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
救援出發前,一家三口依依惜別
2021年7月下旬,河南鄭州、新鄉、鶴壁等地降下罕見暴雨,一千多萬人受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內各地救援隊及民間救援組織趕赴河南救援。南京律師嚴信益與19歲的兒子也攜沖鋒艇前往新鄉救援。
洪水激流中,父子倆同心協力救助近百人。在這次救援中,嚴信益有了一份意外收獲,那就是一向緊張的父子關系,在傳遞大愛的過程中不但得到緩解,還讓他們的心越靠越近……
2021年7月22日,南京市民嚴信益從外面回到家,妻子張敏已經做好了午飯,兒子嚴涵還沒回來。夫妻倆邊吃飯邊看新聞,嚴信益從新聞中了解到,河南近期連降暴雨,繼鄭州暴雨圍城受災嚴重后,新鄉、鶴壁等地也降下暴雨,城市、村莊被淹,當地急缺救援用的沖鋒艇。
聽聞災區沖鋒艇不足,嚴信益立馬想到,自己的那艘沖鋒艇存放在妻子的公司已經兩年了,如能派上用場那該多好。嚴信益是一名資深律師,也是一位沖鋒艇愛好者,擁有豐富的駕艇經驗,這兩年因為訴訟業務多,沒時間駕駛沖鋒艇在江河里沖浪,現在災區缺少沖鋒艇,正好讓它發揮作用。
嚴信益把自己的想法給妻子說后,妻子張敏很支持丈夫的想法,只是提醒丈夫打聽一下單槍匹馬過去會不會給當地添亂。嚴信益突然想起,妻子公司在河南新鄉有供應商,就讓妻子替他了解一下。妻子打通河南新鄉供應商老杜的電話,老杜語氣沉重地說,新鄉當地災情確實很嚴重,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正向當地匯集。
了解到新鄉受災情況后,原本還在猶豫的嚴信益決定立即前去救援。妻子查了一下,從南京到新鄉要開8個多小時的車,長途駕車容易疲勞,到了當地來不及休息,立馬投入救援,身體怕吃不消,畢竟是已過天命的人了。聽了妻子的擔憂,嚴信益也覺得有道理。
看到嚴信益眉頭緊皺,妻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說:“要不讓兒子和你一起去吧,涵涵會開車,還會駕駛沖鋒艇,都說上陣父子兵,讓他當你的得力助手!”妻子的提議讓嚴信益眼前一亮,不過,隨即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嚴信益皺眉是因為他擔心兒子即便答應前往,父子倆相處時也會發生沖突。兒子嚴涵剛滿19歲,平時很有個性,嚴信益在法庭上可以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可在處理與兒子的關系時,他卻感到非常棘手。
在嚴信益夫妻眼中,兒子涵涵從小聽話懂事,待人很有禮貌,頗受親友們喜愛,學習成績也很好。而且兒子愛好廣泛,非常聰明,很多東西一學就會??蛇M入青春期后,涵涵卻變得有些叛逆,對于嚴信益和妻子的說教非常抵觸,經常和父母發生沖突。嚴信益本希望兒子能讀大學,可兒子高中畢業后,沒有順從父母的愿望,堅持自己找工作就業。有運動天分的他,先是到健康會所做前臺,然后憑著自己的天分,做起了健身教練。平時,父子倆各干各的,少有交流。這次去河南救災,如果兒子肯同行,那倒是一次改善父子關系的好機會。
嚴涵聽母親說父親想邀請他一同赴河南救災,沒有一絲猶豫就同意了:“好,那艘沖鋒艇,我也能開!還能和老爸替換著開車!”
