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鋒

2002年6 月,中共山東省第八次黨代會在濟南召開,會議選舉了新一屆省委。新一屆省委對山東的經濟社會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認識到山東雖然有區域、資源、人口等優勢條件,但在思維方式、管理制度、發展規劃等方面,與廣東、上海等南方地區相比,明顯處于滯后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山東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新的發展思路,促進山東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
2003年6 月2 日至3 日,中共山東省八屆五次全委會議在濟南舉行。會議全面分析了全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局勢,闡述了加快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的決定》,明確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新思路,即圍繞“一個總目標”、爭取“兩個提前”、完成“三個階段任務”、實施“四大戰略”、落實“五項工作方針”、實現“六個方面變化”的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任務和基本工作思路。
“一個總目標”是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兩個提前”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三個階段任務”是到2005年“十五”計劃完成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000 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1000 億元,年均增長9%;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2000 億元,人均超過5000 美元,全省總體上基本實現現代化。“四大戰略”是大力實施科教興魯、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五項工作方針”是: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用市場經濟的手段抓經濟工作、堅持用創新的精神培植發展新優勢;抓住觀念更新、機制轉換、結構調整“三個關鍵”;突出外經外貿、高新技術、民營經濟“三個亮點”;促進農民收入、就業崗位、財政收入“三個增加”;全面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建設”。“六個方面變化”是實現經濟運行質量有新的提高、發展后勁有新的增強、城鄉建設有新的進展、投資環境有新的改善、群眾收入有新的增長、機關作風有新的改進。新的發展工作思路,是中共山東省委在深思熟慮和立足山東省情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為了更好地貫徹省委確定的工作新思路,6 月4 日至5 日,省委召開工作會議,要求借鑒外省市先進經驗,動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立加快發展之志,謀加快發展之策,鼓加快發展之勁,求加快發展之效,開創山東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會議要求抓住重點,強化措施,實現經濟發展的十大新突破,即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突破;以建設現代制造業強省為重點,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新突破;以大力招商引資為重點,實現對外開放的新突破;以提升規模和檔次為重點,實現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突破;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實現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的新突破;以放開搞活為重點,實現服務業繁榮發展的新突破;以骨干項目建設為重點,實現投資增長的新突破;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為重點,實現城市化的新突破;以促強扶弱為重點,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突破;以治水、造林、治污為重點,實現生態建設的新突破。這次會議共2200 多人參加,會議全程進行了電視直播,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會后,全省的17 個市陸續在幾個月內,分別召開了關于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的大會,全面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各縣(市、區)也陸續召開會議,開展干事創業大討論,貫徹執行省里提出的新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