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的核心思想精髓有三:第一,坤,順也。坤卦明示我們,面對道,人類最智慧的選擇就是順從。第二,積順為厚,人類對道的順積累得越多,德越深厚,厚德來自于對道的積順。第三,只有積德深厚——厚德,我們才能順應,而不改變萬物的發展規律;包容,而不是容忍萬物的個體差異。承載萬物的生命樣態,化生萬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恒久。從而成就君子之大。
關鍵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坤卦·象傳》。
坤卦是以乾卦為前提的。乾卦曰:"天行健",坤卦曰"地勢坤"。天行,是說天道;天行健,是說天道的特點是剛健。地勢,為什么不說地道?因為坤卦是針對乾卦的情勢而言的,地勢是說在天和地的關系中,地的地位,地的情勢,所以說“地勢”;地勢坤是說,面對天道,地勢的特點是坤。坤,順也,順誰呢?順天。法天——自強不息;法地——厚德載物。天道最容易理解的體現就是自然規律。面對道,人類最智慧的選擇就是順從。
厚德載物和地至順的特點有什么關系呢?致順是“因”,厚德載物是“果”。
坤卦的卦象是地。地有著對于天(天道)的絕對順從的常徳。因此它能夠順應萬物個體生命的發展的規律(生命發展的道)。適合水生的,地讓它在生長在水里;適合土生的,地讓它生長在土里;喜熱的,地讓他生長在熱帶;喜寒的,地讓它生長在寒帶。玫瑰,有刺,但地并沒有把刺消解掉;草,沒有樹高,但地并不認為它不夠優秀而不去滋養它…。地不要求每個個體生命都是相同的、抑或是優質的。地充分尊重不同個體生命的生長規律,讓每一生命個體都競相綻放,展現出大地包容寬廣的胸懷,因此它才能夠承載萬物。
地修得對天(天道)絕對順從的德,地才能順應,而不是改變萬物的發展規律;還是因為地修得對天(天道)絕對順從的德,地才能包容,而不是容忍萬物的個體差異。從而成全了地能夠承載萬物的大。同時也完成了天賦予地化生萬物生生不息的使命。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對人的行為指向是修德。厚德才能包容形色萬種的他者,成就人的大氣魄,大格局,大事業。
說到德,人們往往會想到好人。個別人因為做了好人,失去了眼前的一些利益。所以有些人因此對德不以為然。但對德這樣理解是非常片面的。那究竟德從哪里來?
假如我們把“善”作為人類共有的道,也可以說是人類群體共有的價值觀。那么仁義,誠信這些德就是善道要求的、人類每一個個體成員身上所具有的常德。
人類為什么會共同認可“善”?因為只有人與人為善,人才能夠聚合在一起,形成人類社會組織。人只有生活在社會組織中,才能以人的姿態生存下來。假如每一個個體生命,單打獨斗地行止于自然界中,生存都很困難。更何況,人如果失去了社會性,他嚴格意義上就不能稱其為人。所以如果沒有“善”使人類相互聚合形成了社會組織。嚴格意義上的人類是不能夠存在的。其實人類種群最大的需求,或者首先的需求是生一一存在。所以善是保證人類種群得以生的最核心的理念,人類違背這個理念就不能生——存在,所以“善”是人類種群要想存在就必須遵循的道。
善作為人類共同的價值認同,必須落實到個體的人的行為上,善道才能暢行。靠什么落實?徳!比如仁義、誠信這類落實到每個個體人身上的徳。仁,是要人與人之間相愛,它是使人與人相合的;義,是指人與人在相處時,要遵循一定的理,解決的是人與人一但出現分爭,怎樣以理調和;誠,是指人要誠心誠意地相待,使人與人之間少有隔離;信,是人們在交往中能夠相互信任,使人與人更順立地交往,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猜忌的隔離厚度。
所以德是從道來的,德是把組織共有的價值認同——道,落實到具體成員身上的品質。德客觀上也起到維護道,成全道的作用。
德是道在每一個個體生命身上的具體呈現。所以德要絕對服從道,它要完成道的使命,成全道。
人類有了絕對馴服道的德會怎么樣呢?在人類不同組織群體中,如果其中的個體成員有了和這個組織群體的道相契合的德,那這個個體成員就可以很好的生活在這個組織群體中。反之,他就無法生活在這個群體中,或者即便生活在這個群體中也會被邊緣化,最終還是會被組織拋棄。人沒有組織是存活不下去的,所以人選擇德是因為他首先要存活,進而是更好地存活。所以德實際上是個體生命為了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存在,然后是更好地存在的一個理性的選擇。
由于人類所在的組織是不同的,比如家庭組織,社會組織,國家組織,單位組織、行業組織等等。不同的組織又有不同的道——核心的價值觀。生活在不同的組織,就要有不同的順應這個組織道的德。所以德是一個很寬泛的范疇,人要有至順道的德。
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但無論是創造還是創新,都不是亂創。而應該是從它的根部出發。根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比如說坤卦。坤卦的順。是對道的順,這個根本我們要把握住。至今還有人強調女徳,強調妻子對丈夫絕對順從,強調下屬對上級的絕對服從等。這樣的理解是對乾卦與坤卦關系帶有時代特色的理解,它已經偏離了乾卦與坤卦本質關系的理解,帶有濃重的政治和教化圖解的味道。下屬對上級有順的部分,但順的不是上級的某一個人,而是組織的道。如果有這樣的理解,就不會出現個別干部,在明知上級是錯誤的,甚至是違法的,還去順從,最后也走上了違法道路。
坤卦的順,是對道的順。對其它不順,所以坤卦的卦象是馬,而不是牛。因為牛對什么都順。現在有些人不敢擔當。對于不良的,甚至丑惡的東西也一味順從,做好好先生,這樣的順,是與坤卦的順相違背的。坤卦對于違背乾卦,是堅決不順的,以這樣的不順來表明自己對乾的順。這是坤卦的本色。
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但轉化和發展是有方向的,他的方向應該是解決當下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引領社會向前不斷的發展的正向力量。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破了很多阻礙社會發展的東西,這是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今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大道已經確立,中國夢的目標已經鎖定,兩步走的戰略已經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已經布就,五大發展理念已經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的理解已經明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日趨深入人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道已定。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指明,要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我認為,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的徳是我國人民必須堅守的。如果說在改革開放之初是以破為時代大勢,那么現在應該是立為大勢的時代。
結語:作《易》者的最初動機并不是要寫一部書,而是要人遇事決疑,教人寡過的。増強順道,遵道,守道的意識,當止能止,順應大勢。是坤卦的不言而示。
作者簡介:
陳薇(1962-12,18)女,漢族,遼寧省營口市人,中共吉林市委黨校基礎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