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應的招投標制度也越來越完善,而招投標在建筑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工程建筑的過程中,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標是其重要內容,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標對建筑單位的競爭力有著核心的影響。因此,要想建筑工程得到有效地發展,做好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標工作是關鍵。并且在當今互聯網+模式的深入發展下,將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在工程投資管理中使用,為建筑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方案,在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標工作的開展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行業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互聯網+模式帶來了積極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對工程招投標和合同管理中易出現的問題分析,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我國工程招投標管理的現狀
1.招標清單編制不合理。在工程量的清單編制工作中,不符合有關規定的工程清單編制的計算方法諸多,一些編制人員在傳統定額和工程量清單之間的計算規則混淆不清。在一些相差不大的項目中價位差異巨大,在招投標監管中經常會出現施工現場和施工時間都差不多的情況,而在招投標的清單中相似或是相近的清單項目存在著價格差異巨大現象。比如在工程招標中編制的兩份清單中項目的單價分別為3.78元/m3和13.12元/m3,不難看出這兩者之間的價格相差了3倍多,相似和相同的工作量之間價格差距巨大。且在清單內,有的項目清單存在遺漏或是描述的內容、數量和實際清單有出入。
2.法律制度不健全。在各個地方所實際實施的招標制度中仍舊存在著不規范現象,且有些地方所出臺的政策與招投標法存在著沖突。在2000年時國家出臺了《招投標法》,其中也明確該法在法律上的法律地位,該法的出臺給市場秩序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但現有的招投標法律制度仍然是不健全的,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壟斷行為的存在尤為突出,而在建筑業中壟斷行為的存在會造成企事業單位在經濟上的極大損失。
二、招投標與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招投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招投標上不管是監督管理部門、投標單位還是建設單位都存在著問題。建設主管部門單位及行政部門,在工作中本應都要本著嚴格執法,根據相關規定的程序辦事。然而在一些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門卻大搞地方保護主義,對于外來的施工單位設置不合理的障礙,讓這些施工單位無法進入地方,這就產生了壟斷行為。在很多地方的監督管理人員既參與評標,又同時充當評委和裁判員,從而導致監督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在投標競爭中,投標單位作為競爭者,相對來說是處于一種被動狀態的,他們需要滿足招標文件中的各項任務要求,而這些投標單位為了拿到項目,或出現一些擾亂市場秩序和違規的行為。有的會找關系得到入圍的機會,或是投標單位相互聯系溝通,甚至是掛靠,對于本身不具備參與投標的單位,他們會借用有資質有能力的施工企業參與投標。建設單位作為組織招標活動中的投資者,在采取對自身利益的保護時,他們很有可能會對招標進行提前預定,或是虛假宣傳,從而給投標的企事業單位帶來巨大的損失。
2.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現階段的施工合同特點和合同管理方式存在著艱難性和復雜性,由于現在的建設市場還不夠完善,交易的行為也不夠規范,因此造成了合同管理問題。能夠全面且自覺地履行合同義務,是合同當事人在執行中的最高標準。不管是簽訂合同的哪一方,在經濟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同等的,沒有高低主次之分。但往往在實際工作中,合同當事人都會忽略合同的嚴肅性,違背合同的等價原則,會以自身的最大化經濟利益作為核心,不遵守合同中的條款,從而造成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都不相等的情況。在簽訂合同中也存在著不規范的行為,這是法律意識不強的體現。建設工程的合同內容非常的多且很雜,履約時間長、合同內容多、涉及面廣、耗用資金龐大等等,在非常大型的項目中,可能會達到上百個工種、幾萬人的作業以及涉及到的相關專業會達到幾十種,如此看來這份合同內容自然很復雜且巨大。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合同雙方往往因為缺乏相應的合同管理經驗,在簽訂的合同中,會出現內容不清、責任不明且條款也不全等的現象時有出現。在大型的建設項目中,有的合作雙方甚至只用口頭委托的方式進行任務的下達,完工之后再補簽合同的現象,對于合同而言,它最有效用的時間就是項目建設過程中,如果項目都完工了,再簽合同對于建設施工根本就起不到任何能約束的作用。
