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石
本文主人公楊倩
肩負首金重任,對任何一位運動員都是極大的挑戰,尤其是需要信心和穩定性的射擊項目,絲毫的心理波動都會影響正常發揮。2021年7月24日的朝霞射擊場,浙江小將楊倩最后一槍頂住壓力,以251.8環獲得東京奧運會首金,同時也是中國代表團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舉國歡騰,震撼世界!
楊倩于2000年7月出生在寧波鄞州區姜山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她的成長離不開一個人:啟蒙教練虞利華。楊倩的母親看到女兒奪得奧運金牌后激動得熱淚盈眶,她說:“最要感謝的是虞利華教練,是他幫助女兒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培養一名射擊運動員,從選材開始就很重要,身體平衡性、注意力穩定性、脈搏心跳測試、適合射擊的獨特氣質,沒有一套器械可以測出來,更多的是依靠教練的經驗和眼光,虞利華自認為挑選苗子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虞利華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去楊倩的母校鄞州茅山中心小學選人看到小楊倩時的情形。“當初我們是走到各個班級里面,叫他們符合條件的人站起來,我就看到一個眼睛非常有神的小女孩。”他說,楊倩的特點就是那雙水靈靈的眼睛,不是特別大,但特別有精神,和別人不一樣。2010年12月,讀四年級的楊倩被虞利華選進了寧波體校射擊隊。雖然零基礎入隊,但她很快適應了角色。
在虞利華的調教下,2014年浙江省運動會,楊倩一口氣拿下3塊金牌,并在射擊女子氣步槍40發比賽中打出了399環世界級水平的好成績。當時楊倩受到了時任國家隊總教練王義夫的關注。王義夫聯系到浙江省隊的教練,詢問楊倩訓練了多少年打出這樣的成績,一聽不到三年,非常意外。虞利華聽聞這個消息后,感慨這個弟子真是了不得,一出手就得到了頂級專業人士的認可。
接下來,楊倩的表現越發出色,在2015年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她獲得季軍,年底入選國家青奧隊,并取得了國家級運動健將的稱號。2016年初,她通過特招進入清華大學射擊隊。敲開國家隊的大門,楊倩憑借的是在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的優異表現。“她打出了633環,當時國家隊中也只有3人打出過這個成績。這次比賽之后,楊倩被選入國家隊,并一步步站穩腳跟。”虞利華興奮地說。
2021年東京奧運會楊倩奪冠
虞利華從小帶著楊倩“南征北戰”,一路走來,他發現,每逢大賽,楊倩都發揮得特別好。“楊倩最大的優勢是有一顆‘大心臟。同一批孩子的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到了賽場上,楊倩發揮得最好。”虞利華對2012年第一次帶楊倩去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時的經歷記憶猶新。不過賽前的一個小插曲讓虞教練哭笑不得。因為當時帶了好幾個隊員參加比賽,虞利華教練跑上跑下忙不過來,就囑咐楊倩自己練習,結果有個認識他的裁判來找他,說:“你的隊員睡著了。”當時虞利華還說呢:“我的隊員都在訓練,怎么會睡著呢?”結果到樓下訓練場一看,楊倩真的抱著槍跪在靶位上睡著了。“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居然還能睡著,睡醒了比賽,還能拿亞軍,你說楊倩沉穩不沉穩。”虞利華感慨不已。
“努力”這兩個字是刻在楊倩骨子里的。王嬌娜是帶過楊倩時間最長的一位體校班主任。“楊倩年紀不大,遇到事情卻沉著冷靜。有一次比賽她拿了冠軍,我和她交流心得,問她,‘賽場上那么多對手你慌不慌?她說不,因為她從來都不去看別人的分數,她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自己和自己較勁,下一槍要比這一槍打得更好!楊倩讀書非常上心。有一次考試前的一個晚上我去查寢室,她因學習太投入,我和她說話她都沒聽見。一到文化課考試,楊倩都是最刻苦的那一個,總是抱著書學到很晚,”王嬌娜說:“楊倩還是班上的文藝積極分子,對每一件事情都充滿熱情,有一年,她和同學利用一個月的課余時間打磨了一段舞蹈,深受老師、同學的好評。”
除了射擊運動員,楊倩還是一名清華大學學生。2016年2月,楊倩通過了清華大學的體育冬測和后備人才選拔,來到了清華附中的馬約翰班,開始跟著清華大學射擊隊訓練。第二年,楊倩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錄取,訓練隊的隊員都嘖嘖稱奇。張超玄是楊倩的師哥,對這個師妹,他很有發言權。張超玄感慨:“我們同在清華射擊隊訓練,大家一起成長。實際上,我們進來的時候文化底子都比較薄弱,但她適應能力很強,很快就跟上了。2019年夏天,楊倩還以清華大學學生運動員的身份參加了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取得了1金、1銀、1銅的好成績。”
