 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思考探究空間。
在多模態識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輸入語料、內化吸收、創新產出的主人,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在本節課中,我給學生設置了許多思考問題,如“劇本的構成是什么”“找出故事背景、情節以及人物關系性格特征”“從劇本中找出證明阿甘性格特征的證據”等,在一系列問題牽引下,學生能夠提升自身問題理解與構建能力。在單一模態的英語閱讀中,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思路是單一線性的,而在多模態英語閱讀中,學生受語境和興趣的驅動,可以嘗試進行各種各樣的解讀,由此不斷發散閱讀路線,形成新的閱讀思路。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提供給學生圖像、聲音、文字、色彩、動作、表格、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讓學生的英語讀寫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在自身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個性發展的條件下進行英語讀寫練習,可以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英語讀寫潛能,讓學生感知英語讀寫學習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拓學生的英語思維,助力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完善。
【案例反思】
本案例是我基于多模態識讀視角的英語閱讀寫作課,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發展的當下,我積極嘗試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與終身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多模態識讀教學模式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世界一體化進一步增強,外語能力是社會競爭力指標參考的重要一項。在現階段教學中,單一模態的英語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適應社會與自身成長的需要。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完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多模態識讀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在多模態識讀模式中能夠獲取文字、圖形、表格、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信息,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與學習內容進行有效互動,相互聯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身目標、能力以及外在因素都密切影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策略。學生不再對單一模態意義進行分析解讀,而是對多模態話語意義進行理解與構建,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形成英語思維,學會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多模態識讀模式是對傳統的以讀促寫教學的改造與升級,真正為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服務。在后續的高中英語閱讀寫作教學中,我將繼續采用多模態識讀教學方法,不斷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讓其助力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作者簡介】仇秀艷,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南京市鼓樓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多模態識讀視角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立項編號:Z/2020/019)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