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武
摘要: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資金越來越多,但在財政獎補資金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為進一步管理好、用好財政獎補資金,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以此推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規范和完善財政獎補資金的管理尤為重要。
關鍵詞:資金;管理;問題;建議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是指對村民委員會實施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政府給予的財政獎補資金。為進一步用好財政獎補資金,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以此推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必須規范和完善財政獎補資金的管理。
1 ?農村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使用范圍
主要是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主要包括:
(1)村內小型水利設施。包括村內水渠、安全飲水管線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型水利設施等。
(2)村內道路。包括水泥混凝土或瀝青路面、磚塊路面、塊石路面等。
(3)橋涵。包括橋梁的新建、防護設施及橋面的整修加固等。
(4)村內環衛設施。包括垃圾收集點(池、站、桶)、公共廁所、公共浴室等。
(5)村容美化亮化。包括路燈、村內綠化植樹、村內花池以及其他美化亮化項目等。
(6)村內文體等公共活動場所。包括村民進行休閑娛樂、文化學習、開展體育活動等的公共活動場所。
(7)農村燃氣管線。包括村內接入戶的天然氣、沼氣管線等。
(8)村內新能源設施。包括村內多戶使用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設施。
(9)其他公共設施。包括目前沒有單獨統計、具體反映的村內公共設施,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納入的農業農村經濟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2 ?財政獎補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財政獎補資金比例偏低,制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增加資金量或減少項目個數,提高財政獎補比例。村集體自籌資金少,加之人工費材料費逐年上漲,項目建設成本大大提高,多數村對財政獎補資金的依賴性很大。財政獎補資金量少比例小,農業農村公益事業項目建設規模、質量受限。
(2)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資金管理面廣、難度大,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項目資金在報賬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套取、挪用獎補的現資金象。
(3)存在執行資金管理辦法不夠規范、資金下達撥付不夠及時等問題;資金量小、缺口大。
(4)個別鎮辦干部認識不到位,不嚴格執行資金管理制度。
3 ?規范財政獎補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
(1)加強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安排,實現公共資源有效整合,集中力量建設老百姓最急需、最直接、最受益的,符合鄉村振興特色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多方整合資金,加大資金投放量,放大資金的最大效益。
(2)成立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監管工作組,具體負責財政獎補資金的全過程監督。建立資金村級監管機構,成立項目村村民理財小組,做到項目資金籌集、工程招投標、工程款支付到工程決算驗的全過程參與。實行資金監管公示制度,在村公示欄專門開辟財政獎補資金公示專區,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公示,暢通投訴渠道,公布縣、鎮舉報電話,全面接受群眾監督。
(3)加強財政獎補資金財務管理及核算監督。創新資金監管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①申請資金時,項目單位一定要將所有項目驗收完畢,整齊檔案資料后申請付款。
②項目單位需持發票、收款人賬號等相關資料到鎮財經管理中心報賬,領取專項資金申請表申請付款。
財經管理中心付款后,加蓋付訖章,將發票復印件及財政專項資金申請表復印件交給鎮村代理記賬中心入賬。
③資產移交。單位會計根據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告和資產移交清單進行賬務處理如下:借:固定資產(按資產移交明細)貸:公積公益金
④建立健全財政獎補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建立績效目標和評價結果與預算資金分配掛鉤機制。做到事前有評估、項目有目標、運行有監控、事后有評價、結果有運用,讓“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觀念得到深入貫徹落實。建立黑名單制度,懲戒失信單位,對弄虛作假,騙取獎補資金的,全額收繳資金,列入失信名單,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⑤嚴守財經法律法規,規范資金的使用。財政部門要完善項目資金預算編制體制,杜絕財政獎補資金滯撥、緩撥,擠占、挪用的問題,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規范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規定使用資金,加快項目進度,及時發揮財政獎補資金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樹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財政獎補資金的管理[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6):75.
[2] 鄧海濤.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建言[J].農村經營管理,2015(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