聽兒子答應得這么干脆,嚴信益心里熱乎乎的,這次遠赴河南,能和兒子共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確實機會難得。
嚴涵確定與父親同行后,向健身會所請了假,回到家與父親一起為出發做準備。嚴信益還請同事幫忙聯系在鄭州的江蘇救援隊和當地政府,最終他們確定救援目的地為受災嚴重的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寶山大道。
確定好救災路線,父子倆分頭購買救生衣、礦泉水、餅干等救援物資。讓嚴信益欣慰的是,兒子怕遺漏物資,還特意把應該準備的東西逐項寫到手機便箋上,然后一項項地準備。嚴信益夸兒子周到細致,是個好幫手。
7月23日上午,嚴信益和兒子將所需物資準備到位,并聯手把沖鋒艇拆解后放在所駕駛的越野車后備廂里。
7月23日下午兩點,嚴信益和兒子整裝待發。張敏給父子倆送行,一家人手挽手圍成一圈,齊喊“河南加油!”張敏囑咐丈夫照顧好兒子,拜托兒子保護好父親,嚴涵對于母親的叮嚀,只是重重攥了一下她的手,笑著說:“放心吧,我會把老爸完整地給你帶回來!”那口吻,像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就這樣,嚴信益和兒子交替駕車,一路趕往災區,累了只在服務區打個盹。24日凌晨,父子倆行駛到107國道新鄉市曲韓社區附近時,前方傳來密集的蛙鳴,父子倆趕緊下車查看,發現前方已是一片汪洋,大水擋路,無法繼續前行。
嚴信益意識到,前方可能就是災區了,看到附近有一處高地,高地上有個大院子,驅車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家飼料廠。廠里有工作人員,還存放著很多救災物資。嚴信益上前詢問,表明自己是從南京趕來救援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洪水擋路,車肯定是無法繼續前行了。
嚴涵駕駛沖鋒艇正在救援
于是,嚴信益父子決定休息一下。嚴信益拉開旅行床,讓兒子躺下,自己睡在汽車里。正值盛夏,當地又悶又熱,蚊蟲很多,加上飼料廠是救災物資存放點,裝載機整夜轟鳴,雖然累卻很難入眠。熬到凌晨5點,嚴信益和兒子商量就地組裝沖鋒艇。沖鋒艇發動機重達40多公斤,組裝充氣后,體積龐大,越野車是無法運輸的,只能靠人力抬。
正當父子倆商量著怎么辦的時候,鄭州救援隊三輛汽車停在了他們面前。救援隊員得知父子倆專程從南京趕來救援,非常感動,僅用了10分鐘就幫他們安裝好了沖鋒艇。
原定的救援目的地是過不去了,嚴信益從路邊一位老大娘口中得知,不遠處有個曲韓社區,屬于新鄉牧野區,這里已被洪水圍困三天了,幾乎成了“孤島”,車庫樓道進水嚴重,3000多位居民被困在里面,其中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嚴信益和兒子商量,既然這樣,他們就就地展開救援,能救多少是多少。
天剛亮,嚴信益和兒子就開著沖鋒艇駛入社區。他們發現,這個社區住宅樓已被淹沒2米多深,水位仍在緩慢上漲。幾個趴在窗邊往外張望的居民看到有沖鋒艇駛來,興奮地大喊:“船來了,救星來了!”
嚴涵駕船駛向居民樓,十多位居民聚集在樓門口,嚴信益大聲喊:“大家不要急,老人和孩子先上船,船不大,我們會多跑幾趟,保證大家都能安全轉移!”嚴涵把沖鋒艇穩穩停在樓門口,他讓父親把住發動機操縱桿,自己則跳下來,把孩子們一個個往船上抱。由于艇小,每次最多接四五個孩子。為了讓孩子們聽從安排,平時話不多的嚴涵像幼兒園老師一樣,溫和地勸道:“小朋友,不要急,聽叔叔的話,年齡大的讓弟弟、妹妹先走!”
一個穿花裙子的小女孩上了沖鋒艇后,看到艇里面有些潮濕,怕弄臟了裙子,不肯直接坐下,嚴涵就讓她坐到自己腳上,在轉移的途中,小女孩睡著了,嚴涵怕弄醒小女孩,便保持一個姿勢動也不敢動,下船時,才將小女孩輕輕喚醒。
早上7點過后,越來越多的人和船參與救援,嚴信益這對父子組合一連運了三趟。運送另一幢樓的居民時,淺水區有10多米長,嚴涵讓父親駕船,他涉水過去轉移受災群眾。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奶奶怕水,嚴涵便蹲下身子,將奶奶背到了沖鋒艇上。嚴信益怕兒子涉水時有閃失,又不敢提醒兒子,怕他分神,直到老人安全轉移到沖鋒艇上時,他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時間在忙碌的運送中過得飛快,轉眼到了中午,早上僅吃了幾口點心的父子倆早已是饑腸轆轆。這個時候,部隊和其他地方的救援隊也趕來了,大家操著不同的方言,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這樣的場面讓嚴信益眼眶濕潤,真切體會到了中國這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精神。
怕兒子餓得支撐不住,嚴信益把沖鋒艇交給兩位志愿者,他和兒子稍微吃點東西充饑。那兩位志愿者推著沖鋒艇往水中央走,嚴信益突然想起忘了告訴那兩位志愿者發動機沒有拉火繩,要用電線替代。
這時,兩位志愿者已走出好遠,嚴信益大聲喊他們也聽不見,他想趕過去幫他們發動沖鋒艇。這時,嚴涵攔住父親,說:“爸,還是我去吧!”說著,他撲向水中,很快追上了那兩位志愿者,幫他們發動了沖鋒艇,然后回到岸邊。
看到兒子神情有些疲憊,嚴信益很心疼。他慈愛地說:“涵涵,咱倆吃點東西,要不你找個地方歇會兒,我和別的志愿者去轉移受災百姓!”嚴涵看了父親一眼,堅定地說:“咱千里迢迢趕過來,雖然累,但還是多跑幾趟吧!”
