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昕丹
【摘? ? 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強化主題出版的影響力、提升主題出版的傳播力尤顯重要。公安文學主題出版是公安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凝聚警心、文化強警、展示人民警察形象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為更好地傳播公安文化,提升公安主題出版物的傳播力,選題策劃環節尤顯重要。本文以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為例,從選題策劃的主題深度、內容情感濃度和傳播力度三個方面進行探索,為主題出版傳播力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安文學;主題出版;選題策劃;傳播力
公安文學是以現實主義為基調、以英雄主義為主旋律的行業文學,具備緊扣時代主題、為現實斗爭服務的光榮傳統。[1]一直以來,公安文學不僅充盈著獨特的審美意蘊,而且在講好警察故事、發好公安聲音、弘揚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圍繞主題出版,公安文學涌現出一大批精品佳作,如《人民警察》《湄公河大案》《獵狐行動》《三叉戟》《烈火英雄》《光榮時代》等在宣傳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警心、激勵公安隊伍斗志、樹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要看到,一些公安文學作品在主題開掘、風格定位、細節篩選、宣傳視角等方面,由于尺度把握不當,內容同質化、審美意蘊粗淺,非但達不到主題出版的初衷,甚至造成不良的社會效果。為打造更多優質的公安文學精品,必須在選題策劃環節多下功夫,尤其是在媒體走向深度融合的今天,選題策劃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貫穿公安文學主題出版全過程,與公安文學品牌傳播力關系緊密。
一、傳播力的兩個維度:廣度和精準度
傳播力,是指傳播主體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實現有效傳播的能力。從外延和內涵來看,傳播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指傳播的能力,即傳播所具備的硬件和所能到達的范圍;另一種是指傳播的效力,即傳播主體影響受眾思想的能力。傳播力的這兩個“力”實際是兩個維度,一個是物質技術方面的力量所能達到的廣度,另一個是媒介的思想傾向和輿論力量所能影響受眾的精準度。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主題出版工作意義格外重大。為此,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強做亮做活主題出版,打造更多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出版精品是主題出版的應有之義。公安文學要通過主題出版的影響力打動更多的讀者,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就必須通過強大的傳播力不斷拓寬公安文學作品的傳播范圍,增強傳播實效。
二、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的專業特性與審美共性
公安文學題材帶有行業特征,它的特質在于其專業性。刑偵、經偵、技偵、治安、禁毒、公安管理、公安情報、警務指揮、痕跡檢驗、文件檢驗等都屬于公安專業。專業特色決定了公安文學出版的用戶定位、價值取向和渠道分發的特殊性。同時,公安文學與其他題材文學作品一樣,具有文學的審美屬性。公安文學主題出版需要同時觀照公安文學的審美共性和專業特性兩個方面。
選題策劃是編輯、出版工作的前提,也是關鍵要素。主題是主題出版的核心特征,其本質就是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獨特而深刻地反映出時代的最強音。[2]在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的選題策劃中,要注重公安文學的時代特性。表現在公安文學出版中,就是要展現新時代公安工作、公安業績,塑造新時代人民警察形象,弘揚新時代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
公安專業性是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的獨特性所在,這也是公安文學作品受到廣大讀者青睞的重要原因。隨著刑事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在公安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一把雙刃劍,刑事技術增強了辦案效能,卻削弱了公安文學的矛盾沖突。許多之前可以通過推理和判斷進行的刑偵手段,如今經過大數據一比對分析,便可以獲得更加客觀更加高效的結論。公安文學創作必須適應時代需要,另辟蹊徑,更新文本敘述技巧,創新話語模式。為此,公安文學出版必須在選題策劃環節深思熟慮、找好切口,與創作者進行有效溝通。
三、提升公安文學主題出版傳播力的抓手:選題策劃
近年來,主題出版經歷了“從由政府主導(被動)到出版單位積極籌謀(主動)、從只注重社會效益到‘雙效統一、從主題單一到多層次、多品類作品涌現”等轉變,[3]傳播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受到出版人的關注,有關研究也被提上日程,但關于“主題出版傳播力”的系統分析與實證研究仍然薄弱。以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為視角,著眼選題策劃這一貫通主題選取、內容生產、產品營銷等環節的關鍵要素,通過分析“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公安文學主題出版具體案例,進一步發掘新時代主題出版傳播力的內涵、構成要素和提升對策。
