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玲玲 劉崢 胡斌



摘? 要:近郊鄉村是城市與鄉村的交接地,雖然具有靠近城市的地理優勢,但是也因城市的規模效應很難擁有發展機會。為了改善近郊鄉村地區的發展態勢,積極發展近郊鄉村產業,依據近郊鄉村的地理位置優勢,建立農產品食品公司。構建由農產品食品公司、零售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雙渠道供應鏈,比較分散決策以及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最優決策并研究物流服務質量對決策產生的影響。研究發現,集中決策下的雙渠道農產品價格和銷售量都比較均衡,供應鏈整體利潤也比較高,因此可以通過選擇集中決策和提高網絡渠道服務質量來提高供應鏈整體利潤。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近郊鄉村;農產品服務;Stackelberg博弈
中圖分類號:F274?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Suburban village is the jun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though it has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of being close to the city,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ecause of the scale effect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uburba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develop the rural industry in the suburb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companie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rural areas in the suburb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ual channel supply chain composed of agricultural food companies, retailers and consumers, compares the optimal decisions of the supply chain under decentralized decision and centralized decision, and studies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on the decis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rice and sales volu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relatively balanced under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and the overall profit of the supply chain is relatively high.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fit of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improved by choosing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network channel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suburban countrysi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rvice; Stackelberg game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習總書記下達的一條重要的指示,給我國近郊鄉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鄉村振興戰略中最為重要的戰略就是產業振興,而農業是近郊鄉村最為常見的產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普及,近郊鄉村的農產品產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路線——互聯網+模式,借助網絡信息化手段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的服務質量。雖然線上的農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容易吸引消費者,但是受近郊鄉村的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的制約,線上銷售可能會面臨著物流速度等方面的問題,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因此,本文在考慮農產品的服務質量的基礎上,研究雙渠道下近郊鄉村農產品的決策優化問題。
對于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劉燕以生鮮農產品在社區中的供應為背景,研究社區不同供應方式下消費者的滿意度以及配送的速度[1]。Liu Z等以碳稅為影響因素,研究制造商是否減排以及供應鏈成員是否合作對最優決策的影響[2]。岑玉明對生鮮農產品電商平臺本身的采購能力進行分析,研究電商平臺采購能力的優化問題[3]。徐廣姝等則是對農產品的保鮮方法和定價方法進行研究,對不同質量分級下的方法進行比較[4]。
對于近郊鄉村的研究,焦勝等利用近郊鄉村的特點,對近郊鄉村的居住空間和基礎設施進行布局和建設[5]。林麒琦等通過實際調研收集游客旅游信息,從游客的喜好出發提出對近郊鄉村進行改造的意見[6]。楊忍等在梳理調查珠三角地區的鄉村歷史變遷的基礎上,對其地域模式進行歸納,進而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7]。張曉麗認為近郊農村由許多可供選擇的產業發展模式,并對這些模式進行分析[8]。
對于農產品服務的研究,張妍從電子商務平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可供參考的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的意見[9]。侯杰玲等構建了生鮮農產品物流服務水平的評價體系,并應用于實際案例中進行驗證[10]。資武成等認為農產品在供應鏈流通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匹配的問題,因此分析不同的農產品服務方法并進行改善[11]。姜藝等則對消費者的農產品服務不滿意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在消費者不滿意后進行改進的應對方法[12]。
