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宇姝 鄭琰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浪潮的沖擊,電子商務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戰中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武器,國家大力動員各電商企業及網絡平臺開展消費扶貧系列活動。文章在闡述農村電商和物流的概念和關系的基礎上,結合2014~2020年農村網購的數據,分析了發展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能夠產生提高農民經濟收益以及推動農村人口就業等兩方面意義,并經過調查得知農村電商及物流的發展存在著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水平低、管理人才匱乏、服務評價低等問題,據此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旨在促進農村電商及物流的快速持續發展。
關鍵詞:扶貧助農;農村電商;農村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2.8?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impact of the“Internet plus”wave, e-commerce has become a powerful weapon in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campaign, and 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mobilized the various e-commerce enterprises and network platforms to carry out consumer poverty alleviation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cept and relationship of rural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data of rural online shopping from 2014 to 20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rural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rural popul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such as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low technical level and poor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e-commerce; rural logistics
0? 引? 言
在物流行業飛速發展的當下,加強建設農村物流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推進我國農村經濟建設,改善農村生活水平的一大關鍵舉措。中央一號文件自2004年起連續十七年聚焦“三農”問題,強調了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的重要地位。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加快,農村電商及物流也隨之成為重點發展對象。通過全面整合農業、加工和流通企業、電子商務企業,促進了農村經濟在線發展,同時也加強建設了農村電子商務平臺以及配套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眾多知名電商企業也對其表現出充分的青睞,紛紛進軍農村市場,如京東的“3F戰略”、順豐農村電商O2O、騰訊的“筑夢新鄉村”計劃、阿里巴巴的“千縣萬村”計劃等。從中不難看出農村電商未來的發展將極為可觀,而目前農村鄉鎮的物流體系和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卻不夠完善,農村電商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將針對現階段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促使其進一步發展。
1? 農村電商與物流的概念和關系
電子商務是借助網絡通訊技術展開的商業貿易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商家與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進行不謀面的各種商務活動,以實現網絡購物、在線交易、電子支付等目的。農村電商則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搭建起農村與外界互聯互通的橋梁,擴大農村商業的領域,嫁接各種信息資源,使得“三農”服務真正落地,讓農民可以獲取更多的收益。
與城市物流的概念相對應,農村物流則是指在農村山村等偏遠地區,為當地居民的日常活動及生產活動提供包裝、裝卸、運輸、配送及信息處理等一切與其相關的物流活動的總稱,具有季節性、差異性、分散性、多樣性等特點。
城市電商能夠飛速發展正是歸功于城市中成熟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半日達、次日達等物流服務使顧客享受了極大便利,正向促進了電商的發展達到良性循環。同樣,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也存在同樣相輔相成的關系。目前我國的農村的現有物流條件無法達到現代化標準,物流網絡存在較大缺口,如果農村里的特色產品因物流系統的問題無法高效地上行到城鎮,城鎮里的商品及需求信息也因同樣問題無法下達農村,那么就會導致產品運輸成本的增加,電商平臺的利潤大大降低,沒有足夠的利潤,也無法改善物流環節存在的問題,這樣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2? 發展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對扶貧助農的意義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持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所以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完善農村物流體系也為扶貧消費、達成最終脫貧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電子商務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戰中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武器。