(一)選題策劃前期:主題有深度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廣泛應用,出版越來越走向大眾,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可以說,所有社會成員都可能是出版物的接收者或者潛在接收者。因此,出版物要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主題的選擇非常關鍵。
公安文學因其題材的獨特性、內容的豐富性,被許多作家尤其是公安系統外的作家視作文學創作的富礦。作為主題出版的公安文學選題策劃,題材的選擇應始終與公安中心工作、與體現主題特色的新時代人民警察形象塑造有關。講述共和國第一代警察傳奇的“紅色偵探”系列作品、講述第二代警察故事的“二十世紀命案積案”系列作品以及講述新時代人民警察故事的《南醫大案》《獵狐行動》《清網行動》等作品圍繞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通過連續性的選題策劃,對公安史進行了文學性的故事解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在人物和時代主旋律的結合點上開掘出了人物個性與英雄共性。
(二)選題策劃中期:內容有情感濃度
一部具有情感濃度的公安文學作品往往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與期許。要增強情感的濃度,在選題策劃環節,需要圍繞主題進行細節抓取。公安文學重大題材作品,多是新聞熱點或法治焦點,從傳播力角度來說,可謂自帶流量。因此,這類作品的出版價值不在于事件本身的熱度,而是以事件為原點,挖掘整個事件的社會緣由。2016年,由公安部刑偵局牽頭,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了九起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久偵未破的疑難命案積案進行攻堅。同時,《九案偵辦組》的選題策劃也開始了:將離奇曲折的案件與塑造人民警察形象、揭示犯罪動機與詮釋社會心理結合起來的內容定調為作者提供了創作思路,也為后期圖書的傳播導向和影視轉化奠定了基礎。
活動策劃也是公安文學主題出版選題策劃環節中的重要一項。有效的活動不僅可以提升主題出版的傳播力,還可以增強作品的情感濃度。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公安文學期刊《啄木鳥》推出了“網絡安全社區行”“啄木鳥在行動”等普法宣傳教育和主題征文活動,通過期刊、微信、微博等融媒體宣傳與線下進社區、學校、幼兒園開展普法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打造了《啄木鳥》公安法治文學品牌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三)選題策劃后期:傳播有力度
優秀的選題策劃不僅要考慮到選題出爐前的方方面面,更要細化考慮選題實施后的傳播效應,后期的宣發與推廣對實現主題出版的初衷至關重要。媒體深度融合時代,內容為王,渠道為要,創新是引擎。創新不僅是選題策劃環節選題的創新、內容呈現方式的創新,也是渠道的創新、傳播方式的創新。近年來出版行業相關分析數據顯示,融媒體主題出版物的傳播力是傳統出版物的上百倍,因此,提升主題出版傳播效果的主戰場在移動互聯網。[4]出版社、期刊社等傳統出版單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平臺,挖掘選題內容的“爆點”、細節,做有力度且有質感的宣發、推廣,同時,與5G技術融合,定制適合不同閱讀媒介、不同讀者口味的融媒體產品。
講述老一輩黨員、刑事技術專家初心故事的《共和國刑警崔道植》新書發布會消息一出,當天微博閱讀量達到10萬+,并先后被200余家公安微博轉發。之后,又被上百家新聞媒體包括學習強國、今日頭條等融媒體傳播。中國警察網根據該書制作了“慶祝建黨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人物”融媒體報道短視頻《刑偵專家崔道植》;中宣部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崔道植先生圍繞“公安心向黨 護航新征程”與現場記者見面交流,講述黨員民警的初心、傳承與奮進的故事。通過上述傳播,一位普通而又偉大的黨員民警的故事立時在全國范圍內傳開,傳播的廣度和效能都得到了提升。
結語
主題出版自帶流量,又有政策加持,它的傳播力應不遜其他出版物。但是,要出版叫好又叫座的優秀主題出版物,傳播渠道與范圍雖然是傳播力實現的一個方面,它的另一方面更應該受到重視,這就是出版讓讀者、受眾和用戶真正叫好,真正深入人心、影響人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內容。也就是說,與時代主旋律、社會正能量合拍的出版物恰恰是出版人需要深耕細作的。公安文學主題出版物傳播力的提升雖有其自身的優勢,卻更需要出版人在選題策劃環節就立足于全方位、全系統視野,對選題進行融合打造,融合傳播,讓公安文學精品佳作成為法治時代的生動注腳,為文化育警、文化強警、弘揚新時代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貢獻力量。
注釋:
[1]張策.不會缺席的公安文學[N].人民公安報,2020-04-10(005).
[2]李婧璇.牢記使命擔當 奏出時代強音[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08-22(003).
[3]劉佩英.新時期主題出版的六大轉變[J].出版發行研究,2016(12):12-14.
[4]王卉.提升中國主題出版傳播效果的數字化模式與策略[J].中國出版,2020(18):42-45.
(作者單位:啄木鳥雜志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