無論是射擊國家隊還是清華大學,兩者都處于各自領域的頂尖位置,楊倩想要兼顧,難度可想而知。2019年楊倩進入國家隊,想要回學校上課只能和國家隊請假,加之作為文科生的她剛剛入學就接觸到了微積分這門較難的課程,一度讓賽場上無比自信的她感到迷茫和挫敗,楊倩不得不下苦功“啃”。好在大一期末考試,楊倩順利通過了全部科目,這也讓賽場上的“常勝姑娘”長舒了一口氣。說起大學生活,楊倩坦言:“以前在體校幾乎將大部分時間、精力都用在了訓練上。大學則開闊了視野,讓我對射擊項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將來無論是繼續走專業射擊的道路還是嘗試其他領域,大學的學習生活都會是最好的助力。”
楊倩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比賽現場
然而,楊倩的母親提到女兒的困境時幾度哽咽。在高三下學期,面臨升學和訓練的雙重任務,女兒壓力如山。這近乎煎熬的半年里,楊倩奮戰高考的同時還要馬不停蹄地準備射擊冬測,有時難免會出現焦躁、不安的情緒。一次她和父親發生爭執,父親生拗地說:“人家可以全身心投入高考,而你還要兼顧射擊訓練,何苦呢?難道你今后想參加奧運會?”母親在旁邊向她使了個眼色,楊倩心神領會,理直氣壯地反駁:“爸,沒什么不可能,我就想參加奧運會!也要考入清華。”
射擊項目對于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要求極高,步槍項目主教練、奧運冠軍杜麗表示:“運動員不管訓練成績什么樣,比賽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奧運會前的訓練,楊倩過著公寓、飯堂、訓練館三點一線的生活。
2021年2月6日,國家步、手槍射擊隊東京奧運會最終隊伍選拔賽(第二場)在國家體育總局射擊運動管理中心舉行。楊倩在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以253.1環的成績,繼初級隊伍選拔賽、最終隊伍選拔賽(第一場)奪冠后,第三次獲得冠軍。賽后,啟蒙教練虞利華激動地說:“她這個成績超過世界紀錄,基本獲得了東京奧運會入場券!”據悉,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成績世界紀錄為252.8環。
2021年4月,國家氣步槍射擊隊東京奧運會參賽名單正式出爐。作為一名小將,楊倩在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上是近年來的“新科狀元”,她連續4站選拔賽全部奪冠,毫無懸念地入選東京奧運會參賽名單。
楊倩順利取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后,母女倆常常視頻通話,兩人都默契地不提成績與目標。“作為一名運動員,誰不想奪冠呢?但作為母親,我又希望孩子不要將得失看得太重,所以現在的心情是既期待又忐忑。”母親施安方說得很坦率:“楊倩最初入選射擊隊時,她父親是不同意的,女兒從小就去吃苦,他不忍心。不過我和她奶奶支持她,女兒自己也要去。當時她非常開心,因為一切都是新鮮的。”運動員的辛苦程度非同一般,它的挑戰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可比寫作業要難多了。而且,前兩年的射擊訓練都是以基礎動作為主,并不像楊倩想象的那樣可以立刻帥氣地端起槍,走向訓練場甚至賽場。施安方透露,楊倩進入體校后才意識到訓練的辛苦,練習一年后楊倩跑到她那里,哭著說要退出運動隊,她給女兒做工作,好不容易堅持到第二年,女兒仍然滿腦子都是“想回家”這三個字。這時施安方三番五次地對女兒說:“倩倩,你好不容易被選中進入了射擊隊,你可一定得堅持啊!”懂事的楊倩咬咬牙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最開始覺得辛苦的時候,做什么都認為很麻煩,包括寫訓練日記。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每天主動去寫了,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回想起自己當年的少不更事,熱愛挑戰的楊倩笑著說:“如果練習中有一次打得不好,我就會去主動要求自己,當天一定要把這一槍打好,不能放棄……”女子10米氣步槍作為中國射擊隊的傳統優勢項目,一直擔負著沖擊奧運首金的重任,內部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雖然沒有太多世界大賽的榮譽頭銜,但楊倩在選拔賽中一騎絕塵。
沖擊決賽時,楊倩是第六名!但隨著后面的狀態不斷調整,她終于拿到第一名!楊倩奪得東京奧運會首金后,家鄉的村民在電視機前站起來吶喊,楊倩的父親更是激動地揮拳慶祝,替女兒驕傲!母親也很激動,稍平復心情后淚光閃爍地對著鏡頭說道:“女兒你真捧!你喜歡吃我燒的菜,回家我要好好款待你。”盡管遠隔數千公里,但在朝霞射擊場的新聞發布廳,從記者口中聽到母親說的話,楊倩非常開心,“只要是媽媽做的飯菜, 我都挺喜歡吃的,有家的味道。”如果非說一道菜,楊倩說自己想吃油燜大蝦。她表示,這一路過來,母親是自己最強大的后盾,沒有母親的支持與鼓勵,她可能很難堅持到東京奧運會。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