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俠



秦嶺紅豆杉和銀杏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秦嶺紅豆杉如何能像銀杏一樣,做到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并重?
2020年9月20日,商洛市山陽縣如注大雨擋不住陜西林業人探尋秦嶺紅豆杉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在陜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的帶領下,林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和陜西從事紅豆杉研究的專家教授、從事紅豆杉產業相關的企業家代表齊聚山陽縣,現場查看野生紅豆杉古樹保護現狀,苗圃地里人工繁育的紅豆杉苗長勢,面對面座談研究紅豆杉保護與發展對策。
祖脈秦嶺樹代表——紅豆杉
秦嶺紅豆杉是原生于秦巴山區的紅豆杉科紅豆杉屬植物的統稱,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秦嶺中生長繁衍已超過250萬年,是典型的“指示性物種”,199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在山陽縣城關鎮街辦三合村和十里街辦王坪村,黨雙忍帶領大家實地查看“陜西紅豆杉王”和“山陽二號秦嶺紅豆杉”。這兩株紅豆杉均有千年以上歷史,其中“陜西紅豆杉王”樹干粗壯,3個成年人才能勉強合抱。山陽二號紅豆杉被當地村民稱為“神樹”,樹冠如傘,燦若繁星的紅色果實煞是惹人喜愛,樹根旁邊還有村民搭建的祭臺。
看到這兩株紅豆杉生長保護情況良好,黨雙忍特別高興。他說,祖脈秦嶺里生活的“秦嶺四寶”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通過多年的保護和宣傳,已經家喻戶曉。生活在秦嶺里面的林麝通過多年的人工繁育,不僅保護了野生林麝、實現種群復壯,人工養殖的林麝還成為陜西秦巴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秦嶺的植物珙桐和秦嶺紅豆杉被譽為“秦嶺雙嬌”,尤其是秦嶺紅豆杉,是秦嶺保護植物里面的旗艦物種,做好秦嶺紅豆杉的保護意義重大。
陜西省通過多年的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重建,全省實現全域綠。然而當下的“陜西綠”是“淺綠”而非“深綠”,森林資源結構性失衡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區域分布不均,森林質量整體不高,松材線蟲等災難性病蟲害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僅松材線蟲的危害范圍已涉及秦嶺區域的陜南3市及西安市鄠邑區等23個縣(區),治理難度大、耗費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勢必會對松科植物資源造成毀滅性的災難,進而造成秦嶺區域冬季缺綠、少綠。秦嶺紅豆杉有“健康樹、長壽樹、植物大熊貓、生態鉆石、秦嶺觀音樹”等雅稱,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對其在改善生態環境中地位和作用的認可,是秦嶺所有種子植物中最具發展前途的樹種之一。現階段,急需提高優質珍貴樹種在秦嶺森林中的占比,來改善陜西省森林整體質量不高等問題。通過保護發展秦嶺紅豆杉,可以明顯改善秦巴山區受松材線蟲危害造成的松類樹木日益干枯的現狀和疫情,替代松類植物保持大自然的常綠態勢,持續推動秦嶺生態環境向高質量發展。
秦嶺紅豆杉的“銀杏夢”
銀杏樹和秦嶺紅豆杉一樣,都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樹通過大力保護野生物種,發展人工育苗,培育銀杏文化,讓銀杏成為園林綠化的寵兒,人工繁育苗木走向全國各地,走出了一條資源得保護、產業得發展的路子。秦嶺紅豆杉如何能讓野生種群安然無恙,進軍園林綠化,走出同樣之路?
