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玲
白求恩作為一名國際主義戰士,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的生命,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除了毛澤東主席寫過《紀念白求恩》(以下簡稱“毛文”),還有很多文章是紀念他的。如,《紀念白求恩同志》(作者朱德,以下簡稱“朱文”)、《我們時代的英雄》(作者宋慶齡,以下簡稱“宋文”)、《“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懷念白求恩同志》(作者聶榮臻,以下簡稱“聶文”)等。四位作者都高度肯定和贊美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美德和精湛的醫術。但是因作者、寫作背景等因素的差異,四篇文章卻各有特色,具有獨特的篇性。從語境角度看,寫作就是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和交流。面對“紀念白求恩”這一個共同話題,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來探討寫作中交際語境的要素與意義,使我們對寫作的認識更為直觀,更能準確捕捉一篇語篇生成的過程。
一、語篇群文比較
1.寫作背景
毛澤東與白求恩只見過一面,但是對其人格高度贊賞,白求恩同志逝世后一個月,毛澤東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和其他資料一起編進《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當時主要面向延安醫療衛生部門及部分革命根據地發放。之后,在各根據地尤其是醫療衛生系統更是掀起學習白求恩的熱潮?!秾W習白求恩》是初稿的題目,1952年修改篇名為《紀念白求恩》,并被編進《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在白求恩逝世三周年紀念日之際,朱德寫了《紀念白求恩同志》。聶榮臻寫的《“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懷念白求恩同志》發表于白求恩同志逝世40周年紀念日。1954年宋慶齡寫的《我們時代的英雄》,是《手術刀就是武器——白求恩傳》的序言。
2.內容結構
毛文先概述了白求恩的事跡,然后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態度,最后闡述學習白求恩的重大意義。朱文先敘述了白求恩參加西班牙和中國抗戰的經歷,接著通過具體事例分別評價他身上的優良品質,最后發出號召學習他。宋文先是論述時代英雄產生的意義引出白求恩,接著回顧了白求恩作為一名醫生在加拿大、西班牙、中國這三個不同國度里的經歷,重點列舉他在醫學上的貢獻,并突出他反抗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的品質,最后敘述寫序的緣由及心情。聶文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時間順序回憶了作者和白求恩交往的幾個情景,第二部分主要贊美白求恩作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用手術刀來革命及其嚴謹的科學態度。
3.言語表達
四篇文章都使用較多的復句,主要使用了排比、對比等手法,表達方式上多夾敘夾議,又都間或抒情,但敘述和議論的筆力不同,故而文章的風格也各有其美。毛文在表達方式上的鮮明特點是夾敘夾議,以議為主。在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白求恩時,多使用對比手法,將“不少的人”和白求恩比較,指出當時一些人身上的問題,通過反面論述,從而凸顯白求恩的優秀品質。朱文在表達方式上敘議結合,以敘為主,主要從白求恩自己的事跡來正面論述他身為共產黨人的高尚純樸品質。宋文在表達方式上同樣是夾敘夾議,主要通過正反對比來凸顯白求恩的品質。聶文在表達方式上前半部分主要以記敘為主,后半部分側重議論和抒情。
二、交際語境解析
交際語境寫作認為,寫作是面向特定一個讀者群體,為達成某種目的,在一定情境下,運用語言文字構造語篇,從而傳遞信息,表達思想。也就是說,語境對語篇具有約束和導向的作用。在分析語境要素時,要有作者意識、情境意識和目的意識等,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所闡述的意義。
1.作者意識
