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有機統一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會提出,要堅持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有機統一。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與國有資產監管職責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有機統一的,因此,必須要有一個主體來履行這兩項職責。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這兩項職責,是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公司制國有企業,其出資人是全體人民,但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出資,而由國務院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各級政府分別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建立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權其對國有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因此,履行出資人職責成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重要職能。
同時,不同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遵守一般性法律法規的同時,還要遵守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這是對國有企業特有的制度約束。這就要求有相應的監督管理者保證其制度得以遵守和執行,這個監督管理者應該是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國有企業要遵守各種制度規則,對違規者,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要予以糾正甚至處罰。
履行出資人職責,使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深入到企業內部,了解企業情況,知曉企業訴求,兩者共同努力將企業辦好。這就避免了由兩個機構分別履行職責帶來的不和諧甚至矛盾與沖突的情況。在這兩項職責中,出資人職責是基礎,基于其基礎之上的監督管理才會有好的效果,因此,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必須要牢牢把握好出資人職責定位。
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和國有資產監管職責,其履責的對象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制度安排不同,履責的內容和方式則不同。因此,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好兩項職責,需要對其履責的國有企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必須以此來設計履行兩項職責的制度安排。
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是要將國有企業由指令性計劃執行者變為市場競爭主體。歷經40多年的改革,中國已經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國有企業已經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同時,國有企業的組織形式已經由改革初期的單體企業發展成為由多層級法人企業組合而成的企業集團,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集團化管理運營體系。
基于我們對國有企業的上述認識,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兩項職責的對象應該是集團母公司,而不應是集團二級及以下層級的法人企業,對它們的管理應該是集團內部事務,是母公司的權力。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對集團母公司履行兩項職責,其形成的關系應該是治理而不是管理,其目的是通過構建一種制度安排,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以出資人的身份對集團母公司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使其經營活動符合出資人的期望。
文/許保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企混改理論、模式與路徑》
作者:鄭志剛
作者在書中基于對國企混改實踐的觀察和思考,提出并系統論證了作為國企混改理論基礎的分權控制理論。內容涵蓋了國企混改的方方面面,是國企改革和公司治理領域實務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案頭參考書。
《平行與競爭雙循環時代的中國治理》
作者:翟東升
所謂平行,是指2010年夏以來美國在科技、經貿、資本等各個領域與中國的“脫嵌”進程不斷加速,愈益決絕,導致原本統一的世界市場體系正在逐步分裂為兩個相互平行、相互競爭的體系。平行時代的到來為中國崛起提供了機會之窗,也對中國的治國理政提出了挑戰。
《信用大數據時代賦能社會治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
作者:曾光輝
本書作為全國第一本介紹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的圖書,通過闡述多領域信用大數據場景的需求分析、技術架構、主要內容、創新亮點、建設成效等內容,使讀者快速了解“信易+”等國內信用大數據典型應用內容及應用方式,幫助讀者搭建較為系統和全面的、具有較強實操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的信用大數據應用體系框架。
編輯/白露
“自由媒體”網8月16日
中國保障人權滿足人民需求
8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光輝篇章》白皮書。中國認為,對人權的保護不單單體現在憲法中的廣泛規定,更重要的是真正滿足公民對安全生活、高薪工作、醫藥和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最重要的人權是享有富足生活、社會保障和良好環境的權利。
通訊社
美聯社8月14日
中國捐贈疫苗數量大幅領先別國
日前,根據對世界各國承諾捐贈及實際交付新冠疫苗數量的統計表明,中國捐贈疫苗數量大幅領先世界其他國家。而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實際捐贈疫苗數量只占其承諾數量的一小部分。
網站
美國僑報網8月11日
藏羚羊“降級”是生態文明理念“升級”
8月10日,中國林草局發布消息稱,隨著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力度的加強,藏羚羊數量已從20世紀末的不足7萬只增加至目前的約30萬只,藏羚羊保護級別從瀕危物種降級為近危物種。這背后是中國民眾生態文明理念的“升級”。中國已把逐漸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全面加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報紙
尼日利亞《藍圖報》8月13日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中國積極推動國際社會團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并秉持疫苗應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理念,確保其公平可及性,為全球抗疫作出突出貢獻。中國在自身戰勝疫情同時積極為世界抗疫提供幫助。尼應加強同中國的疫苗合作,以早日戰勝疫情。中國還積極推動各國團結抗疫并提供物資援助,非洲國家也從中受益,正如非洲多年前遭遇埃博拉病毒侵襲及此后遇到其他挑戰時,中國所給予的支持一樣。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其抗疫政策和舉措體現了人道與慈善。
日本《日本時報》8月16日
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日本綜合研究所7月底發布中國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復蘇遠超預期。中國供給迅速恢復,拉動經濟增長;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復工復產,減免企業社保負擔,加大對企業融資支持,就業形勢也呈現改善勢頭。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將會繼續復蘇。
編輯/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