國家大力動員各電商企業及網絡平臺推陳出新,把握機遇開展消費扶貧系列活動,例如中央電視臺“心連心”助農項目走進大涼山,攜“快手”平臺主播辛巴直播帶貨銷售額達1.2億,多款土特產品均突破計劃供應量;因疫情原因導致實體行業受到極大影響的形勢下,不少農村干部借助網絡平臺成為土特產“推銷員”,湖南衛視響應拼多多“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電商扶貧助農新模式,以晚會直播的形式帶動扶貧消費,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同時,通過建設偏遠貧困地區電商平臺、服務站點等基礎設施,整合各方面資源以及培養專業人才,鼓勵各地電商培育本土農產品品牌,引導銷售當地滯銷農產品。電商扶貧政策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農村的經濟發展,已經在這些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2.1? 幫助農民了解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收益。中國幅員遼闊,發展較為落后的偏遠農村地區又多為高原山地,交通不便、環境相對閉塞,是阻礙信息流通的一大重要原因,而這些地區的農產品生產大多數是以單個家庭為主的小規模生產,相互之間不會進行信息溝通,使得產品的定價或生產規模在極大程度上不適應如今的市場需求,同時很多當地特色產品也無法對外銷售,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出現解決了這些難題。農民可以有更多渠道對生產環節中的各項信息進行全面了解,并針對外部市場需求做出相對應調整,降低生產風險,提高了農民種植生產的保障,同時也將利益最大化。
2.2? 幫助農村人口就業,改善家庭條件。偏遠地區環境閉塞及經濟發展落后等原因也導致這些山區和農村存在很多失業或隱性失業人口,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能有效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利潤,同時也可以解決這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現代化的農村電商和物流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讓農村居民除了外出務工又多了一條出路,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可以獲得父母的陪伴,改善原生家庭的教育等相關問題。
國家大力促進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發展,到2020年已經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了電商扶貧全覆蓋,累計支持
1 180個示范縣,帶領貧困地區500萬農民就業增收。
從表1中可以看到,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已經從2014年的1 800億元增長到1.79萬億元,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共計增長了近10倍,見圖1。
由此可見,隨著互聯網在我國農村地區的普及,農村電子商務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農村網購規模不斷變大,逐漸成為影響我國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3? 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活動通過應用農產品流通的“超短鏈”模式和直播技術,有效加速了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流通效率與規模,實現“農民多賺錢,消費者少花錢”。同時加強了貧困地區優質特色產品的宣傳推廣,集中消費者購買貧困地區的土特產品,培養公眾消費扶貧意識,共同營造良好的消費扶貧氛圍。
雖然國家推動的電商消費扶貧活動給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的銷售帶去了很大的收益,但是想要做到長期的持續發展,還是要針對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現階段發展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
3.1?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1? 農村物流設施建設不完善。由于整體發展落后和經濟不發達等原因,農村物流的設施建設遠不及城市,具體表現為農村物流站點建設不完善;倉庫貨物堆放混亂;物流配送設備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物流效率,增加物流成本。同時,農村信息化的發展也受限于農村地區網絡設備的缺乏和網絡信號不穩定等因素,因消息滯后導致在當地居民生活、農產品銷售、物流渠道等方面都出現問題。
3.1.2? 農村物流技術水平不足。“有機”和“新鮮”一直是現今農產品的主要賣點及其價值體現,前者取決于種植生產環節,而后者則完全受物流環節技術的直接影響,包括保鮮技術、包裝技術和加工技術。
通過調查我國農村地區電商物流的發展現狀,不難發現對于容易腐爛、難以長時間存儲的農產品保鮮和包裝技術水平并不高,通常都以常溫物流和散裝方式為主,因此難以降低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率,也加大了后續銷售環節的難度。為了提升農產品價值以獲取更多利潤,除了可以直接銷售外,還可以將其結合農產品自身特性進行再加工處理。但我國偏遠農村地區現階段的農產品加工技術還較為落后,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加工方式,導致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難以提高,進而影響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
3.1.3? 農村物流服務評價較低。顧客對于物流服務的體驗將會是影響到他是否再一次選擇該平臺或店鋪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各平臺店鋪的產品反饋來看,有相當一部分顧客對產品的物流服務持不滿意的態度。其中有的顧客反映產品包裝不牢固,產品有破損情況;有的顧客反映配送時間過長,失去等待的耐心。不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不滿意評價,都直接影響到了店鋪甚至平臺的口碑,從而流失部分消費者,減少經濟收入。