角色意識導向語篇的表達。這個角色可以是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是模仿的各種人物角色,甚至是動物植物等。當然,對于寫作中的真實作者,因其身份、地位、個人的人生閱歷及與寫作對象的關系遠近之不同,面對同一話題,呈現出的語篇內容、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都是不同的。毛澤東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他從一個外國人身上感受到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的光輝形象,對比隊伍中“不少的人”,發出號召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這樣的語篇口吻符合他的身份。朱德作為黨的另一位高級領導人,他對白求恩同志也懷著無限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再次回憶和贊美白求恩的優秀品質,代表黨對白求恩的高度肯定和無限深情。宋慶齡作為二十世紀舉世聞名的女性,新中國成立后,她出任國家副主席,主要從事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方面的工作。因此,她對白求恩在國際反抗納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背景下的醫學創舉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在晉察冀革命根據地,聶榮臻在工作中與白求恩有著密切的接觸,因此他后來曾多次撰文紀念白求恩來表達自己的哀思和崇敬之情。
2.情境意識
情境是圍繞話題而創設的談論展開的條件。一個話題可以包含多個情境,即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談論同一個話題。情境決定了寫作任務,也決定了寫作內容。本次選擇的這四篇文章話題相同,即紀念白求恩,但是四位作者是在不同情境下寫作成文的。
毛文是白求恩逝世一個月后寫成的。當時,在根據地的一些醫護人員思想出現了懈怠,照顧傷病員不夠精心;甚至出現拈輕怕重、推諉扯皮等現象,醫護工作開展中出現了部分問題。由于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一些告狀信到了毛澤東那里,此前白求恩給毛澤東的信件里也曾談論過一些問題。在這種情境下,毛文在選材時就把“不少的人”身上的毛病一一亮了出來,要求他們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再加上很多醫人渴望到前線去,不屑于從事技術工作,還有一些醫護人員想去魯藝學習戲劇表演、文化創作等。所以毛澤東在文章中嚴厲批評他們“見異思遷”,應該學習白求恩“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每個同志要干一行愛一行。白求恩逝世后,八路軍軍醫院被更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黨內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在他逝世的每個紀念日都進行紀念活動。朱文寫于抗日斗爭進入了相持階段的白求恩三周年紀念日,聶文于白求恩四十周年紀念日所寫。他們都認可毛澤東對白求恩光輝形象和高貴品質的“最概括最本質的論述”,所以在此基礎上又對白求恩的事跡進行了細節的敘述。宋文是應邀為白求恩傳記譯文版寫的序言,作者緊緊圍繞著“手術刀就是武器”這個傳記題目展開,所以詳細介紹白求恩在加拿大、西班牙、中國這三個國家的反法西斯戰場上開展救死扶傷的醫學工作。較之朱文和毛文側重講白求恩在中國的主要工作表現,宋文則關注白求恩生平的主要經歷,這是符合序文這一寫作情境要素的。
3.目的意識
寫作是一種書面交際,凡交際就有目的,而且有時目的不止一個。四位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懷念白求恩,但因寫作時的情境不同、讀者受眾不同,所蘊含的其他目的也有區別。毛文寫作時因當時的醫療隊伍和黨內一些人思想出現了懈怠,而且文章是要刊發在《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傳給醫療系統同志學習的,所以他的目的就是號召每個共產黨員學習白求恩身上的高貴品質。在抗戰進入白熱化時期,繼續對白求恩同志的事跡進行宣傳和發揚,非常必要。所以朱德在文末明確地號召,我黨黨員要繼續發揚白求恩精神,克服種種困難,齊心協力最后戰勝法西斯主義,完成白求恩同志未竟事業。身為黨和軍隊的兩位最高領導人,毛文和朱文都明確地提出“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這個重要的寫作目的。宋文在結尾部分也明確點出,自己很榮幸能夠寫作此文來介紹白求恩生平,能夠讓更多的人來認識白求恩這位當代英雄。聶文除了作者對白求恩難忘的深情因素外,他也在最后號召隱性讀者——所有人,學習白求恩矢志不渝的共產主義和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為現代化事業而努力奮斗。
通過對語篇成品的群文分析,尤其是圍繞同一個話題的群文閱讀,來還原交際語境寫作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讓我們明白在寫作前的構思階段能夠明晰作者的身份意識,圈定話題發生的時間、內因、外因等具體情境,明確寫作的目的及讀者等交際要素。這樣,一篇文章的“靈魂”就基本被賦形。
責任編輯? ? 黃博彥