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昊 崔勝杰
?京作家具中的羅漢床(供圖/王雪君)
明式家具被視為傳統(tǒng)家具的典范。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誕生于北京,是在明、清宮廷家具中發(fā)展形成的,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它與“蘇作”“廣作”并稱為中國硬木家具三大流派。2008年,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期,知力記者專訪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種桂友,聽非遺傳承人講述京作家具中的科學內涵。
榫卯被稱作傳統(tǒng)家具的“靈魂”。這種結構在種桂友看來,其實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通過凹凸不同的木構件,讓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互相咬合。這種連接方式的特點是在兩個物件上不使用釘子,便能使物件連接得極其牢固。簡單來說,榫卯結構就如同兩個人握手,這個動作不僅僅是雙手貼合在一起,雙手握在一起的時候表現(xiàn)出的是連接,手指的相扣又顯現(xiàn)了相互制約作用。
對于京作硬木家具的品質而言,其各部位榫卯結構的具體尺寸是關鍵。如果榫頭薄了,則力度不夠,容易造成榫頭的斷裂;如果榫頭厚了,那就說明“卯”寬了,繼而破壞了部件材料的纖維和力學強度。
盡管榫卯結構種類繁多,但京作硬木家具的框架是一致的:榫卯結構相互組合,形成框架結構,繼而形成整體。框架結構具有支撐的實用性,同時使家具造型通透、不笨重。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種桂友在制作木構件(供圖/王雪君)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作硬木家具選料考究、制作技藝復雜,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制作步驟由機械代替了手工操作。盡管有些人認為機械加工品質不高,但種桂友認為,機械加工的精細化程度遠高于手工制作,各種高精尖的加工工具,不但省時省力,而且還能做到尺寸規(guī)格統(tǒng)一。變的是制作工具,但每個細節(jié)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依然是這項古老手工藝的傳承內涵。
知識拓展? 傳統(tǒng)家具的三大流派
蘇作家具指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生產的家具,它造型簡約,線條流暢。因為傳統(tǒng)家具主要以黃花梨、紫檀等木料為主,但江南地區(qū)很少出產此類木材,所以工匠在制作過程中都精打細算,惜木如金,做到木盡其用。長此以往,就形成了蘇作家具精致內斂的藝術特色。
?京作家具中的金絲楠雕龍頂箱柜(供圖/王雪君)
?京作家具中的黃花梨玫瑰椅(供圖/王雪君)
廣作家具以廣東和福建一帶為中心,由于那里工商業(yè)發(fā)達,因此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商人。那時的商人追求絢麗、豪華之氣,所以在藝術特色上呈現(xiàn)出華麗精美、整體張揚外放的風格。
?京作家具中的坐墩(供圖/王雪君)
廣作家具以廣東和福建一帶為中心,由于那里工商業(yè)發(fā)達,因此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商人。那時的商人追求絢麗、豪華之氣,所以在藝術特色上呈現(xiàn)出華麗精美、整體張揚外放的風格。
夾頭榫分解示意圖(供圖/ 王雪君)
紫檀是多年生的高大喬木,生長極其緩慢。由于它出材率極低,資源奇缺,有“寸檀寸金”之說。古人認為紫檀是大雅之物,它沉穩(wěn)、端莊、典雅、含蓄,代表了中國人最深層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了中國人最高的審美取向。因此,紫檀歷來為皇室貴族家具專用木材,有著“帝王之木”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