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雖然對于農產品供應鏈的研究,近郊鄉村的研究以及農產品服務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缺少對近郊鄉村農產品產業以及服務的研究。因此,本文構建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與零售商之間的雙渠道供應鏈,以渠道物流服務質量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散決策以及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最優決策,從而提出有利于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發展的意見。
1? 模型假設與參數說明
本文構建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零售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雙渠道供應鏈如圖1所示,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負責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以及運輸,該公司可以直接把產品通過網絡渠道以價格p出售給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實體渠道以價格w批發給零售商后,再由零售商以價格p出售給消費者,因此p
β,γ>κ。
2? 模型構建與求解
2.1? 集中決策下供應鏈模型
集中決策下,以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為主體,追求整體供應鏈利潤的最大化,在保證整體利潤最大的前提下確定網絡渠道以及實體渠道農產品的價格,據此可以得到由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和零售商構成的供應鏈系統,此時整個供應鏈的利潤函數如下:
πp-cQ+p-cQ-C-C? ? ? ? ? ? ? ? ? ? ? ? ? ? ? ? ? ? ? ?(1)
分別求整體利潤π關于實體渠道價格p以及網絡渠道價格p的一階、二階導數,可以得到=-2α,=
=2β,=-2α,由此計算HESS矩陣H===4α-β。因為=-2α<0,H=4α-β>0,故根據海塞矩陣的定理,整個供應鏈的利潤函數存在唯一最優解。通過一階求導得到的方程組計算可得近郊鄉村農產品網絡渠道價格、實體渠道價格、網絡渠道銷售量、實體渠道銷售量以及供應鏈整體利潤分別為:
p=+? ? ? ? ? ? ? ? ? ? ? ? ? ? ? ? ? ?(2)
p=+? ? ? ? ? ? ? ? ? ? ? ? ? ? ? ? ? ? (3)
Q=? ? ? ? ? ? ? ? ? ? ? ? ? ? ? ? ? ? ? ? (4)
Q=? ? ? ? ? ? ? ? ? ? ? ? ? ? ? ? ? ? ? ? ?(5)
π=++-cQ-2C-kS+S? ? ? ? ? ?(6)
2.2? 分散決策下供應鏈模型
分散決策下,零售商和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設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是這個雙渠道供應鏈中的主導者,零售商是追隨者,利用Stackelberg模型進行博弈,可以得到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和零售商的利潤函數如下:
π=p-cQ+w-cQ-C? ? ? ? ? ? ? ? ? ? ? ? ? ? ? ? ? ? ? ? (7)
π=p-wQ-C?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定理一:分散決策下,近郊鄉村農產品的最優決策為w, p, p,網絡渠道以及實體渠道的銷售量和利潤分別是Q、
Q、π、π,供應鏈整體的利潤為π。
證明:分散決策下,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作為博弈主導者,先確定農產品的批發價w和網絡渠道價格p,此時利用逆向歸納法可以得到實體渠道價格p關于w和p的反應函數,對式(8)求關于p的一階導后,令方程為0,可得p
=,將p的反應函數代入式(7),可以得到網絡渠道利潤π關于w和p的函數式。求π關于w和p的二階偏導,得到=-2α,==β,=-α,此時HESS矩陣H==2α-β,由于=-α<0,H=2α-β>0,故此時網絡渠道利潤函數存在最優解。根據π關于w和p的一階偏導,得到方程組,通過解方程組得到近郊鄉村農產品網絡渠道價格p以及實體渠道批發價格w分別為:
p=+? ? ? ? ? ? ? ? ? ? ? ? ? ? ? ? ? ? (9)
w=+? ? ? ? ? ? ? ? ? ? ? ? ? ? ? ? ? ?(10)
將求解得到的結果帶入p的反應函數p=,得到近郊鄉村農產品實體渠道價格為:
p=++? ? ? ? ? ? ? ? ? ? ? (11)
將式(9)至式(11)帶入近郊鄉村農產品網絡渠道銷售量、利潤函數以及實體渠道銷售量、利潤函數,可以得到:
Q=? ? ? ? ? ? ? ? ? ? ? ? ? ? ?(12)
Q=? ? ? ? ? ? ? ? ? ? ? ? ? ? ? ? ? ? ? ?(13)
π=-C-kS
+
π=-kS+C? ? ? ? ? ? ? ? ? ?(15)
此時整個系統的利潤為:
π=-2C-kS+S
+
+-kS+C
定理2:集中決策與分散決策下網絡渠道的農產品價格相同,而在實體渠道上,分散決策下的農產品價格更高。無論是在網絡渠道還是實體渠道,分散決策下近郊鄉村農產品的銷售量都低于集中決策。分散決策下的供應鏈整體利潤低于集中決策下供應鏈整體利潤。
證明:根據前文計算所得分散決策以及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整體利潤、近郊鄉村農產品網絡渠道的產品價格、網絡渠道的產品銷售量、實體渠道的產品價格、實體渠道產品銷售量,經過比較,可以發現p-p=0,p-p=>0,
Q-Q=>0,Q-Q=-<0,π-π=<0,因此,分散決策下的網絡渠道產品價格與集中決策下的產品價格相等,分散決策下的實體渠道產品價格以及網絡渠道產品銷售量高于集中決策,而分散決策下的實體渠道產品銷售量以及供應鏈整體利潤都低于集中決策。這是因為分散決策下,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與零售商追求各自的利益,雙渠道之間出現利益沖突。
3? 數值仿真
為了進一步證實模型證明中得出的結論,并考慮網絡渠道以及實體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對產品價格、銷售量以及供應鏈整體利潤的影響。將參數值設定為:C=20,Q=100,c=5,α=0.6,β=0.4,γ=0.5,κ=0.3,k=0.4。
