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瑩
中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病發生率超過了10%,慢性腎炎成了最常見的病因。專家表示,怎樣讓慢性腎病患者安享生活,對于患者和醫生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慢性病患者如何減少藥物腎傷害
肝腎是很多藥物排泄和代謝的主要器官,腎臟也是很容易被藥物損傷的主要靶器官。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院腎內科主任侯凡凡院士提醒讀者說,患有多種慢性病基礎病的中老年人不要隨便吃藥,尤其是本身就腎功能不好甚至有慢性腎臟病的,要最大程度避免藥物造成腎傷害,不能隨便聽信偏方和“朋友介紹”隨意吃藥,隨意到藥店買藥吃。一定要聽專業醫生的醫囑來用藥。臨床中,有不少患者,到醫院治療時,已經拖成嚴重腎病,比如尿毒癥,甚至腎衰竭,有的就是因為聽信偏方,自行服藥,延誤治療。
同時,侯凡凡院士建議,患者服藥過程,應該對劑量和身體狀況有所評估,要及時與醫生保持溝通。
一味高蛋白,可能累壞“清道夫”
腎臟作為身體的“排毒”器官,與飲食關系密切。當腎臟受到損傷的時候,尤其需要注意飲食。
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要求之一:優質低蛋白飲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艾軍建議,慢性腎臟病(3期及以上)患者低蛋白標準為0.6~0.8克/公斤標準體重/天。
這個標準如何把握呢?艾軍解釋,通常來講,瘦肉、雞蛋、牛奶(200毫升)都有相對固定的蛋白含量,比如1兩瘦肉大約有7克蛋白,1兩主食(米或者面食)的蛋白質大約有4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來估算每天各種攝入的食物總量,然后分到三餐。比如,對于體重60公斤的患者,需要蛋白攝入量約36—48克/天,那么可以考慮每天攝入1—2兩瘦肉、1個雞蛋、1盒牛奶(200-250毫升)、3兩主食,外加適量蔬菜、水果,然后分配到三餐中。還有就是,體重較高的人要適當調低總蛋白攝入量,而體重低的人得調高一點。醫師和營養師建議也非常重要。
這些肉和豆制品更適合腎病患者
對于“優質”蛋白又應該怎么把握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主治醫生胡變香介紹,優質蛋白主要指的是動物蛋白,比如豬牛羊肉、雞鴨魚肉、雞蛋、牛奶等,這些蛋白中,更為優質的是雞鴨魚肉、雞蛋、牛奶,因為它們含脂肪量低,更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
植物蛋白中,一些傳統工藝處理過的蛋白也可以稱為優質蛋白,比如大眾喜愛的豆腐。整顆的豆不適合慢性腎病患者食用,比如炒黃豆、炒黑豆,但加工后的豆腐卻相對適合,因此,廣大患者可以考慮適當攝取類似豆腐等食品。但是,胡變香也指出,天天吃頓頓吃豆腐也不合適,既不合理,也不健康,應根據自己健康情況來調整,這一點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