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珍
摘要:設施溫室蔬菜栽培,是遼西地區北票市農業的主要生產模式,具有高產優質高效和避災抗災的優勢。但是由于設施溫室蔬菜栽培長期施肥品種單一,耕作模式重疊,導致設施溫室蔬菜栽培的土壤板結、退化,導致設施溫室蔬菜栽培產量降低,品質劣化,效益縮減。為此本文根據遼西地區北票市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形成的主要現狀,分析了設施溫室土壤板結退化的原因、危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修復技術對策。
關鍵詞:北票市;遼西地區;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土壤板結退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S158
設施溫室蔬菜栽培,是遼西地區北票市高端農業生產的主要經營模式,設施溫室蔬菜長期耕作后會形成土壤板結,導致設施溫室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不適于農作物和花木等生長的現象。其形成土壤板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設施溫室土壤質地太粘,耕作層淺,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較多,加之耕作層平均不到500px,土壤中毛細管孔隙較少,通氣、透水、增溫性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層結皮;二是設施溫室蔬菜栽培過程中,有機肥嚴重不足、秸稈還田量減少,使土壤中有機物質補充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結構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堿性過大或過小,導致土壤板;三是長期單一地偏施化肥,由于農家肥嚴重不足,重氮輕磷鉀肥,土壤有機質下降,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四是鎮壓、翻耕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結構破壞,由于機械耕作過深的影響,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鹽沉積,造成土壤板結。五是有害物質的積累,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廢水及有毒物質含量高,長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質積累過量引起表層土壤板結[1]。
1遼西地區北票市設施溫室土壤板結對蔬菜生產的危害
各種蔬菜作物對土壤養分的需求很重要,但對生存的土壤環境狀態同樣重要,在蔬菜生產中不但要強調施用各種營養成分,對土壤的透氣性以及根系生長過程也應引起重視。以黃瓜為例,其根系生長最適宜的土壤含氧量為15%~20%,低于10%生長緩慢,低于2%生長不良。在土壤板結或過濕的情況下,氧氣不足,土壤濃度呈還原狀態,會形成多種有害物質,影響根系活動,導致各種生理性病害發生。土壤中缺乏有機質,導致土壤酸化、板結。施用化肥越多,土壤板結越嚴重,茄果類、瓜類蔬菜的根腐病、枯萎病、莖基腐病、青枯病和猝倒病等也越容易發生。
2遼西地區北票市土壤板結的不良表現
2.1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作物的出苗率與成苗率影響較大
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在進行蔬菜播種后,由于灌水、降雨加上板結土壤土質偏黏,種子因為土壤三相中(固、液、氣)氣相部分較少,導致種子無法呼吸,從而導致爛種,出苗率降低。出苗后由于根部的呼吸作用,才能使得作物根系吸收養分。如果呼吸受阻,則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與產量形成。而苗期作物根系不夠發達,跟表面積小,很容易在灌水或者降雨的情況下由于排水不暢,根系呼吸受阻,作物幼苗死棵[2]。
2.2對設施溫室園地地溫上升速度影響較大
板結土壤土質偏黏,土壤溫度上升速度慢,導致播種推遲。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土壤致密,土壤顆粒間間隙非常小,空氣溫度很難傳遞到土壤中。
2.3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土壤透水性影響較大
板結土壤由于粘性較重,導致土壤透水性差。灌溉后,地表積水較多,無法進行正常的機械化作業。水肥滴灌后,很容易產生地表徑流不滲水,導致肥料流失到非根區域,浪費嚴重。
2.4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板結土壤鹽堿化形成影響較大
由于透水性差,鹽分不易隨水排走,土壤水中的可溶性鹽分較高。同時由于土壤質地黏重,土壤膠體比表面積非常大,土壤的鈉吸附比與堿化度較高,從而土壤偏堿。
3遼西地區北票市土壤板結土壤劣化修復技術對策
3.1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土壤增施有機肥和采用秸稈還田技術
施用微生物菌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把有機質提高到3%以上。一是擴大綠肥種植,二是增施農家肥,667m2施量1500kg以上,三是推廣新型有機肥,標準有機質含量≥30%,氮、磷、鉀含量≥4%[3]。
3.2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土壤化驗依據,采用有機與無機肥結合,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補施微量元素肥料,這樣化肥施入土壤不僅不會板結土壤,而且會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在增加肥力的同時增加透水透氣性,進一步提高土壤質量,能避免板結的發生。
3.3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土壤推廣應用土壤調理劑技術
使用土壤調理劑,打破土壤板結,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保土肥土,提高肥效,節約化肥,清潔土壤,減少土壤病害傳播。
3.4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土壤適度深耕技術
科學適度深耕應為30-1000px,有利于保護土壤耕作層結構不被破壞和作物根系生長。即使施用同樣的肥料和水分,也不會引起土壤溶液濃度的升高,而且還會增加土壤中的蓄水量,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在溫室或大棚中隔年深翻土壤,對減少各種病害有明顯的效果。
3.5對設施溫室園地土壤實施科學灌溉技術
設施溫室蔬菜喜水怕澇,特別是一次性澆水不要過多,若經常處于大水漫灌的狀態,也會導致土壤板結。澆水時一看作物是不是缺水,在中午高溫時觀察作物生長表現,葉片萎蔫,沒有生機,則缺水;二看土壤水分實際情況,土壤水分含量確實降到了50%以下,不能供給作物正常生長;三看天氣預報,確認在近期沒有降雨,最好在早晨澆水[4]。澆水量一次不要過多,大雨后要注意排澇。澆水或降雨后要及時進行中耕劃鋤,或起壟蓋地膜,以保持水分,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3.6對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土壤推廣坡地栽培和客土技術
采用集土垅作栽培技術,減少暴雨期間的水土流失。對于土壤粘重土壤采用參沙客土和增施有機肥的辦法,徹底改變設施溫室蔬菜栽培園地土壤的理化性狀。
參考文獻:
[1]尤軍,趙輝.設施溫室葡萄栽培土壤劣化的主要表現及改良對策[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0(4):40-41.
[2]王賀華.遼西地區設施日光溫室土壤改優關鍵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7(3):50-50.
[3]馬玉乾,劉裕嶺.設施棚室連作障礙土壤修復改良措施[J].農家致富,2014(18):34-35.
[4]蔣向中.淺談溫室土壤變性及其改良[J].江蘇綠化,1998(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