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豫,宋 潔,曹夢園,陳明杰,魏 勇,齊亞銀*
1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2 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牛病毒性腹瀉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牛引起的以出現發熱、腹瀉、消化道黏膜糜爛、產奶量下降、流產和死胎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類急性、接觸性傳染病,被還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三類動物疫病[1]。同時,BVDV也是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BRDC)重要的病原,能引起奶牛持續性感染、免疫抑制,長期乃至終生帶毒,給奶牛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
新疆奶牛養殖業從小戶散養及小規模養殖場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的模式轉型。目前,新疆一些大規模牧業公司已經制定了統一的管理模式、生產經營模式,并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飼養管理、營養調配、環境控制等具體方案。通過制定嚴格的消毒程序和免疫程序,這些牧場的疫病防控與前幾年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規模奶牛場對BVD非常重視,對其采取“免疫-檢疫-淘汰”等一系列的防控措施[3]。
本試驗對南疆阿克蘇市和北疆烏魯木齊市、奎屯市、昌吉市、沙灣縣5 個地區16 個規模奶牛場采集全群牛群血清、犢牛耳組織,并采用IDEXX BVDV抗原檢測及RT-PCR復檢結合測序等方法,監測BVDV在不同奶牛場的感染、流行情況,為實施阻斷傳播途徑、淘汰陽性牛、建立疫病凈化場提供科學依據。
BVDVELISA抗原檢測試劑盒/血清購自IDEXX公司;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購自TaKaRa公司;普通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TIANamp Virus RNA Kit購自天根公司;2×Taq Plus Master Mix Ⅱ購自諾唯贊公司;RNA專用氯仿、RNA專用75%乙醇、異丙醇等購自上海生工公司。
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累計對新疆5 個地區共計16 個規模奶牛場的新生犢牛7日齡內采集2~3 mm耳組織于2 mL離心管中,置于-20 ℃保存。其他牛群全群進行尾靜脈采血,置于采血器中析出血清,編號分裝至1.5 mL離心管中,-20 ℃保存備用。
ELISA檢測:從-20 ℃冰箱取出的先前采集的各牛場血清及犢牛耳組織,恢復至室溫后,犢牛耳組織往離心管中加入200 μL耳組織浸泡緩沖液過夜浸泡。分別按照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antigen test Kit/Serum Plus(BVDV Ag/Serum)產品說明書對血清中和耳組織BVDV抗原分別進行檢測。
BVDV血清抗原檢測試劑盒結果判定:檢測計算樣品的校正OD值。被檢樣品的S-N值≤0.300,判為BVDV抗原陰性;被檢樣品的S-N值>0.300,判為BVDV抗原陽性。
BVDV耳組織抗原檢測試劑盒結果判定:檢測計算樣品的校正OD值。被檢樣品的S-N值≤0.200,判為BVDV抗原陰性;被檢樣品的S-N值>0.300,判為BVDV抗原陽性。被檢樣品的0.300>S-N值≥0.200,判為BVDV抗原可疑。
1.4.1 樣品來源
病原檢測樣本來源于血清學抗原檢測陽性血清,對陽性牛采集糞便、鼻腔分泌物,提取RNA,反轉錄成cDNA,進行RT-PCR復檢。取PCR產物經瓊脂糖凝膠電泳和EB染色后,經凝膠成像掃描儀觀察目的片段大小。通過膠回收目的條帶,送檢測序。
1.4.2 引物設計
根據張信軍等[4]采用的方法,設計通用檢測引物(表1),由上海生工合成。

表1 引物序列、位置及大小
1.4.3 RT-PCR擴增
按照天根公司的TIANamp Virus RNA Kit說明書方法提取血清中的RNA,根據TaKaRa公司的cDNA合成試劑盒說明書方法將提取的RNA反轉錄獲得cDNA,置于-20 ℃保存備用。
1.4.4 PCR反應體系及擴增條件
PCR反應體系及擴增條件見表2。

