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黃克智院士今年已經94歲高齡,依舊神采奕奕、精神飽滿。他曾在一次講座中,分享了自己的養生秘訣,總結起來就是3句話。
牢記第1句:健康是人生之本,疾病早預防、早發現很重要
大部分的血栓在形成期是沒有明顯特征的,往往是血管堵塞到一定程度了,人們才會察覺。
晚上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主要是因為血液在此時是高凝狀態,流動速度慢,所以更容易出現疾病風險,此時也最能反映出心血管的異常。因此,晚上的一些異常,大家一定要多留心,一發現就要及時做檢查。
晚上睡覺出現“3個異常”,多半有血栓,盡早檢查。
一側身體麻木 如果在睡覺時突然感覺一側肢體活動受限,并且有強烈的麻木感,要警惕可能是血栓引起的。
腳趾冰涼、發紫 腳趾是血液循環的最末端組織,此處血液流速較慢。晚上睡覺前,低頭看看自己的腳趾顏色,如果呈發紺色,就要提防下肢靜脈血栓。
肩和胸腔隱痛 心臟出現血栓后,它的痛感往往是放射性的,主要表現在肩膀和胸腔隱隱作痛,甚至會覺得呼吸不暢。
牢記第2句:血管老化是正常的,不該動的刀不要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各個器官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這是正常的。
黃院士說他之所以能順利恢復健康,良好的心態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安慰各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過分緊張,應放寬心態,心態好了對血管也有好處。
黃院士還提醒:過了60歲,做手術要慎重。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的防御能力開始下滑,做大手術是很冒險的,對心臟的考驗很大。
牢記第3句:養護血管并不難,堅持常做3件事
黃院士養護血管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堅持做好3件小事情。
堅持運動 黃院士對運動絲毫不斷,每天運動1小時,打打球、散散步對血管健康有好處。他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進行適量運動。運動能夠加快血液循環,減少血管沉積雜質,從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注重飲食調理 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日常飲食非常重要,平時要注意口味清淡,保持低鹽、低油、低糖飲食,做到膳食合理、營養均衡,采用蒸、煮、燉的烹飪方式。同時,飲食要適量,作息要規律,不熬夜,不久坐,戒煙限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堅持喝茶 “茶療”最適合上了年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但不會給身體造成額外負擔,還能夠滋養血管,如喝綠茶、菊花茶等。
以上就是黃老的經驗分享,值得大家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