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關鍵要素。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1~2020.12月993例急診患者,分析患者的整體應急救治情況,并探討分析應急處置關鍵要素。結果:993例急診患者,急救成功率為98.39%(977/993);其中患者多以腫瘤疾病為主;16例患者在救治過程中死亡,其中腫瘤身亡有9例。結論:為更好應對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注重急救醫療網絡建設、關注急救現場、做好衛勤指揮工作,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醫院;應急處置;關鍵要素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229-0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是指污染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事件,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中毒等,成因復雜多樣、傳播廣泛,產生的社會危害性較大,會對社會群眾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同樣也會對社會安定產生一定破壞,嚴重損害功能利益及整個社會的基本價值[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涉及的問題較多,患者病死率發生風險較高,為此如何積極應對和處理成為醫院需要重點關注的棘手問題。本次研究分析探討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關鍵要素,旨在提高醫院應急處理能力,提高整體搶救質量,對于保障社會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1~2020.12月993例急診患者,分析患者的整體應急救治情況。993例急診患者,男女各有629例和364例,各占比63.34%和36.66%?;颊吣挲g21~63歲,平均年齡為(46.725±2.71)歲;職業:學生、農民工、教師、退休人員各有患者79例、679例、102例、133例。所有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比后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突發急救事件,醫護人員需在短時間內達到病房,及時疏散通道,到達病房后立即予以患者綜合處理,加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及時清除患者口鼻腔內嘔吐物、分泌物,防止出現呼吸道梗阻情況,仔細評估患者的呼吸狀況,如有必要需進行氣管插管或喉罩置入,防止出現缺氧或器官損害,若患者有心搏停止情況,需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妥善完成對患者的肢體固定和包扎止血操作,固定四肢和頭部,避免損傷加重,便于快速搬運至手術床;另外還要快速建立靜脈通道,靜滴抗休克藥物,此外還要針對患有高血壓、腦梗死等患者進行甘露醇進行降壓處理,注意控制滴注速度。對于中毒引起的昏迷患者,需要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并保持呼吸道通暢,予以擴容、血管活化藥物進行休克治療,另外還要予以營養保護腦細胞、利尿、脫水等綜合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993例急診患者急救情況以及急診患者死亡情況,分析探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關鍵要素。
2. 結果
2.1急救部患者基本情況
993例急診患者,其中腫瘤患者、骨折患者、中毒、突發疾病各有患者491例、205例、189例、108例,各占比49.45%、20.64%、19.03%和10.88%,其中以腫瘤急救患者為主。
993例急診患者,急救成功率為98.39%(977/993),16例患者在救治過程中死亡,其中腫瘤身亡有9例,占比56.25%;骨折死亡3例,占比18.75%;中毒死亡2例,占比12.50%;突發疾病死亡2例,占比12.50%。
3.討論
近些年來,我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呈現出暴發性或突發性疾病流行趨勢,需要完善相應應急機制和管理體制,積極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保障社會大眾的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安定,對于促進社會穩步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各大醫療機構應急管理工作作為我國突發公共衛生時間的應急處置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對整體急救事件的發展具有監測預警、快速響應、科學處理的作用,為了能夠服務大眾,完善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十分重要,能有效提高現場災害事故緊急醫療救援效果[2]。
為更好的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救成功率,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①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和交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需要政府加強重視,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展現應急指揮部責任和能力,另外還要及時啟動專用機動財政預算,確保必備儀器設施齊全,急救工作能有條不紊進行;②醫院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加強醫院急診醫學學科建設,注重對全員醫務工作者的培訓和考核,提高醫務人員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認知度,便于及時采取采取有效防控的措施。另外還要加強學術交流,醫院需要對各類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強化公共衛生管理意識,并結合本院的實際工作情況,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然后逐漸建立并完善本院公共衛生管理理論體系,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③構建突發事件信息監測網建設,成立專業調配小組,完善指揮調度系統,及時為搶救醫務工作人員提供有利的指導, 能夠有效提高醫院的搶救工作效率[3]。
綜上所述,為更好應對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注重急救醫療網絡建設、關注急救現場、做好衛勤指揮工作,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張抒揚. 加強公立綜合性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J]. 協和醫學雜志 2020,11(6): 641-644.
[2]呂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建立及相關問題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20, 017(012):53-55.
[3]王海鑫, 康正, 吳群紅,等. 基于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醫院醫療浪涌能力建設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 2021,41(3):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