3.1? 實體與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差值對各參數的影響
可以發現模型構建中實體以及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多是以兩者之間差值的方式出現,為了更便捷的對分散決策和集中決策下的各參數值進行對比,故以S=S-S進行替代,而S-S>0,故令S取值為1~10,可以得到實體與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差值影響下,集中和分散決策下的各參數變化如圖2和圖3所示。
通過圖2可以看到,分散決策下實體渠道農產品價格遠大于網絡渠道價格,而集中決策下兩渠道的產品價格相差不多。集中決策下,兩渠道達到了一種相互均衡的狀態。同時,隨著兩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差值的上升,集中決策下兩渠道的產品價格以及分散決策下網絡渠道的產品價格都呈下降趨勢,只有分散決策下實體渠道農產品價格呈上升趨勢。這是因為分散決策下,兩渠道之間形成內部競爭,實體渠道提高服務質量的成本增加,并以農產品價格的方式表現出來。
通過圖3可以發現,分散決策下的網絡渠道農產品銷售量遠高于實體渠道農產品銷售量,而集中決策實體渠道與網絡渠道的農產品銷售量只有略微的差別。另外,隨著兩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差值的上升,無論是在集中決策還是分散決策下,網絡渠道的農產品銷售量降低,實體渠道的農產品銷售量升高。這是因為隨著兩渠道服務質量差值的提高,實體渠道的優質服務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購買,而網絡渠道較低的服務質量使得消費者轉向其他渠道。
總的來說,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優于分散決策。集中決策下的雙渠道的農產品價格和銷售量都比較均衡,而在分散決策下,實體渠道的價格過高,銷售量過低;網絡渠道的價格過低,銷售量過高,導致兩渠道的利潤都有所損失。
3.2? 實體與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對供應鏈利潤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了解實體和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雙重影響下,分散決策和集中決策的供應鏈整體利潤的變化趨勢,設定S取值為1~10,S取值為10~20,得到供應鏈整體利潤變化如圖4所示。
通過圖4可以看到,無論是在集中決策還是分散決策下,隨著網絡渠道服務質量的上升,整體利潤呈上升趨勢。另外,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整體利潤較高。這說明,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改善農產品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來吸引消費者從而獲取利潤,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和零售商達成合作關系提高供應鏈整體利潤。
4? 結? 論
本文研究近郊鄉村農產品雙渠道供應鏈決策優化問題。構建由農產品食品公司、零售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雙渠道供應鏈,比較分散決策以及集中決策下的供應鏈最優決策并研究物流服務質量對決策產生的影響。研究發現,集中決策下的雙渠道的農產品價格和銷售量都比較均衡,供應鏈整體利潤也比較高。另外,無論是在分散還是集中決策下,供應鏈整體利潤都會隨著網絡渠道服務質量的上升而上升。因此,近郊鄉村農產品公司可以通過與零售商進行合作以及提高網絡渠道物流服務質量來提高產業競爭力,獲取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 劉燕. 生鮮農產品社區電商供應鏈運作模式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21(4):102-105.
[2] Liu Zheng, Lang Lingling, Hu Bin, et al. Emission reduction decision of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considering carbon tax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294:1-8.
[3] 岑玉明. 電商平臺自營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采購管理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21,42(4):229-230.
[4] 徐廣姝,江艷麗. 基于質量分級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定價與保鮮策略研究[J].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21,51(3):321-328.
[5] 焦勝,劉曉燕,韓宗偉,等. 丘陵地區近郊型鄉村產居空間耦合類型探討[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5):153
-160.
[6] 林麒琦,徐斌,張亞平. 大城市近郊田園綜合體使用后評價[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20,37(5):999-1005.
[7] 楊忍,陳燕純,龔建周. 轉型視閾下珠三角地區鄉村發展過程及地域模式梳理[J]. 地理研究,2019,38(3):725-740.
[8] 張曉麗. 論鄉村振興戰略下城市近郊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J]. 中國商論,2019(5):210-212.
[9] 張妍. 農村市場基于電商平臺的農產品物流服務和銷售模式選擇[J]. 商業經濟研究,2021(5):139-141.
[10] 侯杰玲,李林. B2C電子商務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質量評價研究[J]. 物流科技,2015,38(6):132-135.
[11] 資武成,廖小剛. 供應鏈管理視角下我國農產品流通中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2011,34(5):18-20,29.
[12] 姜藝,池韻佳,曾晶. 農產品電商服務失敗對消費者重購意愿的影響機制研究[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39-5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