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艷飛
摘要:課堂思政是我國教育體系下的重要改革目標,課堂思政能夠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并且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對高中課堂起到積極作用,本文針對課堂思政下的高中課堂教學展開探析并提出相關有效建議策略。
關鍵詞:課堂思政;高中課堂教學;探析策略
課堂思政響應了國家的推廣和號召,有利于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堂思政的因素。有利于彌補后續優化調整和相關的短板。并且課堂搜證已經高中課堂改革的理論研究和方法改進方面能夠起到直接的優化推動作用,有利于促進我國相關領域理論的發展,促進學生的進步。在現代物欲橫流的時代,課堂思政元素的注入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時代的浪潮中能夠堅守自我、擁有良好的精神品質、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合格接班人。
一、調整常規教學科目,注入課堂思政元素
素質教育鼓勵人們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系性,高中生學習眾多科目存在著一種孤立的狀態,“互不干擾、互相獨立”,但是學生的發展是要全面發展。基于這一短板需要教育者調整常規的教學科目,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進各個科目當中,從而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思政意識。
在高中課堂中常規課堂教學科目主要是文化課: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但是這些科目更多的是涉及理論知識, 在語文的學習中,涉及了學習古人優秀文化品質、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等思政元素。但是在數學、英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很少涉及思政元素,在調整常規科目的時候可以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注入相關思政元素。比如:在學習生物“人的一生發展歷程”有關的知識時可以涉及學生要感恩父母、感恩現代生活的思想。再比如在學習政治時著重涉及更多的思政元素, 可以是“愛國主義、以人為本”等思想,在課堂的講解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可以讓學生自己發表意見和見解,在這個過程中就培育了學生的思政精神。
二、組織思政教育活動,進行專項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正在以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席卷而來,我國的經濟不斷地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品質的提升。思政教育也成為當今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政觀念需要進行專項的思政教育。
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更重視的是德育培養,思政教育對于培養人才、塑造正確三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迄今為止思誠教育并沒有形成一種獨立的體系,總體來說思政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素質教育提出拓寬教育教學的形式,提升課堂質量。執教者可以組織思政教育活動,可以是“思政游戲、思政知識競賽、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展開思政教育,將思想政治的培育融入到活動當中還能夠讓學業壓力巨大的高中學子放松自己,是一舉兩得的好方式。比如:每學期可以定期舉行一種全校性的大型活動,呼吁大家自覺提升自己的思政素養、堅守自我道德底線、不為外界所困擾,這種活動振奮人心、激發學生的昂揚斗志、給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還可以組織座談會、演講會、手抄報、板報等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不同的方式給學生灌輸一種思政觀念。
三、重視立德樹人理念,促進學生品德發展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在現當代21世紀仍然是不過時的,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張。在這五育當中,德育居于首位。俗話說:“要先學會做人”,教給學生如何做人、教給學生立德樹人是教師責任也是義務。所以應當重視立德樹人的理念,提升道德標準。
如何將立德樹人理念巧妙的融合進課堂和學習生活當中來對教師來說也是很有挑戰性的。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一些課總共40分鐘,在這40分鐘里面能夠全程講課,學生也做到全程認真聽講也是很累的,所以可以合理安排講課的內容和時間。印象中一個很成功的教師說過:“做到讓學生不走神就是要課前打雞血,課中打雞血”,這里所謂的“雞血”就是“心靈雞湯”也就是思政教育,讓學生對于自己課堂違紀行為有個明確的認知并且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其次,教育是個長期性的“工程”,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就去灌輸立德樹人的理念,教師也做到以身作則,當碰到具體的實際情況就講解給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聯系,以此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品德發展。
四、結語
高中生面臨著高考,高考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我國選拔人才的標準必須要體現在精神品質和能力素質兩方面,其中居于首位的就必須要當選精神品質,其中之一表現就是課堂思政。所以本文通過上面三種方式提升高中生的思政意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皇甫琴.“課程思政”視域下高中語文的德育功能探析[J].語文課內外,2021(5):251.
[2] 李文鈺,于秀麗.高中課程思政研究淺談[J].經濟師,2021(2):198-199.
[3] 馬玉奎.融思政教育于高中學生社團活動課程設計的策略[J].新智慧,2020(17):46.
[4] 姜遠才.高中思政課“課程自信”的條件分析[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2(6):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