鎮安縣秦嶺紅豆杉育苗經營戶程孝玉說,應該盡快明確關于野生紅豆杉野生資源種子資源采集證相關流程。陜西天行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劉亞玲是全省第一個辦理紅豆杉種質資源采集證的企業,和大家分享了辦證流程。
秦嶺紅豆杉自然分布于陜西漢中、安康、商洛、西安、寶雞、渭南等6市的44個縣(區)。自1999年秦嶺紅豆杉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以來,陜西相繼制定出臺了《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辦法》《陜西省地方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等法律法規。查處涉及秦嶺紅豆杉案件10余起,破壞秦嶺紅豆杉資源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多年來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廣大干部群眾自覺保護秦嶺紅豆杉意識進一步增強。省、市先后成立專職野生動植物保護機構,人員1000余人,專門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陜西長豐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丁玲在商洛建了1.73萬畝紅豆杉基地,兩個紅豆杉循環產業鏈為主的扶貧工廠。丁玲提出“對集中連片的紅豆杉進行集中保護,同時用大數據的理論通過互聯網進行管護和控制。在科研方面加大力度,集中全國紅豆杉研究專家出謀獻智。借鑒南方紅豆杉的模式,讓秦嶺紅豆杉市場化”的建議,得到在場學者和專家贊同。
陜西白河勤農富果紅豆杉科技公司經理程和兵從2017年開始人工繁育紅豆杉苗,園區現有3年以上的紅豆杉苗360萬株,10年左右的紅豆杉苗728畝1.1萬株。同時開展了紅豆杉盆景、研發了含有紅豆杉提純的面膜和洗面奶,泡腳粉等產品。希望通過政府支持,企業帶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紅豆杉保護事業中。
略陽錦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臨旗建議,多吸收企業參與良種選育和種質資源庫建設,迅速制定秦嶺紅豆杉種植技術標準和種苗標準,借助現代科技發展繁育紅豆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陜西省有紅豆杉育苗基地10余處,苗齡從1年生至10余年生均有,圃地現存苗木500余萬株,以商洛市的山陽、鎮安、柞水縣,漢中市的略陽縣、留壩縣、漢臺區,安康市的白河等居多。
陜西省林業局規財處處長陳寶林談到,秦嶺紅豆杉目前存在資源珍稀、人工繁育配套政策少等問題。下一步通過科學規劃、積極選育優良種苗、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等措施發展秦嶺紅豆杉。今后在松材線蟲病疫木拔除新植秦嶺紅豆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基金、秦嶺紅豆杉儲備林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黨雙忍對大家的獻言獻策表示感謝。要求各級林業部門嚴格按照《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條例》等的相關規定,切實做好野生秦嶺紅豆杉保護和秦嶺紅豆杉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要做好秦嶺紅豆杉種質資源普查,摸清家底,為科學保護、合理利用打好基礎。他強調,秦嶺紅豆杉是常綠樹種,具有比銀杏樹更高的園林綠化價值。要著力開展良種選育培育工作,為加快實現秦嶺紅豆杉的"銀杏夢"打好基礎。
秦嶺紅豆杉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六寶之策”
黨雙忍強調,秦嶺紅豆杉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六“寶”之策。一是守寶于山。野生秦嶺紅豆杉是山中珍貴資源,要依法依規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緊繃依法保護這根弦,把野生紅豆杉保護好。同時,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合規做好發展和利用。二是育寶于圃。加強與企業、科研院校等交流合作,做好秦嶺紅豆杉苗木品種選育工作。三是亮寶于園。希望秦嶺紅豆杉的像銀杏一樣,成為園林主角。讓秦嶺紅豆杉走進園林綠化、社區庭院綠化,充分發揮其生態及綠化的作用,讓群眾身邊有“杉”、眼中常“綠”,充分享受保護秦嶺紅豆杉的生態福祉。四是藏寶于林。要做好秦嶺紅豆杉儲備林的栽植培育工作,同時要結合實際,切實做到可持續發展。五是養寶于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吸納、支持相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參與秦嶺紅豆杉保護發展事業,補足生態位、產業位。六是尊寶于文。秦嶺紅豆杉吸收日月之精華,是祖脈秦嶺樹代表。要挖掘文化內涵,形成具有秦嶺特色的紅豆杉文化。同時,要大力弘揚秦嶺紅豆杉文化,呼吁社會各界支持、參與到秦嶺紅豆杉保護發展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