三、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對策
1.建立制度化的檢查機制。在目前的工程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檢查機制和招投標的制度化,能夠給招投標的工作帶來實質性的保障,能保證合同和文件的規范和公正。把合同當事人的履約情況及時準確地匯報給上級相關部門,對于相關的上級部門要對匯報的內容引起重視,不是丟棄在一邊就不再管,并組織相關人員做好細致的檢查最終形成制度化。對于各個單位的檢查結果要進行清晰明了且詳細的分析和總結,同時也要對中標方進行詳細的考核和有獎有罰的制度,監督每一方都要履行好自己相應的職責,以此來提升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2.完善管理標準。建筑企業在經營管理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管理制度,因為只有建立了高效科學的項目管理制度,這樣此項目才能讓企業開拓出更寬更廣的市場且帶來預期的經濟效益。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對于管理水平低下所得帶來的項目風險問題要重點解決,是刻不容緩的問題。因此,要對項目考評制度進行創新,對項目的責任制考核也要進行加強,完善項目的承包管理制度,從而規范項目管理人員和項目部的行為和職責范圍。對風險抵押金制度進行完善,建立自籌資金、自負盈虧和自主經營的經營機制,以及推行項目經理的責任承包;拿出部分的風險抵押金來設置獎懲基金,盈利的有相應的獎勵,虧了則有相應的處罰。因此,形成一種有利益、有風險、有責任以及有權利的管理模式。
3.加強監管流程控制。在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中,要把控好招投標文件的審核。招投標價格對比是招標能否成功的關鍵,在對招投標文件進行審核時深入研究和探討,對不同的工程項目設置不同的招投標內容。要在資質要求、評分辦法和合同條款上嚴格把關,對合同條款具有約束性,在資質審核上就要拒絕私營個體、信譽差且實力弱的企業參與投標。同時,也要把控好資格預審這一關,以及把評定的標準和評定的關鍵說明,設置進入投標環節的標價。在招投標的時候,報價低是一個原因,建設方還會對投標人進行信譽和資質上的綜合考慮,中標人最終確定。對于中標者招標方可進行民事約定,按照工程造價的一定比例來約定繳納一部分的保證金,將這部分保證金存入到指定的賬戶。加強工程項目的流程控制,能從源頭上來杜絕建筑業的腐敗。
4.提高材料真實性。在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材料不真實這一問題非常嚴重,這就需要我們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要不斷地提高。這可以依照每一個單位的實際來進行組織,讓單位的技術人員和骨干都能共同參與其中,進行文件資料的重要審查。與此同時還可以邀請業內專家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合同中的各種條款專家和相關人員要進行復審,相應的部門也要做好評審結果的記錄登記,從而讓各個部門都能明確相應的責任,這樣一來合同和資料就會更加地清楚準確。同時,還能降低在招投標中存在的不利影響,創造出更加有利于未來的招投標工作條件。
5.規范審查工作。在工程招投標的工作中,對于重要性的文件需要相關人員進行認真的編寫,讓那些投機倒把的無良商販沒有生存之地,以此來促進交易的管理和對審查的規范。且要明確保證金的上限要求,在約定保證金時,有關人員必須全部到場,篩選不合格的施工單位組織,提供詳細的文件資料。為了防止招投標中出現惡意價格,對評標紀律的嚴肅性要進一步加強,招投標中的評委要對自己提出的意見以及最終的結果負責,以此來杜絕那些想要投機的建設施工企業和組織。
6.加強合同管理。招標投標中合同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合同規范方面要有一定的保障,這樣既能使工作順利進行,又能更好地維護雙方的利益,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所以對于單位的合同談判者、重要文件管理編寫者以及財務人員等都要進行相應的制度約束,在合同簽訂的時候能按照合同內容的規范進行簽署。對財務工作進行管理,并合理地將實際的管理經驗應用于合同管理,以防止合同中不規范的現金流失,給建筑行業帶來損失,因此,合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新形勢下,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和招投標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問題的產生定然需要去解決。對于這些已產生的問題,我們要用高效且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項目工程的實施效果往往受合同管理和招投標的影響,同時也是建筑業能否持續優良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高效地開展招投標工作,工程建設的質量也要能得到保證,還能促進招投標工作的公正和公平。
(作者單位: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