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宇航 李澤江



堅持不搞“一混了之”,以“混資本”帶動“改機制”,從資本、技術、市場和績效四個維度,構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投后管理體系。
歷經十年探索,“混資本”已成為京投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僅2020年,貢獻利潤總額達14.66億元,投資收益率為7.4%。
2011年,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京投公司”)開始了探索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發展之路,投資單位基本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總體要求,京投公司堅持不搞“一混了之”,以“混資本”帶動“改機制”,通過推動企業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支持混改企業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舉措,全面構建四維投后管理體系,極大提升了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經營效率及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其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交控科技”)是京投公司混合所有制企業投后管理的成功典型。按照2020年12月31日收盤價37.01元/股計算,京投公司及旗下基石基金合計持有的交控科技股份對應市值11.84億元,自2013年投資以來合計收到分紅0.3億元,賬面收益為10.54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約為101.35%。
以“資本運作”舒筋活血
京投公司重視并積極與國內外金融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國內評級均為AAA級;國際三大評級公司穆迪、惠譽、標普對京投公司國際信用評級均為A+級。另外,公司通過對銀行、券商、租賃等金融機構的投資,提升了為軌道交通投融資主業以及下屬產業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
參與混改,成為交控科技第一大股東。2013年,交控科技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CBTC(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企業,技術優勢明顯,盈利性強,發展潛力大。當年5月,京投公司攜手旗下北京基石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簡稱“基石基金”)參與交控科技混改。京投公司投資1.085億元,持有25%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基石基金投資2170萬元,持有5%股權。
引入戰投,助力交控科技跨越式發展。京投公司大力協助和支持交控科技引入能夠在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的戰略投資者。
2014年12月,成功引入在軌道交通領域具有較強的資源優勢的北京浩海投資有限公司、技術儲備和研究力量實力雄厚的北交聯合(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后,京投公司及旗下基石基金股權比例稀釋至22.2199%和4.444%。
運作上市,推動交控科技登陸科創板。推動企業上市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京投公司堅持資本化思維,利用資本運作的豐富經驗,積極支持和指導交控科技進行股改和籌劃上市工作。
2015年12月,交控科技股改工作順利完成。2019年7月22日,交控科技成為首批上市企業,上市首日漲幅達到134.24%。2020年6月19日,交控科技入選科創板50指數。
以“技術創新”立身塑魂
京投公司長期深耕軌道交通行業,與業內的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要上市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溝通渠道。京投公司自入資以來,多方位、多渠道支持交控科技做好技術創新,助力其在行業從跟跑者向并跑者轉換,并最終成為領跑者。
加大投入,做有力度的跟跑者。交控科技是一家自身帶有創新基因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研發創新以及工程化經驗的積累,率先打破了國外巨頭的技術封鎖,實現進口替代,讓我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之后第四個掌握CBTC核心技術的國家。
京投公司入主交控科技后,幫助破解資金瓶頸,大力支持科技研發,使其在ATP/ATO等最核心的子系統研發上實現突破,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巨頭的差距。
建立機制,做有后勁的并跑者。京投公司大力支持交控科技通過建立研發機制、參與或主持國家級研究平臺建設等途徑,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在傳統CBTC系統基礎上,交控科技通過不斷研發,成功掌握了I-CBTC、FAO技術。2017年底,FAO系統在北京燕房線實現了工程化應用,填補了國內FAO自主技術的空白。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交控科技累計擁有國內授權專利499項(含發明專利383項)。
需求導向,做有勢頭的領跑者。進一步支持交控科技發揮技術優勢和項目積累優勢,持續創新,不斷推出符合用戶需求、改善用戶體驗的新產品。公司牽頭組建了協同創新研究院,開展行業基礎性研究;組織交控科技與兄弟企業共同開展車輛和信號一體化項目,建設示范工程,為VBTC、列車智能網絡控制系統、健康管理信息系統、自主虛擬編組等新技術提供應用場景。
以“市場培育”固本培元
京投公司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行業中唯一由政府授權的主體單位,是北京地鐵的業主單位、京津冀鐵投公司的重要股東、市域鐵路投資公司的大股東。在京津冀地區,公司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可為國內一些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提供應用場景。
示范應用,實現國產化CBTC系統落地。2007年北京市委領導在地鐵5號線調研時提出:“狠抓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努力攻克地鐵高端和核心技術”。
北京市科委會同交通委多次組織北交大、京投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研究,選擇北京地鐵亦莊線作為“基于通信的CBTC系統研究”整套系統的集成化、工程化示范工作。
2010年12月,北京地鐵亦莊線開通運營。這標志著交控科技成為第一家掌握CBTC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國內信號系統供應商。
輻射全國,勇奪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京投公司利用業主身份,為交控科技新產品新技術提供示范應用的同時,還通過PPP或ABO等對外合作模式,以“項目+裝備”的形式,帶領北京市裝備產業共同“走出去”,為北京市軌道交通裝備企業進一步拓展區域軌道交通市場提供了資源支持。
期間,交控科技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自身實力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底,交控科技產品覆蓋了北京、天津等28個城市。其中全自動運行FAO業績在行業內排名第一,2018-2020年整體市場占有率排名業內第一。
走向國際,打造國際化知名企業。在繼續深耕國內市場的基礎上,交控科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化標準建設與制訂,不斷拓展國際化業務和提升國際綜合競爭實力。
2016年,交控科技中標越南吉靈
河東城市輕軌項目,實現了境外項目零突破。同時,通過參加國際論壇、國際展覽會、參與制定標準等舉措,交控科技在國際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知名度不斷提升。
以“績效考核”激發活力
高素質人才隊伍是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混資本”后,京投公司大力支持交控科技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有效激發了企業人才隊伍的活力。
充分授權,依托原有經營管理團隊。京投公司在協助交控科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建立合規體系的同時,充分授權原經營管理團隊開展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企業原管理團隊整體素質高、創業意識強、專業能力突出。為避免外行指導內行的現象發生,京投公司明確原管理團隊繼續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并針對薄弱環節,派駐1名副總經理主管人力資源工作。
嚴格考核,建立經營層業績考核體系。交控科技根據高級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管理范圍、重要性以及同行業企業的薪酬水平,制定了薪酬計劃及方案。方案包括績效評價標準、程序及主要評價體系和獎懲方案、制度等。
同時,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對經營層業績考核實行分級制度,合理確定業績考核結果的分級比例,業績考核結果與績效獎金、股權激勵和職位變化緊密掛鉤。
注重激勵,實施核心員工股權激勵。為激勵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工作積極性,在科創板上市時,交控科技實施了不超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的戰略配售計劃。
2020年,交控科技采用科創板首創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制定激勵計劃,對包括高管團隊和核心骨干共21人進行股權激勵,并設定公司層面、個人層面的雙重績效考核指標作為限制性股票歸屬的先決條件,實現了核心人才與公司利益的深度綁定。
編輯/晨光 任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