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力韻,葉賜麟
(井岡山大學商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系統中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著不同的含義、不同的作用。財務會計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反映和監督,對外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數據信息形成內部報告,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傳統會計職能的拓展,管理會計能更好地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支撐作用。其次,兩者聯系緊密。財務會計是管理會計的信息來源,管理會計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并參與決策,二者都服務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 戰略持續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等背景下,企業內部信息傳遞更趨高效精準,財務信息傳遞需更加準確、及時。二者融合能減少重復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為企業提供最利于決策的會計信息。因此,制造業企業管理需要不斷創新,將二者有機融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決策成本,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企業的資金運動涉及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的轉換,業務流程相較于其他行業而言更加復雜。因此,制造業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面臨著更多的困境,主要如下: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現階段管理會計相關的規章制度建設滯后,不能與經濟發展相匹配,沒有形成有機的系統,也沒有形成切合實際的、具體的、與財務會計融合的相關理論指導;另外,現階段財務會計中也缺少指導二者融合的制度部分。制度不完善使融合缺少理論基礎,成為融合的一大阻礙。
經濟業務信息、財務信息等一系列重要信息是決策的基礎,也是二者融合的基礎。目前制造業企業采用的管理模式比較老舊,該模式仍然采用原始信息處理方式,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為兩大獨立的體系,缺少與二者相對應的信息共享、傳遞和處理的專門系統,更加缺乏為實現信息傳遞共享的專門部門,導致信息傳遞共享受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兩大部門存在信息不對稱,信息利用程度低的缺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
當前,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逐步提高,一方面要能勝任財務會計工作,另一方面要具有管理會計的分析和戰略能力。然而在制造業中,大部分會計人員缺少相應的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高端會計人才缺乏。如表1 和表2 所示,CPA 2019 年持證人數與中注協預計2020 年人數相差3萬余人;截止到2021 年2 月,CMA 持證人數2 萬余人,預計未來人才缺口300 萬左右,二者(特別是CMA)都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缺乏會計人才是阻礙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重要原因。

表1 CPA 持證人數及人才缺口

表2 CMA 持證人數及人才缺口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需要后續的跟蹤評價。一方面,外部經濟環境經常發生變化甚至變化較大,二者的融合需不斷變化創新;另一方面,企業內部變化也會引起兩者融合條件的變化,企業經營計劃的變更、組織人員的變動等都會使二者融合遇到新困難,采用單一固定模式進行二者的融合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當前制造業企業缺乏必要的維護和反饋機制,后期跟蹤評價不充分,不能及時優化二者的融合安排。
相較于財務會計報告,管理會計報告內容形式較新。管理會計報告是利用并深加工財務信息形成的會計報告,對企業經營管理有重要指導作用。目前制造業企業管理會計報告理論體系框架不完善,指引體系、理論建設、制度保障等支撐不充足;管理會計報告缺乏實踐運用,相關組織機構設計、人員部署不夠系統。未充分利用的管理會計報告使得深加工的財務數據利用不完全,對融合成果的反饋不充分,導致融合效果不佳。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兩個系統,二者共同構成了財務管理系統的主體,為進一步加強二者的融合,企業應當統籌財務管控體系的兩大系統,設立合理的財務管控體系。
完善的制度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保障。企業應結合財務管控的發展趨勢,聯系自身實際,建立適用的制度體系,并不斷保持先進性。為保證規章制度的實施效果,企業應設立配套的執行部門,同時強化會計人員遵章守制的意識。
與傳統信息系統相比,ERP 系統實現了業財融合,能整合管理會計信息與財務會計信息,為二者全面融合創造了技術條件。企業可在ERP 信息系統上進一步完善,搭建更好的對接平臺,以實現二者信息的全面共享。通過這些平臺,可實現二者數據全面信息化分析,高效精準剖析數據關聯,數據分析成果便于呈現,提高了信息可用性及可視化程度,全面提升效益。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能夠更新會計人員知識結構,提高會計人員職業能力。企業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自覺接受繼續教育的意識。企業可以適當提高職工教育經費的支出,開展相關的培訓等活動,以提升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使其具備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所需知識。同時企業可從外部引進高端會計人才,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奠定人才基礎。
企業應做好融合的跟蹤反饋,及時發現并解決融合問題。企業可設立專業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二者融合的考評機制。在進行跟蹤反饋時,可根據數據共享信息化系統的數據,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精準判斷、準確分析融合過程中潛在的問題和待挖掘的融合潛力,為二者融合提供連續反饋支持,實現科學考評,及時調整融合安排。
相對于財務會計報告,企業對管理會計報告利用程度不充分,使企業財務數據無法較好地被使用,無法充分獲得經濟利益,導致融合的效果不佳。對此,企業應從財務會計報告出發,全面精細化分析并編制管理會計報告,進行管理會計決策,將兩大報告有機結合與利用,使管理會計報告使用有合理的依據,并得到充分利用。企業還應加強管理會計模型與管理會計報告的創新性融合運用,提高管理會計報告的可用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使信息更加可視化,使會計系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經濟資源,獲得更多效益。在融合過程中,企業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把握時代需求,找準自身定位,還應將信息系統與大數據有機結合以實現信息化管理,同時不斷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并進行后期跟蹤反饋,充分利用管理會計報告。目前,制造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尚不充分,還需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進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