表2 PCR 反應體系及擴增條件
反應結束后,取8 μLPCR產物經1.5%瓊脂糖凝膠電泳和EB染色后,經凝膠成像掃描儀觀察目的片段大小。
1.5.1 目的條帶的回收
取無菌的1.5 mL EP管稱量后標記,將RT-PCR試驗陽性條帶用刀片全部切下,裝入EP管中稱重。按照普通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產物保存于-20℃冰箱中。
1.5.2 T載體連接及轉化
將膠回收得到的產物與pMD19-T載體按照pMD19-T載體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連接,各組分加至無菌的EP管中,混勻后放在連接儀中16 ℃過夜。將連接產物導入E·coliDH5α。加入預熱無抗生素的LB液體培養基,充分混勻,放入37℃恒溫搖床中,復蘇菌體。涂于含有氨芐青霉素的 LB 瓊脂平板上,放在37℃的恒溫箱內培養12 h。
1.5.3 菌液PCR驗證
在平板上挑取單個菌落,接種于含有AMP的LB液體培養基,進行PCR驗證,結果為陽性的菌液,高速離心后,棄液體,留下沉淀,送檢測序。
牛群血清檢測結果為:沙灣某奶牛場的血清抗原陽性率為1.63%,烏魯木齊某奶牛場為0.35%,其余奶牛場均為陰性(表3)。犢牛耳組織抗原檢測結果為:烏魯木齊某奶牛場犢牛耳組織的抗原陽性率為1.17%,其余奶牛場的耳組織檢測均為陰性(表4)。

表3 南北疆部分規模奶牛場的血清BVDV 抗原檢測結果

表4 南北疆部分規模奶牛場的犢牛耳組織BVDV 抗原檢測結果
對新疆部分地區奶牛場的BVDV抗原陽性牛進行RT-PCR復檢,結果如圖1。共計檢測46 頭牛血清及其對應的陽性牛鼻腔棉拭子和陽性牛鼻糞便拭子,復檢均為陽性。

圖1 病原核酸檢測結果
將8 份陽性樣品的測序結果在NCBI中與BVDV參考株進行序列對比,結果得出陽性樣品屬于BVDV-la型。
BVD 對養牛業的危害巨大,且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效藥物用于治療,一直是規模奶牛場的困擾。李娜等[5]于2009年對新疆石河子地區進行BVDV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BVDV抗原陽性率為39.06%,2019年朱廣藝[6]對南疆某規模化養殖場奶牛進行BVDV調查,抗原陽性率為0.38%。2019—2020年魏勇等[3]對新疆不同區域部分規模化及傳統奶牛場進行BVDV抗原調查,陽性率為0.79%。本試驗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對新疆16 個規模奶牛場BVDV抗原陽性率為0.16%。結果顯示,防控BVDV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凈化措施,控制與凈化的首要步驟都是及時發現持續感染牛。然后,根據本地本場的牛群密度和感染率來制定防控措施[7]。
首先,要加強奶牛場的消毒防控,制定消毒程序。使用復方醛類、氫氧化鈉、生石灰對奶牛場圈舍、道路、圈舍周邊的綠化帶等區域進行定期消毒。
其次,要加強免疫。犢牛剛出生后免疫一次哞樂優(BVDV-IBR二連滅活疫苗),間隔1 個月后加強免疫1 次。全群在每年4~10月中普免2 次。使用經巴氏消毒過的牛初乳來喂養新生犢牛。
第三,定期對奶牛場全群做BVDV抗原檢測。對剛出生1 周齡以內的犢牛進行耳組織BVDV抗原檢測,若為陽性則暫時隔離飼養,采集鼻拭子、糞便或血清送至實驗室進行RTPCR復檢,如結果仍為陽性,需將陽性犢牛淘汰。另外,血清陽性率較高的地區要做好持續的抗原檢測,做好持續免疫措施,來淘汰和減少陽性牛,并做好綜合性生物安全保護體系建設,維持BVDV的凈化狀態,避免新發BVD牛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