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
摘要:在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通過對智能化技術的科學應用,可對電氣自動采取自動化控制,確保電氣工程項目可以更加安全穩定的高效運行。基于此,本文對智能化技術的優勢以及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技術;應用分析
1 智能化技術的優勢
智能化技術能模擬人類的大腦思維,有效地提高機器操控的靈活性。智能化技術的特點包括綜合性、系統性,與多門學科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如信息學、語言學及生物學等。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在電力系統中,智能化技術也逐漸獲得了一定的推廣,其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復雜度較高的任務,但有較高的配置要求及前期構件要求。
在電氣系統中應用智能化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第一,能夠對電力系統實施監督控制。
第二,可以在網絡上在線修改相應的參數。
第三,能使用模擬畫面顯現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及電力系統運行狀況,同時實現波形捕捉等相應的功能,應用前景較好。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可以較大地提升電力系統的運行速度、運行精度及自動化控制的效率。除此之外,智能化技術還可以充分結合用戶的需求實現相應的合理調整,使電氣功能獲得進一步優化,最終充分發揮群控系統的優勢。同時,使用智能化技術還可以有效控制一些復雜性較高的操作工藝,且能夠調節電力系統,進一步提升電氣系統自動化的精確度及有效性。智能化技術還具有直接更改參數的功能,能減輕技術人員的工作負擔,從而減少系統的調整時間,方便對電力系統實行控制。
2 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運用
2.1 在智能控制的具體應用分析
目前,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控制過程中有效的對智能化技術進行應用,通過該技術可達到無人化管理及遠程管理的目的,進一步對管理實效性進行提升,降低了出現問題的機率,也保證了工作質量。在高壓以及危險系數比較大的工作中,科學地對智能化技術進行選擇,其與傳統的控制工作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優越性。比如:在控制過程中,科學的利用智能化技術能合理開展參數調節工作,且靈活性也非常強。在調節階段不需相關人員進行人工操作,減少了對人力的需求。
2020年元旦長安東南地區受到“煤改電”負荷影響,負荷增長大大超出前期研判,大年三十晚上出現區域負荷裕度不足問題,110千伏引鎮變1號主變過載,急需進行10千伏側的負荷轉移,如果人力前往現場操作線路開關,一是路程遠時間來不及;二是夜晚行車安全問題。此時利用線路上的智能化開關,通過遠程操作及時開展了負荷轉移,確保了主變設備穩定,實現了區域電網的平穩運行。
2.2 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
2.2.1電力系統故障診斷數據來源
隨著智能電力系統的全面推進,諸多自動化設施與系統引入到電氣化工程中,使電網的故障診斷數據的源頭更加復雜多樣。當前用于電網系統的故障診斷所應用的數據通常由SCADA系統、RPMS系統及WANS系統進行上傳。智能化電氣工程的建設為電力系統中的故障診斷提供了相應的信息基礎。在充分利用上述診斷系統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對故障信息精準、迅速的診斷,為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2.2.2智能化故障診斷設計流程
電氣工程對故障的分析與解決是通過智能化診斷手段進行工作的,利用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能夠提升故障維修的成功率,保障維修人員的安全。結合電氣工程中智能化故障診斷流程,可以得到電氣工程故障產生的全流程與檢測參量的關系,在初期與穩定運行期,并未實施修復;隨著故障產生階段的不斷加深,實施修復的工作量越大。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故障審核與監測,有效提升電氣工程的產能與效益。
2.3 優化設計的應用
傳統的電氣工程自動化工程領域中會涉及到大量的人工操作,在設計過程中也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包括天氣溫度、設備條件,這些情況會導致電氣工程控制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諸多故障,如果不注重提高設備的精密程度,就會導致運行效果較差,但是高密度的儀器和設備也會帶來操作難度的提升,同樣無法收獲良好的工作效果,也會給工作人員帶來繁重的工作壓力。同時在電氣工程策劃控制工作中,需要大量的電氣設備進行輔助操作,這些電氣設備形成了邏輯嚴密的操作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么將會導致整體性的安全事故,比如設備短路、爆炸、燃燒等,有可能會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無法促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這一基礎之上,智能化技術需要解決以上問題,全面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的安全穩定性。工作人員需要把握智能化技術的運用,讓電氣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電氣企業需要重視系統的優化設計,保障電氣系統設備的穩定運行。除此之外,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的運用也必須要與時俱進,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和作用,體現出智能化技術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
2.4 智能控制
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應用智能化技術能有效實現智能控制,減少相應的人力、財力及物力消耗,最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有效地強化電力系統的抗風險能力,繼而提升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除此之外,應用智能化技術可以實現污染控制及遠程控制,繼而保障電氣工程運行的安全性。模糊控制技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電氣設備控制技術,具有較廣的應用范圍,操作較為簡單。與傳統的故障診斷系統相比,智能控制技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號采集、信號傳輸及信號處理的執行質量和執行效果,而且可以發揮統計故障歷史、定位故障并與現場人員通信等功能。
3 結束語
總之,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其中可摒棄原有的控制模型指導,以統一規范的數據處理為標準,全面提升系統運行的效率。需要全面的對智能技術展開深入研究,將電氣工程的現有運行狀況展開分析,制定有效的應對技術方案,確保電氣工程能夠正常、高效的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杏.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運用[J].現代鹽化工,2020,47(05):105-106.
[2]黃奎皓.基于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應用分析[J].上海大中型電機,2020(02):20-21+33.
[3]吳強.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運用[J].農家參謀,2020(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