3.1.4? 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匱乏。雖然農村電商的發展部分解決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問題,但毋庸置疑的是,該部分勞動力主要還是以文化水平較低的中年人為主,他們對于現代化的電商和物流的認知程度非常不到位。有些農村居民對現代網絡設備也十分陌生,并不會使用電腦手機在線上平臺進行操作,很難促進其更高效的發展。選擇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也受限于當地資源及設施的匱乏,相關部門對物流人才的激勵也不夠完善,無法吸引更多的人才。
3.1.5? 農村電商產品存在較強的季節性。農村電商的主要產品大多是當地特色水果蔬菜等,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受到熱烈歡迎,但也會受到季節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因為這些影響到產品種植、生長的自然條件無法人為控制,特別是當特色農產品為單季作物時,只能在某一段時間內進行銷售,無法保證消費者黏性,所以在具有高收益的同時存在較大的風險。
3.2? 相關建議
3.2.1? 完善設施建設和配送技術。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完善的供應鏈物流體系對農村經濟發展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理想的物流供應鏈可以盡可能降低農村物流成本。現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并沒有把包裝、運輸、倉儲、信息、加工等物流各環節合理地規劃整合,造成了本就不充裕的設施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雖然在國家政府的重視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交通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相比,居住點大都較為分散,也給農村物流的配送帶來了困難。因此農村電商想要更好發展,必須做好農村物流設施的建設,包括規劃基礎設施網絡、完善服務站點布局。
3.2.2? 促進農村電商信息化發展。完善農村電商和物流的設施建設的同時,信息化的發展也尤為重要,需要構建好內部與外部互聯互通的網絡體系。將現代網絡技術投入到農村電商和物流中將增強其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信息的高效流通也保證了信息準確性與完整性,避免相關物流環節出現不必要的錯誤,增加成本。當地居民需要對現代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并熟練掌握,政府部門可以利用活動宣講、電視宣傳等方法加大對于農村電商的宣傳力度,同時可以開展電商和物流相關的免費學習培訓,鼓勵農村居民更加自主地學習電商物流。
3.2.3? 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缺乏問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農村電商包括生產、供應、銷售等在內的各個環節需要專業素質過硬的人才負責管理,所以國家應當推出相關人才引進政策,吸收更多專業人才加入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的隊列中。
另一方面還應當重視對農村電商及物流行業的人才培養,將“授人以魚”轉為“授人以漁”,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問題。因為不同地區農村所面臨的基本情況不同,各地政府部門需要因地制宜,針對性地打造適合自己電商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及時發現該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
3.2.4? 拓寬產業結構,規避產品季節性的風險。農村電商和物流系統的經濟收益目前大多源于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和流通,但會受限于產品的季節性,所以在優化目前農村電商模式和物流系統的同時應當考慮如何拓寬產業結構,如開拓農村旅游業、餐飲業等市場,充分利用匯聚到的資金、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經濟來源。
4? 結束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扶貧系列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引導幫扶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讓農村電商成為帶動農副產品銷售的尖兵銳器。但是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還很長,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所以要抓住機會在國家政府大力扶貧的背景下穩步發展。與此同時,農村電子商務對農村物流體系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依托電商物流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物流有了更新的環境以及技術的支撐也能更快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舒文,吳海瑞. 農村電商運營實戰[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2] 陳巖,王文會. 農村電商何以精準扶貧[J]. 人民論壇,2020(15):106-107.
[3] 曹翔. 精準扶貧視角下農村電商發展策略研究[J]. 山西農經,2018(21):1-5.
[4] 陳旭洢,冀雨瀟. 貧困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與農產品網銷影響因素研究——以貴州省威寧縣“電商扶貧”為例[J]. 中國農學通報,2018,34(3):158-164.
[5] 陳鵬,郭震洋,趙大偉,等.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以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為例[J]. 現代商貿工業,2020,41(4):41-42.
[6] 譚林. “互聯網+”時代農村物流發展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