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關工委 王天若 潘毅

黃顯良
今年5月,71 歲的五老黃顯良做了一個決定:告別妻女,離開退休后已經“頤養天年”10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來到老家來賓市象州縣羅秀鎮下那曹村,創建獨崖山生態旅游景點,助力鄉村振興。老伴依依不舍地說:“你已年逾古稀,還能圓鄉村振興的夢?”他一抖高揚的劍眉,響亮地回答:“不忘為民初心,鄉村振興夢肯定能圓!往后,你管好我們的小家,我要投身鄉村振興為大家。”
黃顯良曾任象州縣副縣長,退休前是來賓市林業局副局長。到下那曹村后他剛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攀登獨崖山,鳥瞰熟悉的生態環境,登門拜訪農友,傾聽鄉村振興的想法。他申請列席參加村黨支部會議,拋出一個議題:下那曹村風景秀麗,完全可以搞生態鄉村旅游,我們可以疏通村前淤堵的河道,建成防洪堤,一方面消除村莊多年來被洪水侵害的隱患,另一方面把村西南原有的小溪拓寬,引進河水用于養魚,供人垂釣;村西獨崖山前羅秀河邊的荒地上,種下彩色葵花,并建游泳池;游泳池上游建一個兒童親水區,親水區小島的綠蔭下建童趣園。會后,他邀請當地黨政領導、技術員來實地考察,僅評估預算就需500 多萬元,這成了搞鄉村旅游的第一只“攔路虎”。市林業局首先支持15 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植樹造林,黃顯良找村里的能人覃炳光和外出務工當上老板的閉鴻廣、閉振思,多次線上線下溝通,通過集資入股的方式,努力籌集到200多萬元啟動資金。資金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第二個困難又出現了:搞開發,村民們都同意,但當提到要收回村民各自耕種的80 多畝地,用于統一種植景觀作物時,大部分村民就不樂意了。黃顯良便和黨員們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最終,通過給予村民象征性補貼的方式收回了80 多畝地。
疏通淤堵的河道,搬運亂石砌起長達500 多米的防洪堤,拓寬村西南原有的小溪,這是創建獨崖山生態旅游景點的主要工程。黃顯良先成立鄉村振興建設指揮部,接著挑選一批青年骨干成立鄉村振興建設突擊隊。無論刮風下雨,他都頭戴大草帽、背著大水壺、帶著對講機,帶頭奮戰在工地上。鄉親們看到他如此出力,也都不甘落后。經過3 個月的努力,獨崖山生態旅游景點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吹絹磉@里的游客越來越多,黃顯良想到,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于是,他在開始階段就注重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進和鞏固鄉村振興。
7月盛夏,黃顯良邀請來賓市關工委、象州縣關工委的領導和下那曹村民委、村黨支部領導歡聚獨崖山生態旅游景點。他又拋出一個議題:要把生態旅游景點辦成高產種植示范基地、青年職業農民培訓基地。看到大家達成共識并談到逐步落實的方案,黃顯良高興地開懷暢笑。他說:“為鄉村振興強國富民發光發熱好開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永葆初心,做到退休不褪色,永為黨旗增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