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暉
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是養生保健諺語。中醫提示:“秋凍”要適度,切忌太盲目。
有四個部位凍不得
脖子 秋季,風很容易吹到脖子。這個部位分布著豐富的神經和毛細血管,受涼后,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于腦部供血。所以秋季千萬別忽略防風措施。
肚臍 如果經常露臍,寒涼之氣容易通過肚臍侵襲到人體內部,首先被刺激的是腸道,會引發寒性腹瀉。另外,女性月經期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否則容易導致月經不調。
膝部 很多人秋季仍喜歡穿短裙、短褲,膝關節長時間暴露在外的裝扮并不值得提倡,因為受涼后容易患上關節炎。
雙腳 俗話說,“腳冷冷全身”,腳部若受凍,身體抵抗力易下降,病邪便有機可乘。人的五臟六腑在足部有相應的敏感區或反應點,腳部受凍,可反射性地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對雙腳包括足底都要時時做好保暖。
五類人千萬別凍
1.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當身體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經會比較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壓上升,心、腦負荷加重,加上“秋燥”常引起體內缺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極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
2.慢性胃病患者
胃腸道對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著涼,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復發,嚴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發癥。因此,有慢性胃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3.呼吸道疾病患者
有支氣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凍”。寒冷會對人的氣管產生不良刺激,從而誘發氣管、支氣管的痙攣,使得上述疾病復發或加重。
4.關節炎患者
患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常反復出現腿部脹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癥狀加重,出現關節疼痛,或伴有腫脹,行走不便等。因此,關節炎患者從秋季開始就應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關節疼痛加重。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常并發血管神經病變,表現為微循環障礙、手足麻木、疼痛,嚴重者可表現為壞疽。寒冷刺激不但會加重糖尿病,還可能加重微循環障礙,導致血管神經病變進一步加重。
另外,抵抗力較弱的人群,特別是老人和孩子,御寒能力減弱,易誘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應注意氣溫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適當運動配合適當秋凍才能贏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