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很多女性一過35歲容顏開始明顯走下坡路,如掉頭發、臉上長斑、膚色黃黑黯淡等。中醫認為這與氣血不足有必然聯系。
廣東藥科大學兼職教授、主任中醫師莫璐麗建議,要想氣血充足要注意調脾胃、養肝血。調脾胃,是因為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我們攝入再多有營養的物質都要通過脾胃運化,并輸送到體內各個部位,否則天天吃人參燕窩也吸收不了。養肝血,是因為肝藏血,主疏泄,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
莫璐麗主任建議,女性平時可多吃些補氣養血健脾之藥膳如:阿膠、當歸、北芪、黨參、紅棗、桂圓、山藥、蓮子、杞子等。
【食療方推薦】
蓮子山藥桂圓糖水
材料:蓮子、山藥、桂圓、杞子
做法:1.蓮子、山藥清水浸泡1小時;2.桂圓、杞子備用;3.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然后將蓮子、山藥放入水中煮沸,30分鐘后再加入桂圓、杞子,繼續煮30分鐘加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
紅棗蓮子粥
材料:紅棗15枚、蓮子3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
做法:紅棗去核,蓮子、茯苓與粳米共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胃,滋潤皮膚。
除了食療外,運動也是調動氣血最直接的方法,能有效將更多的氧氣和營養輸送到皮膚,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自由基,降低皮膚老化速度,逆轉肌齡,恢復皮膚健康。莫璐麗建議,每天堅持至少1個小時的運動,慢跑、太極、八段錦、瑜伽、舞蹈等舒緩運動都可以。同時,還應注意充足的睡眠,飲食調節,避寒邪、少生氣,勞逸結合。
另外,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穴位艾灸等方法來改善氣血。
【四白穴】
取穴:四白穴位于面部,屬于足陽明胃經穴,于瞳孔直下約一寸的凹陷中。
按揉方法:如做眼保健操一樣,先將雙手食指指腹貼于雙側穴位上,然后稍微施力在穴位上按揉5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每天堅持按壓、輕揉,能加速血液循環,保證面部氣血充盈,從而會使皮膚變得細膩。
【三陰交穴】
取穴:三陰交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后緣。左右腳各一穴,屬于太陰脾經,與厥陰肝經、少陰腎經交會,故名三陰交。
按揉方法:每天睡覺前堅持按揉三陰交穴幾分鐘。
功效:調理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