駕駛沖鋒艇的姿勢通常是側坐船舷,腰部微彎握住發動機操縱桿,時間長了非常累。嚴信益和兒子輪番駕駛,嚴信益因久坐電腦前寫法律文書,年歲大了腰酸腿疼是免不了的。嚴涵知道父親有腰疼的毛病,便駕駛了兩個來回才讓父親開一趟。一次,嚴信益堅持要替換兒子,嚴涵則用命令的語氣說出讓嚴信益最暖心的話:“你腰不好,別老和我爭!”
兒子的言行讓嚴信益非常感動,而更讓嚴信益感動的還是同胞們在救災中的表現。一位來自河北的救援隊員,轉送災民時胳膊受了傷,隊友們勸他在岸邊休息,那位隊員卻堅持參與救援。救援中,嚴信益和兒子開沖鋒艇是漂在水上的,但大多數志愿者卻是站在齊腰深的水里,他們排成“人墻”接送被轉移群眾,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
這些志愿者中,還有不少女性。一位中年女子不但幫著運送受災群眾,還給志愿者運送充饑的食物??吹絿篮贿B運了三趟都沒有休息,中年女子塞給他一包餅干,動情地說:“小伙子,你和我兒子差不多大,我兒子在南方實習回不來,讓我做志愿者時替他多干些活兒!”
讓嚴信益揪心的是,上午救援時受災群眾還可以從一樓大門口出來,到了下午,由于水勢持續上漲,住在二樓的群眾只能從窗口跳下來了。嚴涵在長江邊長大,但這一次發生的洪災,是他親眼見過的損失最慘重的。看到災區群眾難舍家園的神情,從來沒為衣食發過愁的嚴涵不知不覺紅了眼眶。
傍晚6點,曲韓社區居民全部被營救出來,嚴信益和兒子一天救援了近百人。這對驅車專程趕來救援的南京父子也被當地群眾記住了,他們給嚴信益鞠躬致謝,嚴信益卻擺著手說:“慚愧,真正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子弟兵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與他們相比,我們爺兒倆就是來打醬油的!”
返程時,嚴信益感受到了河南人民的淳樸和熱情。幾位當地志愿者往他汽車里扔水和面包,一位老大爺非要他們帶上自己烙的餅,食品廠的工作人員,流著淚向他們表示感謝。
歸途中,嚴信益和兒子雖然疲憊不堪,卻一掃來時的焦急、忐忑。復盤救援經歷,他們收獲的是滿滿的感動。沖鋒艇沒油了,有人立馬提來一桶,高速收費站對救援人員一概不收費,各地來的志愿者相互鼓勵,數百人振臂高喊“新鄉加油,河南加油!”這短短的救援經歷,意義非凡,讓他們銘記終生。嚴信益覺得,每個中國人在災難面前,都有著滿滿的大愛,這些大愛凝聚在一起,匯集成無堅不摧的力量,這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強大起來的根基。
嚴信益心中充滿大愛的同時,也對與兒子的親子之愛有了更深的體悟。都說上陣父子兵,雖然兒子在他面前仍吝于言辭,卻在細節中關心著他這個父親。兒子搶著開車、駕駛沖鋒艇,為的就是讓他多休息一會兒。救災時,嚴信益手指劃破,兒子取出創可貼,默默地給他粘在傷口上。完成救災任務,嚴信益看著兒子,兒子看著他,兩人輕輕擁抱了一下,沒有說話,一切盡在不言中。
回到南京的家,嚴信益和兒子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2021年7月28日,為獎勵嚴信益父子的大愛之舉,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給他們發放特別獎金一萬元。嚴信益問兒子怎么處理這筆獎金,嚴涵毫不猶豫地說:“捐給災區人民!”
嚴信益欣慰的是,這次父子聯手千里救援的壯舉讓嚴涵長大了許多,和父母的交流也多了起來。他沒想到,獻愛心成為了他們父子特殊的溝通方式。以后,他會帶著兒子繼續投身公益,讓兒子在愛的奉獻中成長。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