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青
摘要: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發展農業經濟至關重要,直接關系著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當前我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對策之一就是加快建設農村,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然而,在新農村建設環境下,仍然有很多不足和問題存在于農業經濟管理中。基于此,本文進一步分析新農村建設環境下優化農業經濟管理辦法,希望給有關機構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農業;經濟管理;農民
0 ?引言
新時代,在建設和發展農村過程中,想要更好對農業經濟進行管理,就要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并且與之結合,對農業生產力進行合理組織和管理,進一步改進和優化農業經濟管理措施,提高農民建設的主動性和熱情,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最大程度將貧富差距縮小,促進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農村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基礎。
1 ?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落后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
小農式經濟仍然是農村經營管理模式中主要經濟形式,然而,對于現代農業發展規模這種模式不能很好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村勞動力不斷減少,大量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出現,因此,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的主要因素就是青壯勞力和專業化農民嚴重不足。受到各種因素制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無法對新農村建設和發展需求進行滿足。對于城市生活而言,很多農戶都非常向往,開始向城市身份進行轉變,這就閑置大量農田。農村土地經營權受到現有土地承包制影響,無法通過流轉方式實現正常使用目標。此外,很多地區農業生產龍頭企業缺乏強大實力,不能將農業產業發展和建設帶動起來,不利于建設和發展農村經濟管理體系[1]。
1.2 ?缺少人才
高素質人才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提供人才支持,想要實現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目標,就要將人才問題解決好。現階段,我國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具有較低文化教育水平,缺少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比較薄弱,不能迅速更新知識內容,不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豐富管理經驗。除此之外,無法在基層落實貫徹惠農、支農政策,總體來說,農村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因素制約,具有較慢發展速度。
1.3 ?較低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方面仍然比較低。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農業資金投入,相關基礎設施不能及時更新換代,缺少先進儀器設備,再加上管理人員不具備信息化建設意識,對于信息化促進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沒有進行全面認識。將高科技手段應用于現代農業中是必然趨勢,傳統人工作業模式定會被替代,因此,信息化是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的方向,如果信息化發展速度較慢,就會限制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2]。
2 ?完善農業經濟管理的方法
2.1 ?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
第一,對各種管理制度進行改進和優化,促進快速流轉農村土地,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還要將土地經營權登記管理工作做好,從當地農業經營發展實際情況出發,對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第二,借助優化和管理各項制度,可以對流轉土地項目進行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檔案的推行,可以更加規范農村土地和城鎮用地流轉。第三,通過各項制度的優化,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力度增加,加大當地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帶動當地經濟大力發展和建設。第四,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進行積極引導和鼓勵,將更好的發展平臺提供給農業發展和經營。
2.2 ?加強培養人才
新農村建設環境下,想要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就要有專業化人才作保障和支持,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對農業基礎設施硬件進行不斷優化。積極開展人才儲備與管理工作,建設強有力的專業人才隊伍,這是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從而帶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人才自身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素質,與此同時,對我國農業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都應該有所掌握,加大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力度,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和方案,開展定期培訓和考核工作,確保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從而更好的為我國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建設服務,對農村落后的農業技術進行改進和完善。加強與各大高校的溝通和交流,將合作關系建立起來,利用定向人才培養方式,不斷擴充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隊伍[3]。
2.3 ?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當前不同行業領域已經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實現成功轉型目標,并且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由此看來,需要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建設實踐,提高信息化程度,增加科技建設資金,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程。現階段,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給人們帶來巨大影響,加快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建設,能夠實現各項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增加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使農業相關信息快速傳播。通過對互聯網的充分利用,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場情況,制定以市場為導向的科學生產目標,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活動,促進農業生產的精準化。
3 ?結語
在新農村建設環境下,必須改進和完善農村現有經濟管理模式,首先就要解決相關管理人才問題,使農業生產單位綜合能力快速提升,加快經濟管理建設的信息化和科技化,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對農業經濟管理要進行加強,從而確保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整體生活質量和水平,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 盛文銀.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17):73-74.
[2] 李楠.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長江技術經濟,2020,4(S2):126-127.
[3] 高慧.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