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程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和社會生產對煤礦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帶動了煤礦行業的快速發展。在煤礦生產中,通風屬于安全生產的核心部分,在地下密閉空間中,如果塵埃和氣體不能有效排出,則容易誘發安全事故,為工人健康和企業效益帶來巨大影響。因此,企業要給予煤礦通風以高度重視,采取科學的措施預防安全隱患,保證生產的穩定、安全開展。
關鍵詞:煤礦生產;通風管理;安全隱患;預防措施;分析
煤礦屬于一種珍稀的礦產資源,其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尤其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煤礦的市場需求量持續增加,更是為煤礦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基于煤礦生產的特殊性,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采礦則是高危工作,通風作為保證安全作業的重要措施,煤礦企業要加強隱患排查,做好通風安全隱患處理工作,將事故預防陣線前移,為井下生產創設安全的環境。
1、煤礦通風安全隱患因素
1.1設備因素
在井下生產作業中,主要依靠通風設備完成通風工作,但是由于礦山結構和礦山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保證通風設備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和適應性,設備設計科學合理,進而發揮其通風性能。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受到井下惡劣生產環境的影響,通風設備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如果設備停止運行或者發生故障,則容易誘發安全事故。
1.2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誘發通風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體現在:第一,企業對井下通風缺乏重視,沒有在通風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源和能源;第二,部分操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在通風控制中存在誤操作的情況,導致設備出現問題故障;第三,部分企業存在輕視安全而忽視效益的問題,將生產作為頭等大事,沒有開展安全教育和通風管理工作,在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1.3管理因素
通風安全管理是保證其發揮功能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但是當前,通風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例如在組織開展煤礦開采作業前,對井下安全因素和環境情況缺乏分析,通風管理也沒有落到實處,增加了發生事故的概率,也為井下人員生命安全埋下隱患。
1.4自然因素
煤礦地質構造較為復雜,而隨著煤礦資源的不斷開發,開采深度也持續增加,發生瓦斯災害的頻率也相應增加,對井下通風也帶來較大壓力。通過相關調查統計顯示,我國煤礦開采正逐漸由低瓦斯礦井向高瓦斯礦井發展,受到地質特殊結構和瓦斯壓力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為通風安全埋下隱患。
2、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預防措施分析
2.1科學設計通風系統
基于礦井地質結構和環境特點存在差異,企業在組織開采作業之前,需要科學設計通風系統,做好前提調查工作,按照具體的生產要求和安全標準,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首先,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礦井中進行調查分析,結合生產實際以及地質結構,編制科學的通風系統和保障計劃,保證井下通風可以充分滿足生產需求;其次,通風設備要符合技術要求和安全標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選擇節能設備,根據設備的功能要求,選擇具有較強安全性、適用性以及可靠性的設備,避免由于設備問題而誘發故障;最后,重視通風設計的標準化,包括設備安裝位置、設備型號以及設備生產要求等。
2.2提升人員重視程度
人為因素是導致通風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煤礦企業要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提升企業內部人員對通風安全的重視程度,在內部創設濃郁的安全生產氛圍。首先,企業管理層要給予通風安全以高度重視,加大資源、資金以及人才投入,不斷優化以及完善通風系統設計方案;其次,對通風控制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內容要涉及安全知識、崗位責任以及專業技術,通過培訓提升所有人員的技術能力,避免由于人為操作失誤而誘發通風故障;最后,定期組織所有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將其作為規避通風安全隱患的關鍵手段,提升所有人員的安全意識。
2.3加強通風安全管理
企業要注重加強通風安全管理,并且將其作為日常生產工作的核心內容。首先,企業要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深入到一線生產中進行生產調研,根據采礦深度的不斷深入,分析通風安全中存在的隱患,對通風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開展分析,如果發現問題要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故障修復;其次,安全兩個通風機組,與防爆袋、防塵通道、通風管道、防火墻和防風墻標準統一、質量一致,延長通風設備的使用年限;最后,在開展安全管理中,需要保證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此基礎上,滿足節能減排、經濟適用、生態環保等要求。
2.4注重自然隱患評估
隨著采礦作業的不斷深入,瓦斯壓力也持續增加,需要及時將井下的瓦斯排出,在開展采礦作業之前,企業要注重加強自然隱患評估,制定相關措施預防可能出現的局部風險,嚴禁在沒有安全通風設備的情況下就組織采礦生產。同時,為了便于隱患評估工作的有序進行,在井下可安裝智能傳感器,對井下生產環境進行動態分析,例如當井下瓦斯氣體超標后,要立即啟動應急通風設備,在井下瓦斯氣體含量降到安全標準后才能恢復生產。同時,企業還要可以邀請地質和采礦領域的專家,對通風設備進行快速評估,預判可能出現的自然隱患,制定科學的應對措施。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市場對煤礦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也帶動了煤礦行業的快速發展。在井下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以及瓦斯,為井下作業帶來安全隱患。通風作為保證安全生產有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企業要給予通風安全以高度重視,采取科學的措施落實各項預防工作,發揮通風的價值和作用,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進行,實現企業既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亞權. 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預防的措施探討[J]. 石化技術,2019,26(11):378-378,380.
[2]董垚. 關于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預防的幾點建議[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314.
[3]孔五洲. 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預防的措施探討[J]. 科學技術創新,2019(28):194-195.
[4]湯景龍. 煤礦通風安全隱患預防的措施探討[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